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提质增效,不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而且还形成了北京经验。
对标首善之区
完善资助政策
近三年,北京市结合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和财力可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资助政策。
2018年,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纳入高中资助范围,家庭无经济来源的革命烈士子女、孤儿补助标准从2400元/生/年提高至3000元/生/年;2019年,扩大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补助范围,建档立卡学生、残疾非寄宿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1500元/生/年、初中1800元/生/年;将因公牺牲民警子女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教育资助范围,享受相应学段资助政策;本专科生二等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生每年2300元提高至2800元;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从在校生的3%提高至3.3%。
2020年12月,《北京市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正式印发,将北京市现行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段的20项学生奖助政策进行整合,统一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各项助、免政策的受助群体,由此确立了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导意见)+3(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及以上3大系列管理办法)+5(伙食补助、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饮水洗澡电话补贴、马克思主义理论双百奖学金等5项专项政策)的政策架构。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全面落实国家及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涉及从学前到研究生学段资助项目近30项,国家资助年平均受助人次170万,各级财政资金投入12亿元。
如今,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对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结合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从保底线、促公平到建体系、求精准,措施更多,覆盖人群更广,标准更高。
以精准资助为重点
积极转变管理方式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为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一个都不少”,北京市不断探索与完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确保应助尽助,全面提升教育民生工程工作水平。
2020年,以精准资助为重点,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积极转变管理方式,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显著。
北京市通过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与扶贫、民政、残联三部门信息系统在线对接和数据定期比对,将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排查出来,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查登记、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班级评议等多种手段,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升级改造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共同构筑资助工作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出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等7部门关于做好北京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京教财〔2020〕7号),规范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原则、依据和工作程序等,为精准认定提供制度保障。
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打造资助育人品牌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学生资助工作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的大格局中谋划和推进,强化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方面,积极引导各区各校坚持育人导向,在奖助学金评选和发放等各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好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资助育人成效;另一方面,积极打造资助育人品牌活动,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学业进步、素养提升等方面发力。
在高校资助育人方面,北京工商大学努力构建“一个基础、两个精准、三级能力提升工程、四项主题教育”的“1234”立体化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北京工业大学实施“资助铸魂计划”“助梦启航计划”“精英资助计划”“爱心温暖计划”以及“筑梦昆仑计划”,助推受助学生成长与进步。
在高校资助 育人基础上,北京市学生资助事务管理中心组织的资助育人社会实践也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2020年10月,北京同仁堂、腾讯等高新企业陆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春知润·北京市资助育人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有的是“首都校园励志人物”,都是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成长成才的优秀受助学生代表。走进“高精尖”企业并直观高科技,为学生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了解社会、认知国家发展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内驱动力,为他们成为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成长平台。
据了解,春知润·北京市资助育人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北京市资助育人的品牌活动之一。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做好保障型资助的同时,重视学生发展与成长需求,多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成长。春知润·北京市资助育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进区入校宣讲、“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助学圆梦育新人”学生资助人物与单位评选等,已成为北京市着力打造的资助育人品牌活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资助工作更有温度
学生隐私受到保护
近年来,北京市学生资助服务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资助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为受助学生提供更多便利,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高校每年新生入学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顺利入学;中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也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相应资助。北京市各高校全面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盖章环节,改为申请人个人承诺。有些高校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隐形资助”“智慧资助”。有些学校在规范资助程序的同时,在国家助学金评审、公示、发放环节中,更加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2020年,面对疫情挑战,学生资助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资助任务更多、要求更高。北京各区各校积极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新政策文件执行、特殊群体学生保障、学生资助资金发放、资助信息监管等方面主动作为,以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对资助工作的影响。
学生资助工作犹如希望的灯塔,贯穿着各个教育阶段,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它既能及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境,又能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极大认同感,发挥人格培养功能,培养学生讲诚信、感恩他人、服务社会的品质,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打下深厚基础。
结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学生资助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它寄托了党和国家对经济困难群体的关心,也承载了众多贫困家庭和孩子的梦想。
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每一个瞬间。展望“十四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北京市学生资助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高度,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首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在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机制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分析今后五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受助需求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构建彰显首善标准、具有首都特色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着手绘制“十四五”学生资助工作蓝图。
文/单伟娜 曹阳
供图/北京市学生资助事务管理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