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菩萨还是佛都跟我们一样,都是通过修行而觉悟,最终成就菩萨果位或者是圆满的佛道。我们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以及婆娑世界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都是凡苦众生,后来因根器成熟,而修行证悟成佛。
前面的文章中,介绍了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其实,观世音菩萨在过去世无量劫前便已成佛,佛号“正法明如来”,因悲悯凡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示现娑婆世界,救度众生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为什么说,菩萨首要目的是度众生成就佛道?我们要知道,真正的离苦得乐就是究竟圆满,也叫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都知道,众生是未觉悟的佛,而佛是觉悟的众生,我们之所以学佛,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像佛或者菩萨一样觉悟,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觉悟成佛,如果离开了这个成佛的目标,那么你就偏离了学佛之正道。所以我们迴向偈中才会有“我等与眾生,皆共成佛道”这样的内容。
佛教对于修行得成就,核心就是两个字,这两个字叫做“愿力”。我们要知道“有愿行万里,无愿寸步难行”,所以说修行首要条件就是发愿,我们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释迦牟尼佛都是先发愿,然后精进修行,最后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成就圆满佛果。如果说,我们不发愿能不能修行得成就,答案是否定的,不发愿不可能修行悟道,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所以说,想真修行得成就,就必须先发愿。
既然要先发愿,才能修行,那我们该如何发愿,发什么愿呢?其实,佛教关于发愿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概括来说这个发愿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救度世间一切众生”。发愿的目标只有一个,但是完成目标的方法有无量之多,比如,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发闻声救苦之愿;地藏王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其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四弘誓愿,这个四弘誓愿属于缘事菩提心,但是不管你发什么样的愿,概括来说就是“救度世间一切众生”。
所谓的发愿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真正能发心能愿行,那么你就是佛弟子,就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为下化众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使自己先觉悟,先证悟佛道,然后才能度众生。再者,我们所说的“菩提心”,就是利他心,要知道只有利他才有可能自利,这个就是佛教一直宣说的“自利、利他”。
我们凡夫与菩萨或者佛的差别在哪里,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心念,我们凡夫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想到的事情都是利益自己,凡夫的特点就是自私自利,所以不能觉悟成佛。而菩萨与佛的心念,是利他,凡事都是想着众生离苦得乐,度众生成就圆满佛果,这个就是针对菩萨境界所说的“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离苦海”。
据《悲华经》记载,无量劫前,宝藏如来住世时期,阿弥陀佛是一名转轮圣王,后来发四十八大愿而成就佛果。当时的转轮圣王育有一名太子,这位太子对宝藏如来非常的恭敬,有一次宝藏如来和其弟子,应邀接受转轮圣王的供养,三个月的供养期间,一茶一饭、太子都是亲力亲为,诚心供养。
宝藏如来便问太子,您如此的虔诚,您想得到什么? 太子说,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希望自己通过修行,证得成就,当众生遇到困难时,称念我的名号我就能化身救度。宝藏如来听后赞叹道,你有如此慈悲大愿,实属难得,我与你授记,你未来世将成就圆满,名号“观世音”。
结语:
修行必发愿,而愿力必须要建立在慈悲心之上,如果说一个修行人没有慈悲心,那么他就不可能发起愿,也不是真心修行,更加不是佛弟子。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发表你的高见!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