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番茄小说对字节跳动有多重要?
字节跳动旗下网文平台番茄小说明显加快了催熟IP的步伐。
近日,番茄小说上线了“魁星计划”。这是一个由早前番茄小说“特别题材奖”升级而来的潜力作品投资扶持计划。从奖励标准看,这个以传说中主宰文章运势之神命名的计划,主要是为了鼓舞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优质作者在番茄小说持续深耕,期待从中长出爆款IP。
2年间,番茄小说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它所需要的生态,而这背后能够看到免费阅读平台在商业模式上探索的影子。
拿掉付费门槛,让海量用户参与进来,对于番茄小说来说,在构建平台生态之外,它显然还有一个更为宽广的字节系图景。流量如何变现,变现规模能有多大,它能否像米读给趣头条带流量那样给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带流量,这些很可能都不会为番茄小说带来实质性困扰。
字节跳动在文娱领域仍在不断深拓,作为IP源头的番茄小说,其使命正逐步清晰起来。(36氪)
02
爱优腾芒赚钱难,AI广告营销能帮上忙?
根据QuestMobile 2020年7月的数据,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月活跃用户数均已超5亿,紧跟其后的优酷视频和芒果tv的月活跃用户数也已超2亿。
巨大的用户体量之下,在线视频平台除了可以在会员变现上加大力度以外,在广告收入上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众所周知,在线视频平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和广告,但传统的片头片尾广告与会员跳广告之间又只能二选一。因而,在保护会员权益和扩大广告收入的需求之下,在片中完成植入的AI广告,也就成了平台们的必选项。
在线视频平台之间,一场围绕广告业务的新的角逐战已经打响。(36氪)
03
怪兽充电想上市,共享充电宝是闷声发大财还是给商户打工?
美东时间3月12日美股盘后,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递交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是继2020年7月小电科技接受创业板上市辅导之后,共享充电宝领域又一家冲击IPO的企业。
共享充电宝行业于2014年兴起,在2017年高速发展,经过多轮洗牌后,2019年行业“三电一兽” (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 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搅局者”美团充电宝业务的再次重启,则为这个市场增添了一些变数。而早在2018年下半年,多家选手便已纷纷宣布实现盈利,被行业调侃为“闷声发大财”。
如今,怪兽充电招股书披露,也揭开了这个行业盈利真相的最后面纱。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2019年营收为20.22亿元,2020年营收达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方面,2019年,怪兽充电净利润为1.67亿元,净利率为8.2%,2020年,怪兽充电净利润为7542.7万元,同比下降55.43%,净利率为2.7%。近两年,怪兽充电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虽然保持着盈利,但利润是越来越薄。(36氪)
04
入坑基金的“韭零后”,被社会毒打的第一课
这届“韭零后”,看到跌跌不休的基金,各种卑微请求。拜托明星基金经理保佑、上雍和宫烧香、在豆瓣“用利息生活组”倾诉。这与年前上B站看UP主怎么月入30万,去小红书熬夜学习基金理财的境况截然不同。
情况发生转变,源于3月8日晚间, A股市场和H股市场巨震,引发技术性熊市。“韭零后”不明白的是,美债回调和自己的基金涨跌有什么关系,以及现在应该是抄底加仓还是割肉退出。
这是90后第一次集体理财的初体验,根据Mob研究院的《2020中国基民图鉴》,仅2020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新增基民就突破2000万,并且18-34岁群体占到60%的比重,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投资理财。
在这场集体狂欢中,基金评论区可以变成互联网社区新的相亲角,基金经理可以拥有后援会,基民在基金理财直播中一边听主播讲段子,一边点订阅加自选做着暴富的梦。只是这场暴富梦醒来的太多,很多"韭零后"创造了各种段子调侃自己。(36氪)
05
飞奔的B站:正在崛起的投资巨头
B站的二次上市快马加鞭,本月就将登陆港股,预计融资30亿美元(约233亿港元)。
当年的小破站已经成长为“小巨头”,2月份,B站在美股市值创历史新高,飙升至500亿美元。今天(3月14日)即便是美股回调,B站387亿美元的市值也已经接近长视频头部平台爱奇艺(208亿美元)的2倍。
截至2020年底,B站MAU破2亿,预计2023年内将破4亿。用户超预期破圈,也让B站的股价充满想象,至今的一年时间里,B站股票价格从19美元最高涨至157美元,涨幅726%。随着B站飞速发展,其投资动作也在加速,投资版图渐次清晰和壮大。
根据企查查近期发布的《2020年大文娱赛道投融资数据报告》,B站以年度17起投资位列文娱赛道投资榜单TOP2。位列第一的是腾讯投资,紧跟在B站之后的是张一鸣的字节跳动。
相比腾讯的“松散联盟”、阿里的强战略协同和字节跳动的无边界探索,B站的投资版图仍维持着较为清晰的路径。(36氪)
06
被租房套路割韭菜的年轻人
对于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沪漂北漂深漂杭漂都避不开租房。
随着人口向一二线城市涌进,房价水平提升,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打工人就能够买房并不现实,租房就成为首选。
近年来,互联网租房兴起,给传统且巨大的线下租房市场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矛盾和难题。
长租公寓爆雷、资金链断裂频发,租金贷及平台跑路成为了近两年来租房人的心头大患。在一二线城市的租房打工人少则面临押金不退、多则惨遭数月租金无处可寻甚至还要流落街头,真是一坑更比一坑深。
截至2021年3月13日,在黑猫投诉上,猎云网搜索到跟租房相关的匹配结果达20606个,其中关键词主要为转租不续租押金拖欠不退还、保证金退房提现难、虚假宣传租房质量差、隐私侵犯数据外泄、自动退租并扣押金、违规出租隔断房、私自调价,主要投诉对象为蘑菇租房、巴乐兔、蛋壳、自如等。(猎云网)
07
王海打假26年:“为了追回一只鸡,必须杀掉一头牛”?
3月11日,王海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他刚刚忙完手头的事。打假的工作没有淡旺季之分,王海说他一年到头都很忙。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型骗局层出不穷,不管是P2P、套路贷、储值消费还是网红、微商,都是消费者维权问题的高发地。同时,老套路也在升级,食品医药、保健品骗局、传销、电视购物、物业管理纠纷、商品房质量问题仍然频发。”王海说,“我们内部正在讨论建立一个直通消费者的投诉平台,在思考怎么降低、平衡成本,哪怕是几十块钱的金额,消费者也能通过这个平台维权。”
在去年11月肇起的同网红辛巴带货糖水燕窝的“对峙”事件之后,王海团队并没有闲下来:“最近正在关注的是翟山鹰的区块链BSC云盒。”在搜索引擎上查询可以发现,“区块链革命背后的巨大财富机会”是这个产品的注脚。
而说起“糖水燕窝”事件,在王海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维权案件之中似乎也算不上惊心动魄,“我们对事不对人”。职业特点使他时不时处于风口浪尖,不论是同辛巴还是罗永浩的“对峙”,在王海看来都属正常,“我们一贯遵循正当性、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原则行事,所以一直理直气壮。”(经济观察报)
08
年轻人,掏钱走进医美贷陷阱?
民国时期,西方先进的美容方式传入,爱美之风盛行。还有《人工美容术》这样的读物流行,封面上著着“妇女必携”。
不过,当时整容的价格并不便宜,只有少数人能负担,普通人大概只能拍个黄瓜。李太太取道日本,最后“新买的双眼皮花了500日元”。500日元什么概念?相当于那时城里人忙活大半年到一年的收入。
如今,拉个双眼皮早已不用去日本、韩国,国内各类医美项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颜值就是正义,容貌焦虑泛滥背后,医美行业迎来“大跃进”。价格的问题也有人帮忙解决——医美分期。
2018年严监管下倒掉了大批医美贷机构,如今医美分期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一名信贷行业从业人员向豹变表示:只要医美机构还在,医美贷就很难被取缔。
2020年年中,新氧、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入局医美分期并打响价格战,这一次,年轻人能守住钱包吗?(豹变)
09
京东稳了,但新的“魔咒”来了
从最新一季财报可见,京东交出了一份比较优秀的成绩单,但市场并不买账。3月12日,京东美股收于84.02美元,下跌6.65%。
3月11日,京东(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719亿,全年净增近1.1亿活跃用户,超过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2020年第四季度京东营业收入达2243亿元,同比增长31.4%;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为7458亿元,同比增长29.28%。这意味着京东的下沉策略奏效,用户和收入加速增长。
另外,京东2020年四季度归母净盈利243.3亿元,同比增长569.39%;2020年全年归母净盈利494.1亿元,同比增长305.49%。
为何京东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相背离?这主要是京东净利润其实靠的是股权投资而非“卖货”所得,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京东经营层面的盈利能力是趋弱的,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这背后的逻辑——京东正在牺牲短期的利润以换取更大的增长,去迎合资本市场对成长性的青睐。但京东资本市场表现远不及拼多多,所以京东物流是京东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大机会。(妙投)
10
在大城市买房的年轻人:除了靠父母,还能怎么凑首付?
年轻人还能依靠自己在一线城市买房吗?
这个问题放到今天,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
去年上半年,贝壳研究院对近40万个90后购房客户样本进行调研之后发现,90后购房群体中61.1%依靠父母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完全由父母购买及部分靠父母资助),比80后群体高出5.4个百分点。
而根据DT财经的数据,按照城市平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二手房均价来算,年轻人想要全款买一套80平、两室一厅的刚需房,在国内房价最高的深圳(近一个月二手房均价突破每平8万,而2020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878元),要不吃不喝做上115年的工,才能实现;在北京、厦门和上海,则分别需要71年、68年和65年。
不吃不喝当然不可能,实际情况是,根据尼尔森在2019年9月所做的年轻人负债调研,只有三分之一90后职场人每月存款能达到收入的四分之一及以上,95后职场人这一比例仅12%。按照这个标准,一个普通95后想买上一套普通深圳房就需要打工958.3333333年,按照77岁的中国平均寿命,大概还要再投胎11辈子就能全款买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的年轻人都是怎么入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的?除了依靠父母资助,还有没有其他的上车办法?这些不同的购房方式,需要年轻人付出怎样不同的代价?(塔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