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云社1/4世纪恩怨(一)

0
分享至

德云社现在是做大了,一个班子有四百来号人,这二十多年来发展着实不易。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满天飞,到底是个啥样子?

话不多说,我们就从头说起,说一说德云社这二十五年来的风云变化。

一、郭德纲初学艺

说起德云社,肯定绕不过郭德纲。

郭德纲,本名郭大纲,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天津市大红桥附近的北竹林村大众里,父亲郭有源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

郭德纲父亲、母亲双方家族两千多口,几乎没有从事于曲艺工作的,为什么偏偏是他就干文艺工作?这不得不说他小时候的事儿。郭德纲小时候,他母亲身体不好,就常被父亲带到单位去;父亲的管片儿内有个红桥俱乐部,常演些戏曲和曲艺,从天津大鼓、快板、相声、评书到河北梆子等各种地方小曲儿,应有尽有。父亲工作时,便把他安排在这里。懵懂中的郭德纲逮着什么看什么,看什么学什么,瞪大了眼,学得倒也像模像样。幼时的这些戏曲和曲艺熏陶,影响了郭德纲后来的整个人生。郭德纲酷爱曲艺,和这段成长经历十分密切。真是应了那句话:跟着啥人学啥活儿。

孟母三迁和这一个道理。

婴儿时期的郭德纲

少儿时期的郭德纲

少儿时期的郭德纲

据郭德纲父亲说,郭德纲从小记忆力就好,看了电视里的相声,就能背下来,并且大差不差演下来;郭德纲爱表演,不怯场,“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别人家办喜事,喊郭德纲来一段,他毫不畏惧,开嗓子就唱。”

在郭德纲少年时代,有两个志趣相投的玩伴儿。一个叫小五,另一个叫小勇。小五的父亲是老评书艺人,曾经在东北红遍天,晚年了来到天津。小五大名高坚芳,现在是天津有名的评书演员。小五父亲是著名评书艺术家高祥凯,艺名高庆海。高庆海一见郭德纲,就喜欢上了,说:“这孩子面相好,上人见喜”。由是,郭德纲开始了学艺生涯;先拜评书艺人高庆海为师,学习评书。

这一年是1979年,郭德纲6岁。

1981年,郭德纲每天去高先生家跟着学习相声,虽然高先生最拿手的是评书。

时隔多年说起这段学习经历,高先生印象仍然深刻:当时郭德纲就懂得尊师重道,知道高先生爱看《天津日报》,每天早上都在路上先买一份《天津日报》给高先生带过去;郭德纲每天都很早到高先生家,在高先生和高坚芳这对父子起床前,帮着高先生收拾收拾屋子,烧烧开水,沏壶茶,然后等着高先生起床授课。

高先生拿手的是评书,却以相声开蒙小郭,用的是传统相声《五行诗》。

1984年,郭德纲又拜师盲艺人王田雨,跟着他学西河大鼓;同时还跟着“九爷”常宝丰学相声。这时他说的相声段子有《杨家将》、《张广泰回家》、《隋唐》等。

有一个小故事就当段子听吧:郭德纲在常宝丰家中看到一套六本,市场根本买不到的内部资料《传统相声文本》,如获至宝,就一本一本借回家,一本一本手抄下来。对于爱好相声的人来说,这不算啥事儿。

这一年,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宫的消夏相声晚会上,郭德纲第一次登台演出,他13岁了;和他搭档演出的是高庆海先生的儿子小五。

虽然时隔多年,他至今记得两人蹬着自行车兴奋地对着词儿的情形。这次演出之后,郭德纲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团青年队,为别人捧哏。

二、郭德纲三次进京

1988年,15岁的郭德纲要闯江湖了,他选择的目标是首都,这是他第一次进京。

郭德纲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边的一个说唱团,通过了,在团里待了一年。可惜,因为年龄小,功夫也不扎实,被退回天津。

插一个题外故事:当时,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里有个检场的藏族小伙叫杨红,学舞蹈,多年后靠“曲艺”,在曲苑杂坛的加持下,大红大紫。他艺名洛桑,和博林一起开了个系列,叫《洛桑学艺》。

青年时候的郭德纲

1988年,北京台开办了一档《七色光》的少儿节目,潘粤明还主持过。在这档节目里,有两位相声演员为常驻嘉宾: “瘦嘻嘻”扮演者常宝霆的弟子安宁、“胖哈哈”扮演者相声演员赵小林。

赵小林的妻子马贵荣是相声作家,借着“胖哈哈”的名号,夫妻俩在北京西城少年宫成立“胖哈哈少儿幽默艺术团”,专门教孩子们说相声。一茬茬爱说相声的孩子进入艺术团,其中有一个生于曲艺世家的孩子,叫张伯鑫。入团后,张伯鑫一边学相声,一边教学弟们打快板;给他捧哏的,是大胖孩子孙越。除了张伯鑫、孙越,艺术团里还有徐德亮、王玥波、李菁…

这个时候的李菁,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和郭德纲还扯不上师兄弟。这个时候的孙越也只有十来岁,他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先生的舅外孙。

相声作家,马贵荣

在北京待不下去了,只有打道回府。1989年,郭德纲拜时任红桥区文化馆馆长的杨志刚为师,学习相声;这段时间他学习了《九艺闹公堂》、《打灯谜》、《八扇屏》、《大保镖》、《吃元宵》等传统相声段子。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天津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上“跑江湖”的日子。

1990年,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第二次来到北京,但因为找不到接纳他的相声表演团体,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回天津后,老郭自己盘了个剧场,打算开剧场说相声。这一年,他17岁。

1994年,21岁的郭德纲在天津的文化馆结识了胡慧中,两人一谈,谈到一块了,胡慧中也喜欢相声。有了共同话题,自然越说越密切,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半年后,两人结婚了,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郭德纲不甘心失败,他很不服气;相声做不好,就做起了的小生意,但都以赔钱告终,还负债累累,要账的人天天堵门。实在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得把刚买的婚房卖了,用来还债。

殊不知,离开了相声,陷入柴米油盐的困顿中,加上卖房还债,让郭德纲和妻子胡中惠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到了1995年中,怀有身孕的胡中惠事实上与郭德纲已处于分居状态。这也直接导致1996年两人离婚。

青年时期郭德纲

1995年,内外交困的郭德纲第三次闯荡北京;虽然已经失败了两次,但他还是决定再博一把。这次去北京,他目的很明确:求收留。

他甚至咬碎牙,狠了心,愿意恶心自己:像那些他看不上的人一样,“穿一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儿,演一场一百块钱,一个月两千块钱”。当生活难以为继,还有啥脸面可讲?还有啥志气可讲?活下来是最好的鼓励。

他想明白了:干什么,也得先活着。

郭德纲对外宣称是白全福的徒孙,杨志刚的徒弟。他太需要一个靠山了。他心里着实不服:相声、说书、京戏、梆子、评戏一样不差,这帮孙子捆在一起还没我强呢,他们能火,凭什么我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在天津挣点钱,一辈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等有一天我老了,只定大嘴巴抽自己:“哪怕头破血流、折条腿,这辈子我不冤。”

这一次,他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各类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但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有机会他就创作相声段子。

多年以后老郭说起这段经历,还唏嘘万千。但又非常感谢这段经历,正是这段辛酸的经历,成就了老郭不屈不挠的性格。“成名成腕儿”之前,老郭演绎了一出人生血泪史,里面包含着个辛酸:

1.从朋友手上借了4000块钱,入京后,只能住八平米的平房;

2.丰台一个评剧团拖欠工资,天天拿面熬浆糊

3.发高烧没钱,把BB机卖了换消炎药和馒头;

4.散戏后错过末班车,走了一晚上夜路回家。走到半路,实在扛不住了,叫一出租车想拿手表换同情,人家理都没理。

……

老郭看着天上点点繁星,当时就落了泪。

三、北京相声大会

郭德纲第三次进京,才算立住了脚步,也有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可是,一切曲折,过程艰难,说来唏嘘。

当时参与的人有三个:郭德纲、老演员张文顺、年轻演员李菁。

最早每周六场演出,后来听相声的人不多,入不敷出,就变成周末两场。郭德纲日后经常说到的台下只有一个观众,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这一年,李菁只有17岁。所以,李菁是不是德云社的三元老,历来有争议;但确凿的事实是:李菁陪郭德纲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年,从1995年到2005年。

这个时候的李菁,还没有拜师学过相声;李菁擅长的是快板。

成立北京相声大会其实并不是郭德纲的主意,是张文顺先提出的。

北京相声大会自1995年成立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稍有起色;整整十年,北京相声大会都是一个不温不火、十分凄惨的局面。在那十年里,所有人都在摸索着前进,看不到半点曙光;若不是张文顺的坚持,估计就没有今天的德云社了。那时候张文顺家境殷实,北京相声大会基本上是他在出钱贴补。他并不图什么,只是喜欢相声,欣赏郭德纲。

如此而已!

郭德纲先是和小胖子王玥波搭档,后来和范振钰、张文顺、田立禾等名家搭档;期间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段子,参加过很多小型演出。主要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

在小剧团唱戏,讲好了一个月一千块,该结账了,对方却不给钱。晚上散场了,没有公交,就用身上仅剩的2块钱买了包子,一边吃一边走回远在大兴郊区的出租屋;路上老郭哭了。老郭说,那是他在北京唯一哭过的一次。

分头小黑胖子郭德纲和王玥波

关于第三次去北京,还有一种说法是:老郭与其口盟师父杨志刚交恶,迫不得已离开天津。离开师父杨志刚后,老郭再去天津别的社团,头一天人家还要他,第二天就让他别来了。从此,老郭在天津便没有了立足之地。

还有人八卦:老郭早年买一录音机,经常四处“偷师”,因此练就无数经典老段子,杂融众家之长为一炉,引来天津主流相声界不满。

多年后聊起第三次进京,老郭依然耿耿于怀:“我三次进北京,恳求你们收留我,生生是你们把我逼出来的,但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让他来,留在手底下当个马仔,我就认投了。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

老郭的这段说辞,后来又被人编排成“野狗”论,说老郭进京,要咬人的。

虽然第三次来北京,虽然有演出,老郭其实还是无着无落,在北京晃荡着,这一晃就是一年多,身前没正事,遍尝人间苦。

他没有靠山,不是名门正派,谁愿意欣赏一个野地里顽强生长起来的狗尾巴花儿?

1996年,相声已经很不景气了,也可以说早已没落了。赵小林、马贵荣夫妻俩办的艺术团也难以为继,孩子们有地儿学,但没地儿说,缺少舞台。马贵荣也急呀,她四处辗转,多方打听,最后联系到琉璃厂内的“京味茶馆”;这是民俗爱好者冯建华所建,马贵荣就把孩子们送到茶馆说相声。

1996年的一天,郭德纲晃荡到南城,,路过一个小茶馆,里边有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在说传统相声,一下子吸引了老郭。立着听了一会儿,就挠到了郭德纲的心窝里了。他钻进茶馆,听着听着,就加入了他们,飙了一段《金龟铁甲》;上台说完,孩子们都惊了,其中有个大眼儿孩子心说这是哪路神仙,没见过这么说相声的。这个孩子,就是李菁。当时孙越也在场,他回忆当年情况,只说面对一帮“争强好胜”的小孩儿,老郭很不服气,所以上台秀了几手。没想到,擂台打完,冯老板过来说:“郭先生您留下吧。”

老郭留了下来,就一起说相声。谁也想不到,他们说的传统相声,底下的观众居然很喜欢。

郭德纲后来经常来,来了经常登台说,小茶馆的票房一天比一天好,并开始爆满,从屋里坐到屋外,甚至有观众在门外隔着窗户听相声。

看到爆满的观众,郭德纲有了自信:“相声原来没死啊,不至于像人们说的那样传统相声不能说了,没有人听了,与时代脱节了。谁说的这些话?这是观众们说的么?不是。这是有些个相声演员自个儿说的!人家观众没说这话啊。”

郭德纲想明白了:相声,还是要到剧场里说。

冯建华这句“您留下吧”,对郭德纲意义重大,对整个中国相声界,都意义重大。

德云社”故事开始之地,京味茶馆

正是这句话,让三次进京、三度飘零的郭德纲有了一个说相声的落脚处。老郭把充满江湖气的天津相声带入京味茶馆,也就是在京味茶馆,老郭有句话,张伯鑫多年以后还记得十分清楚:“我就是条来北京争饭的疯狗。”

1996年,郭德纲与范振钰合作过;但单靠说相声养不住人,于是,老郭在《美食故事》担任主持人兼编导。他要抓钱也,抓钱养相声。

1996年开始,相声演员邢文昭、徐德亮等也陆续加入演出队伍;老郭的摊子要做大。

1996年2月8日,郭德纲第一任妻子胡中惠生下儿子郭麒麟;不久,两人离婚,胡中惠远走日本,儿子郭麒麟由郭德纲的父母抚养。

老郭虽然有了根据地,但他也到外地演出。

1997年,郭德纲去河北保定演出,认识了王惠。王惠曾是天津某剧场唱平剧大鼓的演员,比郭德纲小三岁,是个京韵大鼓演员;父亲是经商的,家境好,比郭德纲好得多得多。

甭看王惠现在很少会在舞台上露面,但她年轻时候,是个美女,是一名很出色、很有名的京韵大鼓演员。王惠出名很早,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出名了。郭德纲遇见王惠的时候,虽然说了几年相声,但和王惠比起来,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落魄地一塌糊涂。王惠的知名度,超出老郭一大截;他与王惠的差距可谓肉眼可见。

郭德纲对王惠印象很深;之后,两人演出时接触多了,郭德纲便对王惠心生好感,开始有不一样的想法。呵呵!

青年时期的王惠唱京韵大鼓

1998年,老郭的队伍扩展到十几个人,演出场地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

这一年,老郭跟冯老板闹矛盾,离开京味茶馆,并有意识地召集同行说剧场相声。他把天津曲艺界的范振钰、金文声等人叫到了中和戏院,在那儿新支了一个场子;中和戏院是一处乾隆年间老戏楼,这个时候早已破落。老郭收拾打扫了,作为自己的战场。给老郭捧哏的人,是王玥波。

在中和戏院演出,有个十七岁的小伙子每场必到,这人叫何伟。除了何伟,还有一个斜肩膀的老先生,那正是“德云社”的灵魂人物:张文顺。张老爷子第一次见老郭上台,就对旁人说:“这小子是个角儿。”

中和戏院演出没多久,老郭的班子就散了。因为节目太少,观众也不多,撑不住。没办法,老郭只好再次在京城其他馆内漂泊,这儿说一段,那里说一段。这段时光虽然落魄,但没动摇他在剧场说相声的决心;同时,老郭还有进体制的念想。

老郭,等待他的除了煎熬还是煎熬,一直到2005年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乔丹谈堵门闹剧:皮尔斯蹲在我家门口说 你签字前老里不会走的

小乔丹谈堵门闹剧:皮尔斯蹲在我家门口说 你签字前老里不会走的

直播吧
2024-06-29 13:55:39
她因太漂亮被赵本山看中,却因“拒喝酒”被雪藏,如今37岁怎样了

她因太漂亮被赵本山看中,却因“拒喝酒”被雪藏,如今37岁怎样了

飞花文史
2024-06-26 13:48:57
再见国足!再见伊万!亚足联送国足“一程”,出线几率几乎为零!

再见国足!再见伊万!亚足联送国足“一程”,出线几率几乎为零!

阿绐谈历史
2024-06-29 09:47:55
沙俄命名远东8处地名:海参崴成了统治东方,海兰泡成了报喜城?

沙俄命名远东8处地名:海参崴成了统治东方,海兰泡成了报喜城?

小宋老师
2024-05-24 09:06:04
医生建议:上了年纪,宁愿吃饱坐着,也别在饭后半小时轻易做5件事

医生建议:上了年纪,宁愿吃饱坐着,也别在饭后半小时轻易做5件事

医者真言
2024-06-25 16:12:24
上海排名第一的“独角兽”:年赚161亿,超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上海排名第一的“独角兽”:年赚161亿,超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柳先说
2024-06-29 18:04:33
法国队晒姆巴佩新面具照:比之前更适合脸型、更贴合

法国队晒姆巴佩新面具照:比之前更适合脸型、更贴合

懂球帝
2024-06-29 19:25:30
全国高考最强省,5.3万考生超过600分!实属罕见

全国高考最强省,5.3万考生超过600分!实属罕见

教育导向分享
2024-06-28 00:06:11
文明的堕落,从语言开始

文明的堕落,从语言开始

尚曦读史
2024-06-27 10:12:12
西安:“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再是强制性措施

西安:“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再是强制性措施

金周至
2024-06-29 20:41:55
电瓶车集中充电最危险!电力高工揭大骗局:输电线路哪根不飞线?

电瓶车集中充电最危险!电力高工揭大骗局:输电线路哪根不飞线?

大风文字
2024-06-29 11:48:22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如印刷,阅卷老师不舍得扣分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如印刷,阅卷老师不舍得扣分

豆芽妈妈育儿
2024-06-27 18:45:13
中雨大雨暴雨马上到!青岛人注意!

中雨大雨暴雨马上到!青岛人注意!

鲁中晨报
2024-06-29 09:47:03
惠及800多万人 广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来了!

惠及800多万人 广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来了!

南方都市报
2024-06-28 17:04:17
冯氏毒舌:20个反常识的常识

冯氏毒舌:20个反常识的常识

读书人冯学荣
2024-06-28 20:21:00
郭有才全国巡演,第一站凤凰古城就被举报,真把自己当大明星了

郭有才全国巡演,第一站凤凰古城就被举报,真把自己当大明星了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27 12:42:46
绝密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现实中可能真的有龙存在!

绝密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现实中可能真的有龙存在!

超自然档案
2023-07-01 17:22:19
400名飞行员要投奔中国,坚决不回国,表示要永久定居

400名飞行员要投奔中国,坚决不回国,表示要永久定居

楚千寻
2023-11-16 18:22:14
U18女篮亚洲杯半决赛:澳大利亚68-63险胜日本,率先闯入决赛

U18女篮亚洲杯半决赛:澳大利亚68-63险胜日本,率先闯入决赛

懂球帝
2024-06-29 18:21:21
大S看到哭!汪小菲夫妇新婚亲吻照曝光,马筱梅竟如此温柔体贴!

大S看到哭!汪小菲夫妇新婚亲吻照曝光,马筱梅竟如此温柔体贴!

娱乐圈宇桐
2024-06-29 12:33:14
2024-06-29 22:30:44
真心说关键
真心说关键
有事没事儿说两句,喊两声。
20文章数 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头条要闻

女子在四川景区徒步比赛遭10余只猴子撕咬 景区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在四川景区徒步比赛遭10余只猴子撕咬 景区回应

体育要闻

老鹰“贱卖”穆雷,独行侠有意汤神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夏天这么穿太有氛围感了,40岁姐姐的时尚秘诀,随意的小精致

房产要闻

20亿!又有国企要卖海南资产!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手机要闻

华为 Pura 70 北斗卫星消息版现身 Geekbench 6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