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老家的朋友们自己在中国工作,他们的反应都是——你在美国留过学,怎么去了中国?”一名日本年轻人描述道。
在多国生活过的日本年轻人,究竟为何最终选择中国深圳?昨天(11日),一部由日本导演竹内亮参与拍摄的短片在微博上线,讲述了他们的中国故事。其中既体现了中日民众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凸显了中国的迅速发展。
社交媒体截图,下同
3月11日,“网红”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发布第243集深圳篇,导演正是因拍摄《好久不见,武汉!》等武汉、南京抗疫纪录片走红的日本人竹内亮。
他在深圳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聚会,因为在场年轻人据说大多会说中日双语。
好家伙,由于已经“分不清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现场直接玩起了猜国籍游戏……这也给纪录片深圳篇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而“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是许多在华外国人都会遇到的提问。
日企职员Tony斟酌了一下措辞:“有点……怎么说,感觉街上很脏乱。”中企海外市场营销Mami也说,因为听说了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印象没那么好。
那么“现在日本年轻人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Tony个人认为,其中六成不感兴趣,三成喜欢,还有一成喜欢中国。如果举个例子,那就是听说“去中国留学”会表示疑惑的程度。
Mami也提供了类似的答案:
这恰恰体现了许多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信息缺失。
所以,在美国留过学,为什么来了中国?
Mami旅行到了深圳,觉得很好,于是主动求职于一家AI教育公司,目前负责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营销。
而Tony之所以叫Tony,是因为他是梁朝伟(Tony Leung Chiu-wai)的粉丝。大学时,他就曾到中国交换,并利用暑假游历了中国20多个城市。
因为之前的公司没有中国分公司,他在疫情期间跳槽,获得了外派机会。
现在,Mami通过拍摄视频分享她在中国的生活,让“从未到访过中国、身边也没有中国朋友”的网友了解中国。
Tony喜欢摄影,觉得中国的高楼很有意思,日本没有这种会变化的外墙灯光。这天,他专门赶去拍摄墙上闪现的“我深圳”。
他还想去元阳梯田:“可能因为日本人不知道中国有这么美的自然风光,我去这些地方拍下照片,上传到Instagram和推特,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就好了。”
对于这段18分钟的短片,有中国网友质疑,也有人给出好评,认可“他们是喜欢中国而来到中国,并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正名,用自己的努力来打破很多日本人的固有印象”。
“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多一个人不带滤镜看中国也是好的,感谢导演的努力!”
来源:观察者网/童黎
延伸阅读
被问"从中国回来 感觉美国很赞吧?"美国小伙"懵了"
“如果只是听信西方媒体,真的是看不到中国全貌的。”
发出如此感慨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十年的美国小伙王德中(原名Cyrus Janssen)。在《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推特账户9日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他讲述了自己从中国返美时的一段经历。而当时他的美国友人令人大跌眼镜的问题,把他给“整懵了”。
“你从中国回来,一定感觉美国很赞吧。毕竟这里有温暖的床和空调,还有不错的餐厅。”当王德中还在高尔夫行业时,有次他被自己的授课老师这样问道。对此王德中显得颇为无奈,他说:“我心想,你知道这些中国都有吧......而他的想法就是那样。”
这还没完,他的老师继续补充道,“我非常敬佩你对高尔夫事业的热情,你宁愿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甘愿放弃在美国的一切。”
这回,王德中被彻底“整懵了”:“我当时的反应是,我住在上海,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城市,它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城市啊,生活质量相当高。”
在王德中看来,这在美国并不是个别现象:“让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是,(在美国)很多人对中国的看法很负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没去过中国。他们的想法全部来自西方媒体。很不幸,这让人产生了误解。”
“我跟很多人讲这些他们都理解不了,真的就是听不懂。”他补充道,“如果只是听信西方媒体,真的是看不到中国全貌的。”
王德中还在推特上转发了这一段视频,并附文写道,“当今许多人对中国的看法仍基于陈腐的观念,缺乏对中国的基本认识。”
其实这也不是王德中第一次为中国“仗义执言”了。
去年8月,他就因炮轰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反华言论而在Youtube上走红。此后,他在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发表的演讲再次引发热议。他在演讲中强调,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的“恐惧”都源于“不了解”,他们忙着批评中国,却对中国一无所知。
王德中推特个人介绍
他在自己的Youtube栏目中写道,“许多人不了解中国,不知道中国在让世界更好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也在推特介绍中表示,“中国是世界新闻的头条”,“我希望帮助人们了解中国”。
王德中在视频中的吐槽,也引发了一些美国网友的共鸣。
“从中国回来的美国人都想知道,他们交的税去哪了?(中国有)超级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地铁和完善的安保,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没用上这些高科技?”
“享有特权的西方人不愿抱有开放的态度,这可是个大问题。在过去他们就被洗脑了。”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逃离"武汉的英国人后悔:政府骗我们说回去才安全
【文/观察者网 鞠峰】
2020年的今天(1月31日),第一架英国撤侨专机,带着83名英国人“逃离武汉”。从病毒最先被发现的地方回到安全的祖国,在当时看似是合理的决定。不过一年之后,他们中的有些人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2020年发生了许多事,武汉早已从76天封城磨砺中走出,是世界范围内的“抗疫标杆”,而病毒已经带走了10万多英国人的生命,英国也成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时隔正好一年,英国广播公司31日采访首批撤离武汉的英国人马特·劳(Matt Raw),被困在柴郡郊区一座小房子里的他感慨“要是没上那架飞机就好了,留在中国,会更安全、更自由”。
马特和妻子、母亲在回英包机上 (图源:BBC)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初,马特已经接受过BBC的采访,当时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他已经流露出后悔情绪,不过当时他表示“更愿意在英国被隔离,英国的邻居都很友善,而且‘既来之则安之’。”
去年5月,马特曾接受英媒采访表示后悔 (央视新闻截图)
但时隔大半年再度接受采访,马特看到英国现在实施了第四级别的管控措施、即居家隔离,他比之前更加后悔了。
据BBC今日(31日)报道,当马特收到“撤出武汉”的建议时,他认真思考了许久。起初,英国政府称只有本国公民才能登机,如果他选择回家,等于将他的中国妻子“抛弃”在武汉。最终,他选择留在中国。
撤离前夜,马特甚至将建筑工具放在家门口,因为第二天他要去支援“两山”医院的建设。
2月3日,一名疲惫的工人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一处正在施工的病房外小憩。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但就在飞机起飞前几个小时,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持中国护照的家庭成员也可与配偶等一同登机。
马特称,他在凌晨4点看到新闻,然后“把东西胡乱塞进行李箱”,就带着家人赶往机场。
但时隔一年接受采访,他称“要是没上那架飞机就好了”。
“英国政府骗了我们。他们说可以把我们带离武汉,‘回到英国,就安全了’。”
“我们要是留在中国,会更安全、更自由。”马特表示,“他们处置疫情迅速而高效,且封锁了城市,这是正确的。”
与马特坐同一架飞机回英的伦敦市民段丽萍(音译)回忆道,“那趟航班让人神经紧绷。”
“两个英国人因为体温过高,无法登机。飞机上没有一个人讲话,只能听见孩子的哭声。我尽量坐得离别人远一点,全程戴好口罩。”
乘坐回应包机前的安检和机舱座椅上配发的口罩 (图源:BBC)
武汉封城时,她正好在春节期间回乡探亲。飞机降落伦敦仅两天前,英国确认了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但据段丽萍称,机场没有人佩戴防护设备。
“我跟他们说,‘退后,我们从武汉回来的’,但没人在乎。”段丽萍表示。
回到英国后,马特和家人住进了纳茨福德(英国柴郡的一个小镇)的新居。但马特称,他立即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网络暴力。
有网民认为,是第一架撤侨包机将新冠病毒带到英国。马特表示,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网上指责他。
“真的有人这么想,我很心痛。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去年我们只出了一次门。”马特称。
马特表示,他仍然在后悔做出登机的决定。
“在武汉,蜗居在一间小公寓两三个月里是不舒服,但是他们击败了病毒,生活恢复了正常,”马特说,“我真希望当时(没有去赶飞机,而是)睡醒了去帮助建设那座(火神山)医院。”
“现在,我们住在柴郡郊区的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小鱼缸作伴,但我们被困在这里了。像座监狱一样。”
武汉封城期间,除了英国,美国也派出包机撤侨,在从武汉归国半年后,在湖北长大的8岁美国女童赫敏却在去年8月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父亲、爷爷、奶奶也一齐“中招”,一家人的经历让人唏嘘。
赫敏和母亲在赶往武汉机场的路上 (图源:华尔街日报)
距离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一年,一场疫情,深刻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某些标榜“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体制和思维方式中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一年之后,尽管自己的国家仍然“深陷泥潭”,但BBC又推出一系列“重返武汉”的视频报道,其中不乏一些“阴阳怪气”的旁白与编排。
给一座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按下停止键,武汉做出巨大的牺牲,有效延缓了疫情的扩散。让人感慨的是,这座城市先是被“污名化”,后来又被外媒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宣传”的“窗口”,还没有在国际上得到她应有的感激与尊重,但这不妨碍笑容回到武汉市民的脸上,再顺便给BBC背后的西方人从另一个维度解释什么叫“自由”。
BBC武汉街头采访 视频截图GIF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