近月多事,久疏笔耕,但一直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犹以家父仙逝之后,对人生意义和健康管理等问题感悟颇多。籍此撰文飨众,渡人渡己,愿有缘者得之。
人生几何?传承、责任、体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逝者如斯,千古哲人千万言,夫子一言蔽之。匆匆百年,“短暂”是人生无可回避的最大特征。
于广袤宇宙而言,个体渺如沧海一粟;于历史长河而言,人生短如弹指一挥。绚烂至极,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
如此想来,人生观似乎不免于陷入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但无论多么短暂和渺小,生命和人生毕竟是真实的存在,绝非是没有意义的。
人生意义几何?在感受生死契阔之际应该最能体会。家父倏然离去,也让我站在一个宏大视角看待人生。
家父一生勤恳、温良恭俭,无论工作家庭、待人接物都颇为尽心尽力,故而颇受众人喜爱。这是一个平凡、善良、勤恳的国人缩影,我华夏故国千百年来,就是由类似我父亲这样的人们一代代苦心传承着。
由此,我便想到人生最基础、最根本的意义:传承。人类社会千万年,也正是在代代传承、超越中发展起来。这既有生命的传承,还有物质、文化、精神,特别是责任的传承。
这种传承和发展绵延人的一生,覆盖方方面面:在家庭扶老携幼,在社会承前启后,需要尽到对各方面的责任。如果能量富足,还可兼济天下。
“传承”为什么会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这似乎是一种“为别人而活”的价值观,与当今流行的“为自己而活”的理念格格不入。
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最终都是为了获得自己内心的安宁和愉悦。我们殚思竭虑在各方面尽心尽责、传承发展,个人虽然疲惫,但明白“为谁辛苦为谁甜”,价值观坚定、精神动力充沛;
同时,随着林林种种都因我们的努力而日臻向好,内心的充实与愉悦自然不言而喻。即使到了几十年后行将告别尘寰之际也会依然感到心安,因为我们竭力创造的精神、功业,仍然将留在这个世界上继续传承,功不唐捐。
而假使我们一味只为自己而活、贪图个人安逸和享乐,我们终将随着年岁渐长及至耄耋之年,无限懊悔往昔的懈怠和自私,内心不免陷入惶恐不安,乃至产生人生观方面的混乱与无所适从。
而从人生体验的角度,我们也能理解传承、发展之于生命的意义。
人生苦短,尽可能地增加生命的各种体验,自然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以传承、发展、尽责的视角看待和经营人生,也同样会比只关注个体增添诸多生命体验,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陡然增加。
颐养“天年”:养生需趁早
如果说人生有限的生命,意义在于传承和发展,在于尽到对各方面的责任,在于尽可能扩充人生体验,那么健康、长寿,则是我们每个人首先要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一些人生意义的基础。
关于人的寿命,古人曾提出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概念——“天年”。
所谓“天年”,即天赋的年寿,指一个人在保持身体各器官都健康状态下的自然的寿命。
中国古时医家认为“天年”在百岁至百二十岁之间:“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尚书·洪范篇》);“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养身论》)。
古人先见之明,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人之“天年”在120岁:“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西德学者H. Franke,1971年)。
由此,人的目标就是如何保养年寿,尽可能健康地活到接近“天年”,从而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人生的使命,也穷极生命的体验。
而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作息饮食混乱、环境污染严重,
虽然医学发达促使预期寿命延长,但健康问题其实更为突出。“亚健康”状态普遍、很多老年病提前,因病英年早逝也屡见不鲜。
因而健康管理,或者说“颐养天年”的问题已经不是老年专属,而是应该及早重视和落实。
健康管理:一项系统工程
家父故后,我也一直在反思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管理方面的疏漏。应该说以往我对健康问题也一向看重,但显然还没有做到放到第一位的重视和全面、持续的管理。
惨痛的教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管理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一时的、片面的重视与管理并无效果。
这里所谓“长久”,是要求终极余生尽可能每一天都落实;所谓全面,则是要求在心态、预防、作息、饮食、运动、营养等方面全方位重视和科学安排。以下就这些方面谈些个人浅见。
一是良好心态。
心态之于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心态问题之复杂,几部鸿篇巨制也讲不完全。我只想删繁就简,谈几点粗浅认知。
个人认为,一个最为健康的心态,是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己始终能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和内心的相对平和。而在良好心态的作用下,人体的免疫等机能运转正常,防御、自愈功能强劲;反之,则容易造成“七情郁结、气滞血瘀”等问题,从而引发各类疾病。
世事无常,多有纷扰,抛开诸多执念则是保持内心安宁的关键。
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不可逆的,并非为苦恼而生。《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永是流淌,
缘起性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不必过于偏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尽力”原则:我们能竭尽所能尽到对自己和各方面的责任义务,则无论结果如何,都足以无愧于心,不应再让负面情绪郁结于心伤害健康。
人生风雨不定,确实也只有心境浩渺如海,尽力而为之后,该忘则忘、该放则放,少一些计较与紧迫、多一些宽怀与从容,不嗔不怒、不争不辩、不贪不坏、不急不躁。
如此,才能始终包容这世间所有的艰难苦恨,让美好、希望、勇气和力量永驻于心,从而积极作用于身体健康。
二是积极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体检提前发现,但前提是定期(每半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包括头颅磁共振、胸部和心脏冠脉CT、各项癌症排查等细项在内),以及一有身体不适或异样(包括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打鼾引发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就及时就医。
很多人每年都会有一次体检,但其实半年一次的频度对于健康的监测更为适合;同时,一般体检不会包含头颅磁共振、冠脉CT等检查,但个人认为这些检查非常重要,因为可以提早发现很多心脑血管等方面的潜在问题。
2019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中美合作的研究显示:中国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第二是缺血性心脏病,第三是肺癌。
而很多心脑血管问题,诸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在早期并无症状,到出现症状时又往往已较为严重。
通过头颅磁共振和冠脉CT的检查则可以提前发现、持续监测心脑血管硬化等状况,并配以降血脂、防血栓等药物,则可以大幅降低风险。
三是规律作息。
这两年,“996、ICU”一直成为批判某些“血汗工厂”段子,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引发严重问题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睡眠,尤其是深度睡眠之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打乱的作息则让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无从得到保障,人体健康也由此每况愈下。
综合各种医学说法和多方经验,个人认为成年人晚上10-11点睡、早上6-7点起,中午有条件再睡40分钟,应该是最为健康合理的作息安排。
在此基础上,在工作时间再做些劳逸结合、避免久坐等安排,整体的作息也就算大致科学合理了。
而难点在于长期坚持这样的作息,因为生活中太多的事情容易打乱节奏。个人经验是对每天每个重要时点都设定闹钟提醒,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都大致框定。同时,对每天做的主要事项,也都在手机上做个日程记录。
如此,即使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点完成事项,心里也始终会形成条件反射的力量,督促自己在平时按时间规律作息。
四是健康饮食。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泱泱大国,南天北地的风味又不一而足。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从科学健康的角度,饮食的要求标准其实都是一致的:
1. 晨起喝水、饭前喝汤,全天8杯水(约2,000ml),利于肝肾代谢、降血压和消化液分泌;
2. 多吃冷食降体温,延长细胞寿命(本条依人体体质而异);
3. 多吃苦食,补充无机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疲劳和苦闷;
4. 早餐丰盛、中餐吃饱、晚餐清淡,长期维持低油、低盐、低糖、高纤维(芹菜、香菇、青菜、水果、豆类、薯类等)、高蛋白(瘦肉、鸡蛋、牛奶等)的饮食习惯;
5. 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均衡饮食(每天吃15-20种不同的食物);
6. 多吃苹果、洋葱,多喝茶水,补充黄酮、保护心脏。
五是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人类天然因运动而生。
人体有206块骨骼、600多块肌肉和20多个器官,而运动是确保营养物质输送至各肌肉、血管、脏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器官协调运作、延年益寿的最佳方式。
运动本身不在于强度多高,而在于适度、适量和长期坚持:过量则容易导致内源氧缺乏、免疫力下降,缺量则不足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比较适量的运动是每周3-5次,每次1小时以上。
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快走、慢跑、游泳、体操、球类、舞蹈、跳绳等皆可(中老年人适合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关键是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承受能力,以及长期坚持。
六是补充营养。
人类的预期寿命自二战之后大为延长,一是医学发达、二是和平环境,再则就是营养大为加强。
在均衡饮食下,人体的营养大体完备,但仍有必要做适度补充。尤其是35岁之后或长期体力、脑力消耗较大的人群。
市面上各类营养保健品琳琅满目,不足以做全面研究与甄选。仅做近期研究的个人认为较好的几种略述:
1. 安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因为营养成分全面,可作为人体唯一营养来源或部分营养补充;
2. 沙棘:一种被低估的古老水果,其维生素C含量居所有果蔬之冠,同时含有4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保护心脑血管(沙棘总黄酮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神经系统(VC和氨基酸提高脑细胞氧含量,促进大脑蛋白质合成)、肝脏(沙棘籽油保护肝细胞膜)等都大有裨益;
3. 角鲨烯:一种由深海鲨鱼肝脏中提取的物质,功效与沙棘类似,能控“三高”,促进细胞供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
均衡膳食之外,根据人体体质需要选择副作用较小的品种适当长期补充营养,随着年岁渐长和身体机能下降,更显得重要,是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个体差异,具体的营养补充安排,建议是在全面体检后再征询医生意见。
如此,在良好心态、积极预防、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补充营养等方面多管齐下,做到长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我们“保天年”的目标自然是持续精进。
当然,知易行难,这般严格、高要求的健康管理安排,需要极强的自控力方能长期坚持。
这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那些因为疏于健康管理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引以为戒,特别是再想想我们需要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去丰富人生的体验、尽到对各方面的责任,实现人生最大的意义。想到这里,我们重视和执行全面健康管理的动力相信会增强许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