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河南卫视春晚虽已播出多日,但《唐宫夜宴》受到持续追捧。舞台上14位“唐宫小姐姐”在虚拟的场景中嬉戏打闹,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再现了“鬓云欲度香腮雪衣,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
为了更贴近历史,塑造出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形象,舞蹈演员们不仅穿了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还含着棉花。妆发也都高度还原了唐代女性的“画风”。
《唐宫夜宴》中“小姐姐”们的发型为改良版的惊鸿髻。惊鸿髻,又叫惊鹄髻,是将头发拢至头顶,分两股绾成鸟展翅欲飞的样子。这种发式流行于唐朝初期的宫廷女子之间,多展现女子的青春朝气。
在唐朝,发式是女子妆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唐代女子的发髻样式十分丰富、名目众多,多达一百多种,如惊鸿髻、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还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的不同。大唐的“Tony老师”们因其大胆的构思和高超的手艺堪称史上最炫造型师。
根据头发的梳绾方法,唐代女子的发式造型主要可以分为“髻”和“鬟”两种;髻是实心的,鬟是环形中空的。
妇女多梳髻,庄重典雅;少女多梳鬟,活泼可爱。当然,无论髻还是鬟,都有着丰富的式样。《妆台记》《中华古今注》等唐代史籍就记载了多种发式。
这里不得不提美妆史上赫赫有名“双鬟望仙髻”。
做这种发式要把头发从正中分开,将左右两股各自梳绾成细长的环,竖立在头顶两侧,营造出一种高挑的感觉,正所谓“拂黛随时广,挑鬟出意长”。
双鬟望仙髻造型夸张,多见于歌姬舞伎的身上。
唐代女性发式的总体特点是崇尚高和大。当然,这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
唐朝初年,女俑的发髻比较低平,形式也不是很多,半翻髻是唐朝初年最流行的一种发型,到玄宗年间高髻和双鬓抱面是当时的风尚,到了天宝年间堕马髻又成了主流,而唐朝的侍女更多地是选择双垂髻。到了晚唐时期,女俑的发髻则以堕马髻和闹扫妆为主。
唐朝女子喜欢梳“高髻”以凸显身高。所以在所有发式中高髻所占数量最多,有的发髻竟然能高出面部两倍以上。发量不够的还会用假发来凑,甚至还有用木头垫起来衬托发量的。
白居易曾说“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可见梳高髻确是唐代的时尚潮流。
高髻一直到晚唐时期仍颇为流行,诗僧寒山曾在诗文中记录了当时洛阳女性的高发髻——“共折路边花,各持插高髻”。意思是,她们一边摘花,一边把鲜花插在高耸的发髻上。
当时宫廷中的仕女还会在高发髻上装饰牡丹花朵、珠翠珍宝,起来雍容华贵。
梳子也是唐朝女子的发饰之一。
随着女性发髻趋于高耸,发式趋于百变,当时的“潮人们”开始在发髻正中或周围插上若干个小梳子作为装饰,这引起了大唐时尚界的变革。插梳成了那个时代最in的时尚。
随着唐朝审美的变迁,女子头上的插梳也逐渐增多。开始,她们仅在头发上插一梳,梳上雕刻着精细绝美的纹路,便足以提升气质。到了后来,插梳的数量逐渐增加,两把发梳为一对,相对插入发髻中。
到了晚唐,女子盛装时,还会有在头发里插三组发梳的情况。唐穆宗时,长安流行各种珍贵材质的簪、梳、步摇,插满一头,时尚达人还给这种妆扮起了一个傲娇的名字“百不知”。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就有“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的描写。王建在《宫词》里同样描述:“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
进入中晚唐后,女性的发式开始变得低垂松散。从宫廷到民间,发式风格趋于焱风散鬟,这也与社会发展的整体精神面貌相符合。
唐朝女子千姿百态、富有创意的发式展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唐朝兼容并蓄、开明自由的社会风气,给了女性一个可以尽情展现自我的环境。唐朝妇女的发式在传统的形式中汲取了新鲜的血液,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不断丰富、创新。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责编:吴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