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浐河上源库峪河西岸,东面向浐河川,西靠引镇原,北与桥头村接壤,南连引镇龚家村,辖马嘶坡(含原坡)、沈家村、王家圪塔、邹家圪塔、杨家湾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是鸣犊街道办最大的行政村。现有721户,3194人,耕地3200亩。主产小麦、玉米、油菜、水稻、鲜鱼、莲藕。是名副其实
的“鱼米之乡”。
祖辈生活、生产在库峪河西岸至少陵原下的狭长地带,村民多沿崖挖筑窑洞而居;此后住户纷纷迁移至公路旁,沿大路一字排开,5个自然村连绵十多里,酷似“十里长廊”。
马嘶坡村,为5个自然村中最南也是最大的自然村,位于鸣犊镇南5公里处,属第一至七村民小组。惠姓为多。该村因史书记载“(唐李世民)御猎距山二十里,东临河,西连丘坡间,马嘶即返”而得村名。清嘉庆《咸宁县志》已记为马嘶坡。新中国成立前,以居住环境分为南、北、中、西四社,又称“三社半”。
沈家村,位于鸣犊镇南3.5公里处,属第八、九村民小组,沈、崔、齐、陈为其四大姓,现有130多户,400多人。清初尚无此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沈家庙,并注‘前志无’。”民国年间始名沈家村,有沈家村新石器时期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80米,断土层暴露出大量陶片和灰坑。陶片大多为夹砂红陶,灰坑遗物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压印纹等。
王家圪塔村,位于鸣犊镇南3公里处,属第十、十一村民小组,120多户,450多人。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始记有此村,并注“前志无”。据现今仍保留完好的《王氏家谱世系串注》记载,清康熙年间(1671),王遇明从户县仙鹤村王家堡迁来。王家圪塔为祝家圪塔村南社,户系马嘶坡坊,至今已历十世,300余年历史。
邹家圪塔村,位于鸣犊镇南2.5公里处,属第十二、十三村民小组,邹、蒲、柴、顾为其四大姓,老住户。现有140多户,530多人。清初已有此村,清嘉庆《咸宁县志》名祝家圪塔。《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始记为“邹家圪塔”,在外跑生意做买卖的人较多,且有自家的字号,相对富足。
杨家湾,黎明村最北的自然村,地处鸣犊镇南2公里处,库峪河西岸,清水河从村边缓缓流过,与桥头村接壤。现有70多户,270多人。村中无杨姓,80%为侯姓,其余为李姓。清初已有此村,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杨家湾。《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同今名。
黎明村的寺庙及民间艺术远近闻名。寺庙有亮碑寺、自龙宫、沈家庙。
亮碑寺,位于马嘶坡村南头的崖上,原为瘟神庙,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扩建成一座占地五亩多的大庙宇,名曰“亮碑寺”。扩建后的亮碑寺,有古戏楼三间,铁狮一对,铁斗子旗杆一对,古钟一架;中间是生铁铸成的秦桧跪顶油锅像;两侧各有厢房三间,东边有禅房三间(道房);正殿共有七间,东是菩萨殿,西为太白殿,东侧是瘟神殿,西侧为送子娘娘殿,神像肃穆,壁画精细,雕梁画栋,钟鸣十里,在当时的西安城南很有名气,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1644年清兵入关后,寺内的铁狮子、铁旗杆被盗走,古戏楼、正殿及其他房屋悉数被焚毁。清康熙五十二年(1714),村中重建庙宇,改名“自龙宫”,并约定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为娘娘婆庙会。新中国成立初,自龙宫的神像被搬除,碑楼遭到拆毁;1958年原古钟与秦桧铁像,被炼了钢铁。1974年冬季,庙内的十多棵古柏、六间殿宇惨遭砍伐和拆毁,后被改作知青宿舍和醋坊。改革开放后,亮碑寺得以再建。院内广植竹林,松柏掩映,殿堂肃穆,香火连绵,引得城乡居士争相叩拜,恢复了昔日的景象和风采。
沈家庙,又叫“北极宫”,建在沈家村崖上。据说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山门前有两棵一搂粗的大柏树,院内置大铁钟一口,建有塔冢,分布和形状极像少林寺里的塔林。大殿雕梁画栋,蟠龙附凤,庙房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前,沈家村曾在庙内办过私塾;新中国成立后,神像被毁,成为黎明大队大队部的所在地,后又变成村办企业草袋厂厂址。
马嘶坡狮子会。马嘶坡龙狮舞起源于清咸丰朝以前,至少已有150年历史。起因是马嘶坡村重建自龙宫后,增设农历二月初六娘娘婆庙会,耍社火、唱大戏、舞狮子龙灯。该村舞龙狮从未间断,大约每隔五至十年举行一次(因为特别耗费人力、财力)。整个表演包括入场仪式——舞龙——舞鱼——龙鱼合
演——跑旱船——舞狮六个节目。每次龙狮表演前,关中的长安、蓝田、户县、临潼、咸阳各县观众以及陕南柞水、镇安的山民们,都要提前背上干粮,连续观看两晚方返。
马嘶坡狮子会的狮头、龙身制作精巧绝妙,很有特色,颇具民间手工技艺的元素和传承性。他们制作的龙,摆尾时不用手操作,靠装在内部的弹簧自由摆动,堪称陕西一绝。其制作工艺,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惠甘亭作为清末优等贡生,远赴美国密苏里安大学留学后,100多年来,黎明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就没有停滞过。5个自然村争相创办私塾,传道授业解惑蔚然成风。民国35年(1946)惠甘亭办起马嘶坡小学,20世纪50年代初改名为“鸣犊区第三完全小学”,60年代更名为“长安县马嘶坡小学”。1975年,马嘶坡小学从亮碑寺搬至沈家村,与其他7个队的小学合并,始称黎明小学,戴帽初级中学。1981年初中撤并至鸣犊初中,只留小学。
改革开放前,全村已有大学生30多人,中专生20多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类人才竞相涌现,其中不乏全国顶尖大学毕业生、美籍博士生。20多户人家的塬坡和邹家圪塔的柴家,因大中专学生扎堆出现,在当地传为佳话,至今还被用来激励后人。
100多年来,从村中走出的知名人士有:惠甘亭(1884—1965),长安留美第一人,1941年创办芷阳中学(后并入长安一中),1946年创办马嘶坡小学;惠介儒(1892—1930),原名惠子和,蒋介石的换帖兄弟。曾任国民革命军军参谋长,革命烈士;另有保卫延安的老红军、烈士蒲建魁;受到周总理接见的农业合作社先驱沈福申,扎根高原献终身的惠元安,田园诗人惠德普,北大才俊沈更新,美籍工程师王建等。
20世纪50年代马嘶坡成立初级社,后与其他四个自然村组成黎明社,1958年以马嘶坡村为中心,曾成立马嘶坡管区,辖塔山、段村、晓村、仁义堡等。改革开放前,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落后,村民多沿崖挖筑窑洞而居,虽然也产大米,但大多被用于到咸阳换粗粮解困。改革开放30年来,联产承包、多种经营,卓有成效,沈家村人大搞运输、邹家疙瘩人做生意,全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纷纷将住房移到公路旁,形成新的格局,硬化引鸣公路,安装自来水,安装路灯,建设健身广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
鸣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
清设鸣犊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
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
1951年,为鸣犊乡。
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
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
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