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这几天,良子的朋友圈被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两个建筑师霸屏了。Anne Lacaton和Jean-Philippe Vassal,两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法国人。他们的主营业务还是“住宅设计”,和以往的得奖者多少有点“差异” (差距)。
每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我不知道有多少从业者认识获奖者;但从朋友圈的刷屏看来,就像都是“老朋友”一般耳熟能详。
对于良子而言,这个奖是让这些大师和作品有机会进入我的眼帘,并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
这本来是一篇对“陌生人获奖刷屏”的吐槽文,但因为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良子发现普利兹克建筑奖还挺有故事的,所以变成了一篇“花边”轶闻。
02
Pritzker 家族
普利兹克奖
Pritzker Prizes
又名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由杰伊·普利兹克(Jay A. Pritzker)和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于1979年设立的建筑奖项。普利兹克奖是建筑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得奖者可获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奖章,这枚奖章是根据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而铸造的,他是芝加哥著名的建筑师和公认的摩天大厦之父。奖章的一面是奖项的名称,另一面则刻有三个词:“ 坚固、价值和愉悦",呼应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 坚固、实用和美观。
这里有个普利策新闻奖,大家注意区分下,避免闹笑话,都是XX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策奖
The Pulitze r Priz es
又名普利策新闻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于1917年设立的奖项,后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使普利策奖成为新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Jay A. Pritzker
普利兹克家族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当时的尼古拉斯·普利兹克(Jay A. Pritzker的爷爷)与父母从乌克兰基辅附近的贫民窟移民到了芝加哥。年仅10岁的尼古拉斯不谙英语,没有机会读书,但他自学成才,成为一名药剂师,随后又在大学的夜校获得了法律学位。1902年,他创办了P&P律师事务所,努力学习完成原始积累。
普利兹克家族各代成员 (如上图) ,第一行右二是杰伊 普利兹克(Jay A. Pritzker),右一是其子汤姆斯普利兹克,第二行左二是罗伯特·普利兹克,他当上了伊利诺伊州州长。
凯悦集团
在美国,富人们会利用基金会的形式传承财富和避税 (潘和张在美国买买买对外宣称的也是家族基金) ,而凯悦基金会就是普利兹克家族财富传承的工具之一。
普利兹克家族不仅控制着总资产80亿美元的凯悦酒店集团,旗下还拥有柏悦、君悦、凯悦等连锁酒店品牌,同时涉足游轮、集装箱租赁等行业。
1957年,杰伊·普利兹克在洛杉矶机场附近的一间酒店喝咖啡时,发现这家酒店居然没有空房。敏锐的嗅觉使他当即出资220万美元收购了这间酒店及其品牌,这笔交易在当天下午就完成了。
此后,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兄弟在美国西岸陆续兴建多间凯悦酒店,共同将公司发展成北美地区有名的酒店集团——凯悦酒店集团,并于1962年上市。
柏悦是凯悦旗下极致尊贵的精品型酒店。因为杰伊经常在芝加哥私人府邸招待艺术家和建筑师,人多了,活动多了,也就做成酒店了,取名“柏悦”,打造私人府邸的概念,这就是“家外之家” (Home away from home) 的出处。
所有的豪门都有恩怨,所有的豪门恩怨也都是一样的狗血,普利兹克家族当然也不例外。 (参考澳门赌王家的狗血剧)
03
普利兹克奖
学建筑的朋友,多少对这个奖有点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因为它离底层设计师实在太遥远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离中国建筑师都非常遥远。
从网络上,我们能查到: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 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具体的办法如下:
普利兹克建筑奖独立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委人数为五至九人, 普利兹克家族的成员和外界的观察家均不出席。 通常于每年最初几个月举行的委员会评审。 评委会的成员均是各自所在领域公认的专业人士,这些领域包括建筑、商业、教育、出版业和文化。
即使是这样,每年的获奖者也经常让我们这些观众“惊掉大牙”。
2018王澍作为普利兹克奖的评委,接受采访时提到:“普利兹克奖的评选标准一直是好的建筑。”
原来是比较精英主义的,获奖的都是著名建筑师、大师等等,现在整个世界建筑学发生了变化,更看重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对于商业性是有警惕的。
更多思考建筑和建筑师如何面对社会的变化,比如说财富的不平衡。……其实现代主义运动一开始就是反权威的,是以做低收入住宅为起点的,源头上就带有一种革新的气质。”
那什么是好的建筑? 其评判标准听起来“飘渺又神秘”,所以有两个问题不免涌 上良子的心头。
Q1.凯悦酒店的设计者,是否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
约翰·波特曼
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1924-2017)从来没能登上这个榜单,而它是亚特兰大凯悦酒店的设计者,并创新性的 在建筑的中心设置了一个“中庭”。所有的交通组织和功能布局都围绕着中庭展开,中庭成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或者说“共享空间”。
约翰·波特曼对于凯悦集团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可就是没能上榜。不知道是普利兹克家族避嫌呢还是言不由衷呢?
如果大师的“手艺”确实不入资本家的“眼”,那挑设计师的时候,为什么要找波特曼大师呢?
《》一文,能帮助你更多的了解落选者约翰·波特曼。
隈研吾
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著作有《负建筑》:让建筑消失。他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在国内还是有不少受众的。
北京望京凯悦酒店由其操刀设计,以现代东方美学艺术巧妙地勾勒出了一片“可呼吸的都市绿洲”。
但至今为止,隈研吾还未能上榜,当然隈大师还有时间。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1944年出生的法国建筑师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在自己50岁的时候成为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1994年的获奖者)。他是新一代法国文化传统的宣扬者,风格大胆,创造力丰富,能唤起观众的兴奋。
纽约柏悦酒店由其担纲设计,但那是2009年之后的事情。酒店开业于2014年,是全城第三大高楼。
丹下健三
国际建筑界公认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享有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1987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近半个世纪来,他设计的近二百个作品和方案遍及十多个国家;正值信息技术引起建筑思想的第二次革命时,是丹下健三提出了“城市轴”、“能够交流的立体建筑”等等新概念,给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活力,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
电影《迷失东京》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该片使得拍摄地“东京柏悦酒店”蜚声海外,就是丹下健三操刀设计的,不过时间是1994年。
约翰·波特曼和隈研吾两位大师虽然是操刀了”普利兹克家的凯悦酒店”,但至今没有获奖,前者已经离世,所以永远没有机会了。而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和丹下健三两位大师是先获奖后操刀,所以这从侧面也能证明点什么。
所以,普利兹克建筑奖并不是发给“关系户”的,可能还挺公正的吧!
Q2.王澍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这是何等的规格,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称之为无上的荣耀也不为过。从评委会和获奖者的现场发言,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点端倪。
王澍说:
“作为一个年轻的建筑师,我必须说,要感谢这个非比寻常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巨大的发展和史无前例的开放,才可能让我这样一个建筑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多的机会去进行艰难的建筑实验。”
评审委员会主席帕伦博说:
“王澍之所以能够得奖,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建筑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市场和建筑发展的实验场。基于良性和积极的市场需求,这种竞争正在催生一种全新的中国建筑风格,它既尊重传统和地方特点,又能满足当下的紧迫需求。”
普利兹克建筑奖颁给一个中国建筑师,而这个建筑师也不是中国主流建筑师的代表,他的建筑能代表中国的建筑形象吗?能代表中国的建筑精神吗?
可能这些问题,没人能准确的回答,也许根本找不到答案。那我用一个例子来横向比较下。
好莱坞当地时间2016年11月12日,成龙参加第八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颁奖礼,获颁终身成就奖。 成龙获奖时说的话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我用了56年的时间,拍了几百部电影,摔断了数不清的骨头,终于(获得了这个终生成就奖)。”
然而两年后,另一种声音却出来了:成龙的这个奥斯卡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是不是非常相似的情景,几乎一样的质疑之声?
拿得都是西方价值评价标准下的终生成就奖,而获奖者讲的都是中国的故事,身后是巨大的中国市场。(普利兹克奖是针对人,所以没有重复上榜的)
成龙没有获得过任何奥斯卡提名,而王澍也并非中国主流建筑师的代表。为什么可以获得终身成就奖呢?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西方的资本为了实现其全球化战略,在一个特定的时候,用颁奖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而成龙和王澍可能是当时最合适的代表。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普利兹克奖正越来越国际化,更关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比如91岁的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获得了2018年的普利兹克奖。他被成为印度的“建筑之父”,为印度设计了70多年的房子,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印度的地域文化,也可以看到印度的时代问题和社会变迁的痕迹。
普利兹克奖到底是个安慰奖,还是含金量十足?
获奖者到底是实至名归,还是西方资本收割的工具?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只能留给时间去验证了。
04
刷屏现象
普利兹克奖在颁奖前后一周呈现“刷屏”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我却很少参与,主要是我和这些“大师”都不太熟,也怕有朋友问起他们有什么作品,特点是什么,答不上来,该有多窘!
但是对于这种刷屏的现象,我试图去理解,主观揣测,可能有以下四种原因。
第一,建筑行业的从业者
不参与刷屏行动会有些与大众格格不入,显得“XX不正确",在地产公司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但我想这已经是21实际20年代了,不应该是一个标榜个性的时代吗?
第二,娱乐至上的舆论导向
使得任何的新闻都能成为”娱乐新闻“,再加上从众心理作祟,刷屏就再正常不过了。
第三,个人爱好
对建筑是真的热爱,再加上不同获奖者的特质与个人的”标签"一致,发发朋友圈就理直气壮了。就像良子是重度NBA爱好者,在联盟发生一些大事件的时候,也会发发朋友圈。
第四,蹭热度
良子这篇文章也有此嫌疑,多解释也无益。
05
结束语
王澍曾经说过:“我是选择站在人民一边的建筑师”,那什么是人民的建筑师呢?
有人问吴良镛先生:“您对那些奇异的带有实验性质的建筑有什么看法?”
吴先生回答:“与这些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老百姓的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才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还告诫学生:“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最后附上历届获奖者
年份
届次
获奖者
国籍
1979
1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980
2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
1981
3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
1982
4
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
1983
5
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
1984
6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
1985
7
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1986
8
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
1987
9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
1988
10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
1989
11
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
1990
12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
1991
13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92
14
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
1993
15
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4
16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
1995
17
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
1996
18
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
1997
19
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
1998
20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
1999
21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英国
2000
22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
2001
23
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
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2002
24
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2003
25
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
26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
27
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
28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
2007
29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
30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
31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瑞士
2010
32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
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2011
33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2012
34
王澍Wang Shu
中国
2013
35
伊东丰雄Toyo Ito
日本
2014
36
坂茂Shigeru Ban
日本
2015
37
弗雷·奥托Frei Otto
德国
2016
38
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
智利
2017
39
拉斐尔·阿兰达Rafael Aranda
西班牙
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
拉蒙·比拉尔塔Ramon Vilalta
2018
40
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
印度
2019
41
矶崎新Arata Isozaki
日本
2020
42
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
爱尔兰
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
2021
43
安妮·拉卡顿Anne Lacaton
法国
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 Vassal
参考资料: [1-4]
国家
获奖人数
美国、日本
8人
英国、法国、西班牙
4人
瑞士
3人
德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
2人
中国、澳大利亚、挪威、丹麦、荷兰、墨西哥、奥地利、智利、印度
1人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