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困难了,去找人帮忙,嘴上答应的客客气气的,不一定真的会帮你。
而满嘴刻薄的那个,说不定回头就替你办了。
所以说,别信人一张嘴,要看人一双手。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俗话说:“刀子嘴豆腐心。”
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仁矣。”
什么是“巧言”?
现在的话是会吹牛、会扯。
有些人说得天花乱坠,讲起道理、仁义起来,比任何人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
“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好、很仁义、很善良,但是是假的,是装出来的。
“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
历史上还有句话叫:忠言逆耳。
唐太宗时期就有很多直言不讳的大臣,唐太宗不记仇,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大臣们也敢于说话。
特别是魏征,出了名的谏臣,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
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君主,为什么有的人是明君,有的人是昏庸之君?”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唐太宗在看隋炀帝写的文章,不由得赞叹:“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文笔很好,也懂得尧舜之道,也知晓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多听别人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就自取灭亡了。”
但是唐太宗也是人,魏征有时候说话很不留情面,当面顶撞唐太宗,有一次下朝太宗回到后宫,怒气冲冲地说:“以后找机会一定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问是谁惹怒陛下,太宗说:“魏征又在朝堂不给我面子怼我了。”
皇后退下,换了一身华丽丽的大礼服给太宗行礼,太宗问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笑着说:“我听说君主开明,臣下就正直,这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我当然要祝贺”太宗大笑。
谄谀之人不可交,媚上之人不可亲
齐桓公就犯了这个错误,识人不明。
齐桓公非常宠幸三个人——竖刁、易牙、开方。
竖刁是个阉人,而且是自宫的,为了留在齐桓公宫里,留在齐桓公身边,齐桓公因此十分喜欢他,常把人带在身边,认为竖刁爱君主超过爱他自己。
易牙,擅长厨艺。
一日,齐桓公开玩笑说:“天下山珍海味,我都吃遍了,就是不知道人肉的味道怎么样?”
易牙为了博得齐桓公的欢心,把自己3岁的儿子杀了,用儿子的肉煮好献给齐桓公。
到了开饭的时候,易牙献肉一盘,桓公很快地就吃光了,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味道怎么这么好?”
易牙如实相告:“是我三岁儿子的肉,君上想吃人肉,我就用我儿子的肉给君上尝鲜。”
因此,齐桓公认为易牙爱君主超过了爱他自己的儿子。
开方是卫国的公子,在齐国侍奉齐桓公。
开方的母亲在卫国,齐国距离卫国只有几天的路程,十几年的时间里,开方从未回国看望自己的母亲。
齐桓公得知后,认为开方忠于自己,爱君主胜过爱母亲,因此对开方十分宠信。
后来管仲病危,齐桓公问管仲:“在你之后群臣中谁可以做丞相?”
并问管仲竖刁、易牙、开方能不能担当大任。
管仲说:“连自己的身体都能自残,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杀死,自己的母亲都可以抛弃,只是为了讨好君王,如此没有人性,还有什么坏事是做不到的呢?”
齐桓公没有听,高官厚禄继续宠幸三位大臣。
事实证明管仲是对的,后来齐桓公生病,三人把持了齐国朝政,把齐桓公软禁在宫中,最后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之后三人扶持齐桓公的儿子们争夺王位,连齐桓公的尸体都不顾。
遗体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尸体腐烂臭气熏天,绿头苍蝇满宫飞舞,蛆虫到处乱爬,一代霸主齐桓公晚年如此悲惨,令人唏嘘不已!
做人要三面镜子
唐太宗说人需要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这是为人的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为人的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为人齐家治国的魂。
魏征去世时后,唐太宗哭着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好话听多了,你会分不清真真假假;
批评听多了,你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说话好听的人,不一定是诚心对你好的真朋友;
说话难听的人,也许可能才值得交往!
真心帮你的人,嘴上都不饶人。
而说的越客气的那个,心里面压根就没准备帮忙。
好人往往嘴贱,坏人往往嘴甜!
有一段话说的挺好:口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谜奸。
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甜的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