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钓到的鱼也不能拿来卖吗?江西钓友晒渔获交易,一条野生鳜鱼卖了不到100元,网友提醒:小心被抓!
对喜欢钓鱼人来说,钓到的渔获物该如何处理?有的钓鱼人选择放生,有的可能会带回家分享给家人食用。
但还有一些钓鱼人,可能并不爱吃鱼,于是便选择把钓到的鱼拿到菜市场去买卖。
网络论坛截图
在网络上,有一位江西九江的钓友,最近在钓鱼时喜获一条2.5斤重的大鳜鱼,可能是自己并不爱吃鱼,于是便将这条大鱼拿到市场上卖掉,2.5斤的大鱼卖了不到100元。
野生的鳜鱼才卖70元,众网友纷纷大呼:绝壁卖亏了,这样大的鳜鱼,起码要卖到200-300元。
一时间,不少网友纷纷晒出当地野生鱼的价格。从言语中可以看出,网友中很多都是钓鱼人。看来,有过买卖渔获经历的钓友,数量也不算少数。
对于垂钓渔获物买卖这样的事情,很多钓鱼人的感觉大概是:只要是自己钓获的,就可以拿去卖。
但也有比较清醒的钓鱼人,留言提醒那位在网上晒渔获交易的网友,小心被抓:
现在不让渔获买卖,这两条鱼可能换一副银手镯……
其实,禁止垂钓渔获物上市交易的规定,早在2020年4月份就出现了,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背景下,拿自己垂钓的渔获物去摆地摊,很可能招来“特殊对待”,这并非没有先例。
2020年12月份,湖南的滕某拿着垂钓而来的鱼去摆地摊买卖,结果被有关部门人员逮了个正着,结果该男子被调查,甚至连家中的作案工具——鱼竿,也被搜查出来。
也许,很多钓友觉得很冤,自己钓的鱼,为什么不能拿来卖?
对此,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之所以禁止垂钓渔获物交易,无非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钓鱼属于一项休闲娱乐活动,但如果拿渔获来获利,性质完全就变了,休闲垂钓就变成了生产性垂钓,一旦开了这个头,对鱼类资源保护十分不利;
其二,禁止垂钓渔获买卖,也是对变相非法捕捞活动的一种打击。长江禁渔后,很多人通过专业垂钓的方式,变相捕捞,钻制度的空子。禁止渔获交易,是对这部分人的严厉打击。
因此,作为一名钓鱼人,还是不要有靠渔获“获利”的念头,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可能陷入一味追求渔获多少的怪圈,甚至可能会为了钓更多鱼,而使用一些违规作钓的手段,让休闲娱乐活动变了味。
如今,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但类似“禁止垂钓渔获物交易”的规定,很多钓鱼人还不是十分清楚,往往会因贪图蝇头小利,而铸下大错。
对于钓友钓到两斤多的野生鳜鱼,自己食用无可厚非,但如果要拿去卖钱,还要在网上晒出这样的事情,恐怕就起到很坏的示范作用,对钓鱼人的声誉也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果真的有人来敲门,送一副银手镯,那江西的这位钓友岂不是后悔莫及。
在此,笔者在此奉劝广大钓友,做一名纯粹的钓鱼人,文明垂钓,合理索取,让钓鱼这项运动可持续发展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