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水体改善,一只黑天鹅在湖面游弋。 王昌辉 摄
春暖花开时节,鱼翔浅底、水草摇曳、清澈透明,一群群水鸟在湖面上嬉戏……醉人的惠州西湖美景吸引很多游客和市民流连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还飞来了一只黑天鹅,在湖面上驻留了两个月。
谁能想到,上世纪70年代起,惠州西湖水质曾因富营养化状态逐渐变高,生态系统趋于严重退化,每年一到春夏季节,便产生水华,湖水混浊,水色黄绿,大大影响西湖景观。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笔者走进惠州西湖,揭开“纯中医疗法”为湖区再造一个自净型生态系统的奥秘。
●撰文:卢慧
再造生态系统破解水体修复难题
惠州西湖是广东省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永久性淡水湖泊之一,由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大小不等的五个子湖组成,水域面积达1.467平方公里。
惠州市环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西湖原来有横槎水、水帘水、新村水三大水源,此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三大水源要么断流要么绕道。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湖水域主要靠集雨,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工业、医院、学校和住宅排放废水,水质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对于西湖水质生态修复,惠州环保人其实经历了漫长而审慎的实验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惠州开始有计划地整治西湖,改造湖区景观,截污、清淤、引清三管齐下改善西湖水质,但由于水体生态环境已遭破坏,难以自我恢复。
2004年,在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湖泊研究所、暨南大学等国内多位湖泊生态环保专家和技术人员讨论后,惠州市环科所与合作单位开始将生态修复的概念引入西湖治理,在加强环湖治理、增大清水补给的基础上,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种植水生高等植物,结合鱼类、底栖动物调控,逐步恢复西湖的生态系统。技术人员首先选取元妙观前、西湖宾馆旁一块水面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西湖北平湖湖体为示范区,采取“纯中医疗法”进行生态修复。
2007年5月,惠州又启动了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南南湖生态修复中试工程,在一年内完成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底栖动物放养、岸带改造工程、沉水植物工程以及调整维护等。
2015年12月,启动了南丰湖生态修复工程。水面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平均水深约2米。
从2004年至今,惠州西湖已经完成三处湖区生态修复,修复湖区面积28万平方米。湖区主要实施了外源污染源控制、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底栖动物放养、岸带改造、水生植物种植以及生态系统调整和维护等修复工程。清淤、种水草、放鱼虾和螺类……这种被业界誉为“纯中医疗法”的修复方法,成功给湖区再造了一个自净型的生态系统。
修复治理已取得30多项专利技术
数据显示,西湖水体透明度由修复前的小于35厘米提高至100厘米以上,湖水清澈见底,多种污染物指标均显著下降。环境监测单位不定期对生态修复湖区水质进行例行监测,水质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水标准,水体达到了3.6米清澈见底的良好效果。“这些指标在全国城市水体治理中也实属罕见。”惠州市环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三个湖区进行的生态修复和水质自净试验,均取得显著效果,形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良性水生生态系统,常年清澈见底,水草茂盛,湖区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水清、草茂、鱼游”充满生机的水生生态系统,让更多市民勾起了“草长鱼美的乡愁”,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对西湖生态修复治理和维护实践中,公司已取得了30多项专利技术。”惠州西湖修复工程的技术实施方——广东千秋伟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齐东升介绍,公司在对湖水日常监测管理、青苔控制、福寿螺控制、应急污染控制、自动水草收割技术、自动湖面垃圾清理船等各项技术均有突破性的研发成果,总结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经验,确保了水质长达十几年的稳定达标。
“在试验期间,发生过多次暴雨成灾地面污水直接冲入湖的情况,但试验区都能在一周内通过自净功能进行修复,水质很快恢复到清澈见底,说明生态系统比较稳定,能进行自我修复。”齐东升说,即使是2014年经历惠州市几十年一遇的暴雨天气,西湖经过一次次的城市泄洪冲击,生态修复湖区也在一周之内就恢复清澈。
特别是去年12月,惠州西湖的湖面上还飞来了一只黑天鹅,驻留了两个月。“黑天鹅的到来让人惊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工作人员介绍,自惠州西湖水变清之后,不少市民、游客都会点赞水质变化,说给自己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探索在不截污条件下修复水体
众所周知,截污是治污的前提。在不能彻底截污的情况下,如何修复湖泊、净化水体呢?
这些天,有工人和技术人员驾着竹排,在尚末排干见底的惠州西湖北南湖湖面上进行插种水生植物作业。据介绍,这是西湖水体修复技术单位正在开展沉水植物耐污、耐冲击及泄洪排涝对水生态系统影响评估试验,旨在探索不能截污的条件下修复湖泊、净化水体。
“北南湖的油罂口排污泄洪口,是西湖水质改善的大难题。”齐东升介绍,因为历史原因,惠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油罂口正处在排污管的瓶颈位置,每到雨季,必须通过这里泄洪,以避免内涝,雨水和着污水直排入湖。
如何破局?负责实施西湖水体修复工程的惠州西湖生态修复研究所、广东千秋伟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提出,首先,在北南湖部分区域开展沉水植物耐污、耐泄洪冲击试验,提高湖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同时连通西湖全湖和红花湖,暴雨过后再引清排污,置换湖水。通过水生态系统的净化迅速恢复清澈见底,达到长制久清的目的。
目前,相关试验正在进行,包括分块分区带水作业种植5—6种沉水植物,用溶藻型微生物和净水型微生物调节水体透明度。不仅要试验多种水草降低污染负荷能力,还要论证水草受到污水冲击后的成活率及耐受力,全面总结城市湖泊在老旧城区无法做到彻底截污和雨污混流情况下如何提高和维持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