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晕车车
编辑/老年公寓
有一部备受关注的台剧开播了——《天桥上的魔术师》。
或许我们听着陌生,但是在中国台湾宣传声势很大。
阵容,够让人期待。
原著作者吴明益,作品曾入围过英文世界声誉最高的曼布克奖。
《天桥上的魔术师》讲述的是八十年代中华商场的故事,描绘了这里的商户,在这里成长的孩子,虽然是怀旧的都市故事,但带有魔幻元素。
导演杨雅喆,杨雅喆之前的作品 有《囧男孩》、《女朋友·男朋友》以及金马最佳影片《血观音》,已经是一位非常成熟的电影导演,这次操刀起电视剧,质感是很佳的。除了导演, 幕后主创团队也都是电影级别的。
剧版把小说里单独成立的私人回忆串联成了一代商场住户的集体回忆,形式呈现出来就是热热闹闹的群像剧,是很正确的改编方向。
制作上也花了心血 ,剧中,因为重现了“中华商场”,在先前早已引起了热议,据称是台湾电视剧史上首次最大型片场。
中华商场是台北一座已拆除的大型商场,兴盛一时,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商场内部的陈设极具年代感,每个店铺都细节十足,生活痕迹满满,那些在中华商场生活过的人,一定能在剧中被唤起很多记忆。
但,就算你不曾来过中华商场,也会有剧中类似的成长经验;就算你没有经历过八十年代,也会对剧中的人物情感有同感。
有关于童年,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事。
比如有一段很野的剧情。
商场的三个孩子,是一同成长的“熊孩子”。
三个人凑在一起啥正事也不干,光做傻事。
他们想要任天堂的游戏机,以为去割包皮,躺在家里,就能仗着自己的病痛向家长提出要求。
于是,刻不容缓,“割包皮换游戏机”计划启动了。
他们不怕死的往自己的重要部位上抹白花油,又疼又辣,最后被家长拽去割包皮。
只是,罪也受了,包皮也割了,任天堂却没有如自己所愿的到来。
只能躺在床上哭哭啼啼,抱怨没人爱自己。
虽然这几个孩子熊的太超过了,但这种疯狂的傻事,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共同回忆吗?
也有关于青春期,情窦初开的经历。
商场里的三个中学生好友,性格各异,但都喜欢上了同一个女孩。
说喜欢,也不是那么认真。
而是你追,那我也要追的不甘示弱,想要比比谁会赢。
但他们示爱的方式又真诚的可爱。
会来事的,约女孩去溜冰馆玩,花言巧语,送礼物。
家里开乐器行的,则在女孩经过的路上带人表演,弹吉他、唱歌。
而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有的,则是在女孩丢了鞋子的时候,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她穿,自己倒露出了窘迫的袜子洞。
而这种追求女孩的青春回忆并不会搞得像纠结恋爱剧一样狗血,大家还是快乐的一起玩。
一个人丢了鞋,那就大家一起赤着脚跑回家。
青春的情愫是如此懵懂,混杂着爱,友谊,憧憬,纯粹的无法重来。
更有一些混乱的,我们小时候无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隔壁“菜刀陈”的儿子把他爸爸的耳朵给砍了,没人知道是为什么。
比如,那些下落不明的,或者离家出走的人。
比如,那些流传在各个角落的恐怖故事,传说中能打免费电动的99楼,传说中只要在半夜十二点,在某间厕所对着镜子梳99下头发,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这些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或许构成了我们的一个个至关重要的“魔幻时刻”。
它致幻,也在某一刻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改变。
剧中,对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幻时刻”,做出了具体的处理,具象化表现为天桥上的魔术师。
这个流浪汉一般的魔术师似乎能凭空变出很多钱,总是来无影去无踪,似乎他的身后跟着一匹斑马,他还有一个纸片做的小黑人,能跳舞,能听懂人话。
第三集,出现了一个水晶球。
孩子们说透过水晶球能看到人心里面的至尊元,比如猫妖什么的。
魔术师说,水晶球能让你看到看到真实的自己。
但其实, 水晶球 只是一个道具,如何认清自己,是自己要去做的事情。
上面说到三个男生共同追求一个女孩的故事。
实际上,当中有一个 男孩阿派并 不喜欢那个女孩,他喜欢的是其中一个男孩,是自己的好朋友阿猴。
可惜,最后, 阿猴 追到了那个女孩 。
阿派明里失恋,暗里也失恋。
但他是始终藏在柜子里的人,总用欲盖弥彰,用吊儿郎当的姿态帮阿猴的忙,帮他赚钱,同时又故意装作对女孩多情的 样子,掩饰自己的性取向。
当有人看出 了阿派喜欢 男生,他便一下子暴怒,推倒对方。
但,在阿猴要去服兵役之际,他还是选择面对自己的心意,选择面对水晶球里映射出来的真实的自己,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爱。
当 然,我们没有这样能让人正视自己的水晶球。
但是,生活里总有让你正视自己的时刻,这些大大小小的改变自己的时刻,其中发出的力量不就是如“魔幻”一般的么?
目前,《天桥上的魔术师》播了四集,越到后面,剧情线索越会串联起来,可谓渐入佳境,后续评分应该还会上升。
一部剧集,被实打实地拍出了电影水准,套用一句网上看到的评论:
不可忽略的是台剧的进步。
这两年台剧突然崛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很多人会问:
为什么台剧多精品?
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Netflix和HBO的参与,对台剧在资金和创作上都有所助力。再比如内地剧韩剧美剧等对台湾市场的冲击,一定会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穷则思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我们不可忽略的也是创作环境和创作心态。
什么都能拍,当然能拍到点儿上。跳舞的时候,当然是没有镣铐轻快一些。
有不浮躁的心态,才能拍出不浮躁的作品。市场小,也有小的好处。
就拿电影来说,台湾电影人这几年拍出了《大佛普拉斯》、《血观音》、《阳光普照》等诸多佳作,艺术上的探索且不提,拿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议题的讨论来讲,就已经着实让人羡慕。
最后,一个思考。
怀旧色彩浓厚的年代剧在世界范围内如此流行,这是为什么?
常说的回答当然是“从前慢,从前好,从前人与人的联系更强。”,以及,大家觉得以前的日子更容易,不想面对现实,听起来是一种胆小鬼的心态。
导演杨雅喆的一番话让我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他说:“为什么我们的童年如此的相信未来?为什么当我们长大之后却怀疑起未来?那些在原著中随风四散的“众生相”到底还是整个剧的灵魂,能够从中让观众重新找回童年的勇气,这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的核心价值。”
剧中孩子们野蛮生长的姿态,第一次接触新事物的兴奋,第一次接受自己的勇敢,面对未来的无限畅想......不约而同的,都唤起了这种核心价值。
这也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一书中所写的:“在一个生活节奏和历史变迁节奏加速的时代,怀旧不可避免地会以某种防卫机制的面目再现”。
是的,可能人类进行这种集体的怀旧,不仅仅是为了退缩回熟悉的安全区,像母胎中的婴儿般蜷成一团,逃避外界的杂音。
而是抵抗,为了寻找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或者,变得微弱的勇气和希望。
所以我们才一次次的复归,逆流而上。
在过去的时代里,抵抗着现在的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