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柳王敏) 3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牧童耕牛”去哪儿了》的报道。
牛年,从下乡找牛开始。
小桥流水,炊烟青瓦,牧童耕牛……多年前的诗画图景,成了一代人对于乡村的美好记忆。
如今的乡村已今非昔比,记者入村,牛还有没有?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发现?
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地区,高山绵亘,河谷蜿蜒,部分村庄隐藏在云烟深处,曾经一度闭塞落后穷苦。
记者来到的梳子山村就是如此,海拔高,平地难寻,山头像梳齿一般,大多数房子建在半山腰,没有院子,出门跨两步就是“悬崖”。当地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外地媳妇嫁到这儿,晚上天黑出门倒水,自己连同水盆都滚下了山。
梳子山村是纯苗族村,独具特色的木房青瓦式建筑,在山头间聚成6个自然寨。记者看到,家家户户堂屋间,架着火盆,房梁上挂着腊肉,一家人围坐一起,气氛和和美美。
苗家传统房屋,一般只有一层,两三间房一字排开,内部打通,房顶一小块会采用错位架梁的方式,让光透下来。2018年以前,村民龙绍文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如今他一家六口人已经搬进了3层小洋楼,有8个房间。
这栋村里“最气派”的民居,是龙绍文依靠勤劳的双手挣来的。打开龙头就有自来水,按下开关灯就亮,取暖有电炉,做饭有瓶装液化气。入住这栋水泥砖房后,从此,熏黑的房梁、白天要借的自然光、堂屋里的火塘等,就成了他的乡村记忆。
“从老房子到新房子,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龙绍文说。还有一些易地搬迁户,住进了镇里的集中安置房,木房子成为历史,在新的空间有新的获得感。
下河摸鱼,田野撒欢,进山挖笋……关于乡村的记忆,大多跟泥土有关,如今房子敞亮,硬化公路通组到户,物流通畅,泥土成为滞留唇齿鼻尖的一种芬芳。
对于记者来说,想找的牧童耕牛,已成奢望。
牧童大抵是适龄学童,村小教学楼早已给他们安排明白,走过的村子,村民教育孩子说,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路一通,车辆能自由穿行,农用车就开到村口,于是,“铁牛”下田,黄牛上市。
在永顺县团结村的养牛大棚里,扶贫工作队给我们介绍说,村集体经济的产业之一是黄牛养殖,2020年出栏肉牛51头,所得利润由贫困户、村集体和合作社按比例分红。
在山野间寻访的老农,讲述也只是关于耕牛的记忆,以及现时对于机械化便利、高效的欢迎。
田土仍是那方田土,小河依旧静静流淌,过了好多年,山仍在那里。我们在寻访中意识到,留下的人守住那青山绿水,就守住了那一份乡村记忆,未来如何变化,守住了同样会有一片闪亮星辰。(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