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九年,即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以来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逝世前后的发生的事件也是相当的多,我们有机会讲一讲。)
桓公去世后,天下失去了领导者,他的五个儿子也为了争夺王位开始互相倾轧,导致齐国大乱。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角——宋襄公登场了。
齐桓公在最后一次诸侯会盟曾拜托宋襄公,如自己不在了务必帮忙照顾太子昭。
宋襄公在宋国国力一般、号召力也不强的情况下还是送太子昭回了齐国即位,就是齐孝公。
此后宋襄公算是在诸侯间小有了名气,可一出名,人就开始膨胀了。
适逢当时楚成王正准备趁桓公去世、无人压制自己之际,希望谋取中原地区。
同时宋襄公想凭借宋国的公爵地位,效仿齐桓公召集诸侯大会,以此与楚国争霸中原。
但宋襄公忽略了宋国实力一般的事实,到会的大国仅有楚国,还有陈国蔡国等几个小国,齐国鲁国均托故未到。
临行前,宋襄公为了表达自己仁义的形象,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力排众议决定轻车简从前往,结果在会场被布置了重兵的楚王偷袭,当场抓获。
随后楚国趁势攻宋,未果,在鲁僖公调解下,宋襄公被释放回国。
周襄王十四年,即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为了雪耻,但是又不敢直接对强大的楚国动手,于是再次不顾大臣劝阻,联合卫等国家攻击臣服于楚国的郑国。
郑国果然像宋国大臣们担心的那样,向楚国求救。楚成王率军攻击宋国本土,宋襄公被迫撤军,于当年十一月初一,双方在宋国边境的泓水相遇。
当时宋军已经列阵完毕,而楚军才刚刚从河的另一侧开始渡河。
公子目夷建议趁楚军半数渡过河的时候发动攻击,一举击败楚军,但是宋襄公却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这样做呢”。坚持等楚军全部渡河。
等楚军渡河完毕后,另一位大臣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趁楚军未列好阵的时候突袭楚军,宋襄公依然坚持仁义,不肯先动手。
直到楚军列阵完毕后,宋襄公这才擂鼓向楚军进攻,结果自然不必多说,宋国的军队哪里是楚国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宋襄公自己大腿也中了一箭,狼狈逃回宋国。
这场泓水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是春秋礼崩乐坏的一个标志之一,商周以来“成列而鼓”的作战方式彻底被讲究谋略的更为灵活的战斗方式取代。
另外,宋襄公也因为自己那颇受争议的仁义,不仅导致自己伤势过重,一年后就去世,也使得宋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注我,每天和您分享历史,这些内容或知识、或故事,我们读读历史、品品古人,岂不美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