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海南省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国内上市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适用人群为18周岁以上。为提高群体免疫效果,从3月份中下旬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进18岁以上人群“应种尽种”,包括60岁以上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症的老年人群。18岁以下人群将根据国家部署安排适时开展接种。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22日,全省已累计接种疫苗202万剂次,已有50.6万人完成了两剂次的全程接种。
会议指出,为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和交流,我省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推进适龄人群“应种尽种”。会上,省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到辖区新冠预防接种门诊尽快接种新冠疫苗,而且一定要确保完成两针剂的全程接种,才能得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据介绍,2021年3月22日0:00-24:00,海南省新增确诊病例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我省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171例,从2020年2月20日起我省已397天未报告本地确诊病例。
2021年2月22日起,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部动态清零,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并持续向好。但是,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海南是一个岛屿省份,作为国内唯一的自由贸易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在海南相继举办,短期内面临境外人员剧增、感染风险增加的压力。接种新冠疫苗是助力新冠疫情防控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当前我国提高群体免疫力最重要的措施。当人群接种率达到80%以上时,将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区域性传播,尤其是可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接种新冠疫苗,不仅可保护个体,而且在更多人群接种了疫苗后,还可从群体层面减少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安排,按照“城乡分开、口岸优先;保证重点、应接尽接”的工作原则,我省于2020年12月28日先后部署开展了两轮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前期重点对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民航空勤、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生鲜市场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因公因私出国人员开展了接种服务工作。前期摸底紧急接种重点人群约38万人,实际累计接种39.1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第二阶段我省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和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疫情防控,计划3月份完成110万人的接种,目前已接种114.5万针次。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22日,全省已累计接种疫苗202万剂次,已有50.6万人完成了两剂次的全程接种。
从我省目前疫苗接种情况来看,疫苗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我省新冠疫苗接种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大部分为一般轻症反应、偶合反应,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十问十答
问题一、目前还有很多人群处于观望的状态,请问怎样提高群众的接种意愿?
省卫健委副主任曾昭长: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所以提倡重点场所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可以使群众放心安心。目前我省准备推行正向的激励措施,鼓励重点行业重点单位提高接种率。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推开以后,重点单位比如餐饮、住宿、商超、营业窗口、各类门店等单位,将要求每月动态公示该单位的疫苗接种率;重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比如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快递物流从业人员等,上岗前要主动出示本人疫苗接种证明。为了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所有重大活动保障人员和服务人员也要求持疫苗接种证明才能上岗。
问题二、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将于四月份举行,请问参会嘉宾、工作人员和记者需要打新冠疫苗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省卫健委副主任曾昭长:根据《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论坛服务保障人员(含会务保障人员、服务员、志愿者、媒体工作者等)要求会前必须要完成2针剂的新冠疫苗接种,未接种疫苗人员不建议参与论坛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省内参会人员也要求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省外参会人员则建议会前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
除了疫苗接种的要求外,参与论坛服务保障人员还要求持72小时内有效的核酸检测证明。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在会前要实施为期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减少外出与聚集,省内人员非必要不离琼。
问题三、疫苗接种如何预约?
省疾控中心专家金玉明:全面推开疫苗接种工作以后,我省将不断优化流程,规范有序提供接种服务。本次疫苗接种采用行业单位计划安排与面向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相关行业、集体单位人员可通过单位统一安排预约接种,其他人员可按照接种门诊公示的预约方式自行进行预约接种,预约成功后携带身份证按时前往预约门诊接种。各接种单位将按照规范,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资质且经过培训合格的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加强健康问询,严格把握禁忌症,规范实施接种服务,保障接种安全。
各市县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具体地址和预约电话,市民可以到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查询。
问题四、本次使用的是哪种新冠疫苗?如何接种?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何滨:目前我省使用的是国产全病毒灭活疫苗,通过一定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制备手段,相对于其它疫苗研制技术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要打2针,两针间隔14-28天。如特殊原因过了28天还没打上,一定尽快完成第二针,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全程免疫保护效果。
问题五、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省疾控中心专家金玉明:非常有必要!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对新冠病毒都易感。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目前,疫苗说明书所适用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
问题六、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省疾控中心专家金玉明: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
目前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超过7400万剂次,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问题七、网上说新冠疫苗只保护半年?接种新冠疫苗后能保护多久?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何滨:目前网上流传新冠疫苗有效期只有半年,是错误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谈到抗体维持半年,是因为当时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人群时间刚到半年,检测数据显示抗体有保护效果。后续能够维持多长时间没有数据支持,目前国家没有发布相关数据,随着研究进展,后期国家会公布相关数据。
问题八、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何滨: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有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有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未控制的癫痫、脑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适宜接种;有严重慢性疾病的,过敏体质,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的,免疫功能受损(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的人群慎用;怀孕的、哺乳期女性、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时要暂缓接种。
接种时,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你的健康情况,医生会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问题九、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医疗专家刘笑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注射部位疼痛、发热、皮疹等,有的表现乏力、头晕、恶心。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有急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发生在1周之内尤其是3天之内。发生在第1天的一般占71.6%。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现场工作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回家后如出现不良反应比如高热等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问题十、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放松个人防护措施吗?
省疾控中心专家金玉明:接种疫苗后虽然可以产生免疫力,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保护作用不可能100%,部分人接种后有可能不产生足够抗体,仍然会有感染风险,特别是在还没有建立起社会防疫屏障的情况下。所以,即使打完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