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苏东坡在常州仙逝920周年。《寒食帖》是东坡先生行书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影响甚大。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市政协委员,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长赵世平敬临此帖,并记叙一二。
《寒食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时所写的两首五言诗稿。此时的东坡先生每日开荒种地,自耕自食。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全诗表现了他惆怅无奈的心情且伴有丝丝的期待,亦认为是他四十七岁时的人生感叹。
在此基础上,余反复观察、仔细阅读原帖,力图通过诗文读出诗人的心理变化传达到笔端的变化,再从用笔的变化揣摩诗人书写时的心境。特别关注细节,如开头“自”字,字形不大,笔画不粗,用笔谨慎,中锋行笔。写得凝重而独立,端庄而有力。为读者理解诗意提供线索。又如“花、泥”二字,虽分属诗文前后句,但两字牵丝连带,表明诗人表达的花、泥关系。再如“破灶”与“衔纸”的对比等等,仿佛在眼前呈现的是东坡先生身处漏室,在破灶旁望着乌鸦衔着纸钱飞过的悲凉画面。然而,诗人心中的抱负却如破灶中的火仍燃烧着,乌鸦衔着的纸线亦如带着诗人的寄托和希望送到远方。直觉通篇用笔,整体率性坚定,节奏起伏跌宕,笔随情起,情到笔落。同时,也表现出了东坡先生在悲凉中找乐趣,在逆境中求希望的心境。
因此,余下笔前心怀敬畏,如对至尊,拟似主人,进入状态。对准起收,自然落笔,把握节奏,心到锋到,一气呵成。努力追求形似神似与原帖气息一致。
揣摩总是揣摩,追求也只是追求。临帖的过程实质上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是俢身养心的过程,谓修行。
学书点点记之。(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