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会朝什么趋势发展?
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吗?
这个周末,
一起读一本好书。
文 | 王薏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在阐述每部分内容时,作者用亲身经历和鲜活案例加以佐证。透过此书,一幅“未来的学习中心”的全景式画卷已跃然眼前。
学习场域突破学校的围墙
纵观古今中外,从人类学校发展的沿革,到西方现代学校制度的由来;从“非学校运动”使现代教育制度受到挑战,到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到“超级慕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学校已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正如作者所描绘的: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周末、寒暑假,全天候开放,学习可以在校园中也可以在社区里,不同年龄的人可以在一起学习。
这对当下的学校教育具有一定启发,面对教室资源的紧缺,我们是否可以把每个教室都看作学习中心设计主题活动,是否可以打破教室与教室的边界,在拆分与组合中重构,最大化利用学习空间。
作者指出,未来的学习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时间、多元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中心的课程体系是以主题式、项目化的方式构建的,师生运用各种移动学习终端,采用基于学习数据的反馈学习、定制化的个性学习、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混合学习。
学习内容丰富可供选择
“课程”在拉丁语中意思是“跑道”或“道路”,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差异就要因材施教,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也就是课程内容要丰富且可供选择。作者指出,未来的学习中心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把主干课程与特色课程相融合,他特别强调主干课程内容不能超过学习总量的50%,特色课程主要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未来的学习中心,课程的形态应该以统整式的项目化课程为主体,为学习者构建以跨学科为特征的、统整式的课程体系,让学习者浸润在开放的、探究式的跨学科课程中学习,从而打破学科的边界,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组织凸显协同育人
根据美国学者乔伊斯·爱泼斯坦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家校社合作共育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共同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父母将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陪伴者,更要承担起未来的学习中心“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多重身份和职能。而未来的学习中心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要依托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其提供有力的监管与扶持。在此,作者对政府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即“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当裁判员,当采购员”,以此“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等。
学习评价关注持续发展
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当下教育评价的种种弊端,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学分银行”的构想。他认为,评价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分数、学历等显性标志,而是对学生完整人格的构建,即“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所以,未来学习中心将为学生开设“个人账户”,利用“学银在线”类的网络技术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终身学习档案,并建立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在未来学校这一无限延伸的时空场域中,每个置身其中的生命,都必然为之发生改变。我们相信,站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学习中心的建立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史和教育进步的必然。
文末彩蛋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作为《现代教育报》的读者,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做了回应。
更多内容,让我们去书里感受“未来学习中心”的全景式画卷吧!
策划:赵翩翩
编辑:何文洁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