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杭州市丁荷幼儿园
皮球筐是幼儿园里常见的物品,每次带孩子们出去玩球的时候,他们都无比的高兴,可是每次游戏结束后,把皮球放回球筐成为了小朋友们的一个难题。基于幼儿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鼓励孩子们通过对皮球筐这个问题的探索,动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发现皮球筐大变身的乐趣。跟着丁荷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探索皮球筐大变身吧!
“淘气”的小皮球
有一次晨间锻炼,孩子们拉出皮球筐的时候球从筐里滚了出来,孩子们想把球捡回去,却发现丢进去的球又从筐子边上滚了出来。
孩子们尝试了好几次才把皮球稳稳当当地放进筐子里。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一场关于“皮球筐大变身”的话题在班级里悄悄蔓延开来,每个孩子都在想着如何能把皮球放进筐里不掉出来。
皮球筐头脑风暴
“淘气”的小皮球为什么总是容易从筐子里滚出来呢?孩子们发现,原来是因为皮球筐四周的皮筋有弹性,当球撞到边上的时候,皮筋变形了就会出现一个洞,皮球就从里面滚了出来。那有什么办法能不让球滚出来呢?孩子们开动脑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他们开启了“皮球筐大变身”计划,拦着这些“淘气”的小皮球!孩子们分成了六组,积极地讨论了起来,并且画出了自己组的设计图。
每组幼儿一边讨论,一边在纸上画下变身皮球筐使用的材料和概念图,最后都把自己的设计向大家进行了介绍。
第一组:用绳子把筐子绑成网格的样子,然后用钉子固定住绳子。
第二组:把纸板围在皮球筐的四周,然后用双面胶粘住纸板。
第三组:使用胶水、绳子、钉子、锤子,把绳子竖起来固定在筐子上。
第四组:用绳子、粘土、订书机、固体胶、剪刀等,把绳子横过来固定在筐子左右两边。
第五组:把绳子拆掉,用纸板围住皮球筐的四周,使用胶水固定住,最后涂上好看的颜色进行装饰。
第六组:使用四块板把筐子围住,底下装上一块玻璃,涂上油漆,并且用钉子把它们固定住。
每个小组介绍完之后,大家针对各组的设计进行了投票。大家认真考虑了每组设计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美观性等问题,向自己觉得最好的一组投出了宝贵的一票!
投票结束后,大家最终选定了第四组和第五组的设计。为了能够让变身计划顺利进行,两组的孩子决定制定一份具体的方案,包括材料、人员分工、具体方法等。
可是,这些材料和工具从哪里来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孩子们拿着自己的材料准备图和筐子,在教室里收集了起来。
清点一下,在纸上把有了的材料打个勾。材料准备好了!
皮球筐变身记
变身初尝试
准备好我们的材料和工具了,孩子们兴奋地搓搓小手,要开始实践我们的变身计划咯!
第一组根据计划,选择了绳子作为主材料,在篮筐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线条,让线条变得更加细密,这样球就不会掉出来了。
第一次尝试用胶水粘贴绳子,可是稍微用力绳子就掉下来了。第二次增加了胶水的用量,但是结果还是一样,绳子支撑不了多久。俏俏说可以试试打结的方法,绳子打结比较牢固。组里的小伙伴跟着俏俏学会了打结的办法,活动又可以继续下去了。
第二组从袋子里拿出布,在筐子上比划了一下,选择适合筐子大小的布料。孩子们发现使用的粉色布有点大,就用剪刀裁剪了一下,然后用双面胶把布贴了上去。米罗觉得垂下的布拖到了地上不太好看,咔嚓咔嚓对着布的下方修剪了起来。
变身中进行
第一组的同学们开始在筐子的两边,围着球筐一人一边,拿着绳子从上到下打起了结。同学们调整了方案,将绳子竖着绑成网格之后进行十分顺利,在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四面的捆绑。
第二组由于布被剪短了,底封不住了,但孩子们没有急着包布,而是认真地开始了测量,按照尺寸裁剪了大小合适的布。大家想到了用扭扭棒来固定布,经过大家的努力,球筐完成了。
成果大展示
两个小组长向大家介绍了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小评委们围着两个皮球筐看了起来,他们根据牢固性、美观性认真地打着分。
回忆小结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从任务意识、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自我和对同伴的评价,总结了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
本次的皮球筐大变身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动手动脑,在小组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变身计划。本次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语言表达,思考和合作沟通的能力,还促进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十分有趣也富有意义的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