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母亲,就会不自觉地走上羡慕“别人家孩子”的不归路,这种冲动甚至进化为本能性,无法自控。
追溯这个观念开始阶段,大概源于2000年的一本畅销育儿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个女孩考入哈佛大学,在那个年代很少见,父母著述把十几年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大众父母,让那个时段结婚生子的父母进入了思维升级,“孩子是可塑”,“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观念深得人心。
如今已过二十年,父母们在颠沛中摸索前行,家庭教育之路依旧模糊不清,然而显而易见的观念进化,是家长们对刘亦婷父母极端的克制天性行为,会产生负面抵触。
让孩子手握冰块锻炼意志力和注意力的行为,在当年是有悬梁刺股般膜拜,如今看来是超出道德观的虐待。
现代父母追寻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呢?
2018年一个男孩收到剑桥大学经济学录取通知书,同时收到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
中国孩子考入世界名校也算头条新闻,但这个故事让人感兴趣的点在于妈妈身上,这样优秀的学霸妈妈竟然有点佛系,她的教育观点是“共同成长,彼此放过”。
而且在儿子申请大学最重要的阶段,妈妈和爸爸在美国待产,儿子在国内面试时,妈妈诞下了第二个孩子。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好的家庭教育,这是定理。只是有些家长更激进的鸡娃,有些家长更低调的沉浸式熏陶。
大儿子已到剑桥就读,这位妈妈刘红燕在家养育二宝,利用宝宝睡觉时间,写了这本育儿书《妈妈的勇气》。全书没有目的论、鸡娃教育,更像一本育儿回忆录。
读后不禁慨叹:好的教育在持久的信念里,在日常的细节中。
这本书15万字,涉及的育儿范围从胎教一直到申请名校近20年的养育过程,从她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中可以匹配到自家娃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寻到一些“解题”思路,一些方法。
但我更在意的是对标优秀的家长,我们是否也拥有一个优秀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没有固定的套路,而是更广阔而共同的观念。
就像周轶君所说,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上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可以免费地汲取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理念。
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2019年美国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写了一本《园丁与木匠》,书中提给天下父母一个很形象的站队概念,所谓园丁,照顾孩子就像照顾画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
所谓木匠,就是很多父母要更注重成品的效果,主要工作放在塑造这些木头上,而不太在意木料的特性,结果是预先就定好的标准,要符合最初计划。
而园丁看护花园是不一样的,要随着不同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加以调整。
“优秀的园丁致力于创造肥沃的土壤,以涵养整个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美丽,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弱点和生长困难。”
这样的观念被很多家长所接受,但实践起来却不得要领。刘红燕回顾20年的养育经验中,我们却看到了园丁的示范。
例如,在孩子12岁之前,刘红燕的周末和假期从不跑课外班,把时间和金钱用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等,在儿子小的时候也不太情愿去这些看不懂的地方,但是作为妈妈,还是用了一些策略,邀请小伙伴一起参加,边参观边玩。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初中,母子俩就跑到国外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卢浮宫等等地方继续赏析。
“审美品味属于孩子的终极教养,必须由父母进行相关教育。”
这一方面很多家长做起来就比较苦恼,博物馆和美术馆自己都不愿意去,更别说带孩子去了。其实,没必要非如刘红燕一样,把每个孩子都带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熏陶,我更欣赏她这样做坚持,而坚持的根源来自自己的热爱。
得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尽情地展现对某一领域的热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培养。让他们看到父母对生活、人生有持之以恒的热情,有为之疯狂的信念,有做一件事持久而愉悦的能力。
这种培养会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到孩子的感受能力上。
蒋勋老师曾经说,在一次大提琴演奏会上,很多学生都听得无趣地快睡着了,只有一个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我们能就因此给她个高分吗?不能。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她的感知能力非常的强,最终会展现在各个地方。
审美的能力来自感受能力,而感受能力在义务教育中是没有这一学科的,它最初来自父母的熏陶,父母感受力不仅可以通过对艺术的执着,也可以是科技、手工、模型等等各方各面,但不是手机和娱乐。
家里没有对错,到底听谁的?
刘红燕的儿子多多,当初申请出国留学不是父母的主意,而是他自己的想法。
初三上半学期就和家里商量放弃高考,想找一所国际学校去读,心中的大学与专业都已具体成型,没必要浪费时间为中考复习。
这个时期的刘红燕夫妻是懵的,对孩子的自信和坚定也很犹豫,既然学习成绩优秀为什么不能两手抓,一边高考一边考雅思托福?
但多多很坚持,他认为这样可以降低时间成本,更精准地提高去目标大学的几率。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这么励志做家长哪有不支持的道理?我们家孩子有这出息,砸锅卖铁都要支持。
但有没有想过,这是结论倒推着看的,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刘红燕作为父母还是害怕儿子失败,到时候连退路都没有。
那么刘红燕是如何解决这个针尖对麦芒的问题呢?这就是他们家庭生活的一个长期定律:没有对错,一起拿证据来对付对方。
多多此时在网上找到了一所在上海的国际学校,张红燕夫妻当时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多多显示出无比坚定的决定,非这所学校不去。
当意见相持不下,张红燕拿出以前的处理方式,那就全家一起从上海参观一下这个学校,再做讨论。
而这个缓和过程,虽然很麻烦,但会对双方都有观念下的改变,多多去看了这所学校后很失望,却是不如网上宣传好,而这几天的游历中,张红燕夫妇也听到了孩子非常真挚的心声,他对自己选的专业和大学非常期待,并愿意付出努力。
的
所以最终他们一起咨询了多家专业公司,选定了一所三个人都满意的国际学校。
这件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大部分家长都纠结于怎么让孩子独立思考?孩子年纪比较小,思想和经验不具备衡量利弊得失能力,如果家长参与,孩子又不情愿去听,又变成了控制型家长怎么办?
那么其实还有折中的一种方式,就是当双方都坚持己见,不如耗费一下时间去做细致的调研,收集证据来说服对方,整个过程看起来是为分胜负,但大多数结果会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因为在一起讨论和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个体思想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双方的深入沟通和探讨中更全面地了解利弊及隐藏的内因,变量很多,导致结局会发生变化。
而家长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结果的形成,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用在摸索的过程,潜意识里固执己见:“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最终还是得听我的”。即便心存这个自信,如果能花一点点时间上交流,一定会发现面前的这个孩子并非如此“单纯”,他背后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思维,有一套期待和愿望在支撑,而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现。
这个方法其实可以从小的事情练习,例如有的孩子想买玩具,你觉得玩具太多不支持买,那么听谁的呢?可以让他说服你,买这个玩具的理由,你也可以说不能买的理由,一来二去,那么可以制定一个方案,他如果能达成某个目标,就可以买。
这个过程不代表强词夺理,而是引发孩子更深思考,做事不能仅凭情绪,想要就买,而是自己养成逻辑分析能力,给自己列理由清单。而这个列清单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降低冲动行为的方式。
的
那么,像报课外班、和同学去游学等等问题,只要父母与孩子发生观念的冲突对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解决。
写在最后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现在应该是父母养育孩子焦虑的峰值,焦虑来自对未知的恐惧。但如果可以,作为父母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在长达 20年的养育时间里,你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够好,这个事实是不是更容易焦虑?
在任何时候,把问题锁定在自己的身上,更容易解决掉。因为我们控制不了任何人,只能做到控制自己,这就是掌控权。
《妈妈的勇气》中的刘红燕很努力,她尽量把问题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去带动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刘红燕也很幸运,她放过彼此的过程中,孩子却无意间长成了美好的样子。
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做工匠,雕琢过程痛苦而无望,精美却缺乏温度和惊喜,我们该做园丁,土壤的健康才是彼此的未来。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