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武陟→实“陟”名归!

0
分享至

来源:焦作日报

武陟:实“陟”名归

3月23日《焦作日报》01版

3月23日《焦作晚报》03版

核心提示

这里是中国唯一被称作“黄河文化之乡”的地方,是唯一连续四届获得中华慈善奖的县级城市。她创新实施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被国务院通报表扬,探索建立的“五创三治”乡村治理机制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致力推行的“众筹养老”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让我们走进武陟,感受荣光。

一部武陟发展史,半部黄河变迁图。

要说起对母亲河的复杂感情,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武陟人最有发言权。因为黄河至武陟,使得万流归宗;至武陟,方成水悬于天;至武陟,方筑千里长堤。武陟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腰”,防汛任务极重,尧禹治水、汤王筑堤、邢人作丘,修御坝御堤、敕建供奉历代治河功臣的嘉应观等丰富的历史遗存、故事传说、风俗习惯,使得武陟成为研究黄河文化无可替代的汇集之地、滋养之地、记忆之地、传承之地。因此,中国民协命名武陟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并在武陟建立“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现在,武陟也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而备受关注。

兴水治河

由“害”变“利”,致力将“母亲河”打造成“幸福河”

69岁的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村民赵瑞堂自小喝着黄河水长大,对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和居住的御坝村有些研究。

赵瑞堂说,又爱又恨、又敬又怕是他和前辈们对黄河的真实评价。

“那都是以前的印象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胜利渠建成通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大堤也通过淤背加固了百十米,使黄河由‘害’变‘利’。俺村也从堤坡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村,滩区的水、电、路配套齐全,粮食也稳产高产了。尤其这几年,小浪底北岸灌渠从俺村北边通过,王园公路从村南滩区穿过,现在啊,俺村正在打造水景观,建公园和油茶小镇、教育科研基地,要不了两三年,御坝村就会成为一个有历史、有现代气息的大景区了,即使乾隆皇帝再来看也会惊讶的!”赵瑞堂说。

御坝村只是武陟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陟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黄河治理与保护提出的“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殷切期望,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根据市委提出的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样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标杆、黄河文化传承新典范、郑焦一体化发展新高地”目标,围绕“一体两翼、双跨融合”发展格局,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实践”。

扎实开展“四水同治”,开工建设白马泉生态水系、共产主义渠生态湿地,整治黄沁河“四乱”问题220余处;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实施了2866.7公顷国储林项目。

高规格举办黄河论坛、黄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地标理论研讨会等系列活动,高标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实施总投资425亿元的重点项目152个,黄河滩区王园线生态文化廊道、嘉应观治黄兴水生态文化园、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淤堤连台、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大运河水济渠渠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一条沿黄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带正在规划建设,“母亲河”变成“幸福河”指日可待。

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四五”期间,武陟将加强黄河文化系统保护,实施怀县古城、商城遗址等黄河文化地标工程,建设永济渠渠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建设嘉应观黄河治水博物馆暨研学教育基地,打造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承核心示范区,叫响“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品牌。要培育壮大文旅产业,以白鹿仓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嘉应观治黄兴水生态文化园等项目为支撑,以万花、御坝等村庄为重点,建设黄河精品文化旅游带,打造黄河文化和大河风光文旅名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产城融合

以“产”兴“城”,经济发展由“单平台”到“双平台”

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项目。作为一个内陆县城,如何建设好城市、经营好城市、发展好产业,是一个大课题。

武陟的决策者没有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他们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打造好产业集聚区发展平台的基础上,2016年,开河南省先河,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模式,破解县域发展的资金、人才、项目等瓶颈制约,与华夏幸福基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武陟产业新城。

围绕“中原智造、北岸水乡”的功能定位,武陟产业新城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底板打造、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实现了快速突破,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产业落地的“武陟速度”。

4年多来,产业新城范围内已累计完成各类投资约60亿元,建成重大公基建项目25个,累计完工及在建道路超过25公里,城市绿化面积约52万平方米,人工水系面积8万平方米,建成了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景观体系。引进总投资217亿元的产业项目74个,开工建设43个,集聚本科以上各类专业人才217人,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助力武陟县取得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综合排名第十二位的好成绩,成为华夏幸福全国三个标杆项目之一。

同时,武陟抢抓郑州都市圈、郑焦一体化战略机遇,自觉当好桥头堡、先行区,主动融入战略格局,在为投资者提供“省会区位、县域成本、城市配套”的基础上,率先实行豫A牌照小型客车高速免费政策,月均12万辆次享受补贴,承接郑州产业转移250余家,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双城生活”。武陟已从偏安一隅的县城,成为资本、产业、人才竞相关注的热土。

“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郑洛‘双圈’联动、郑焦一体化、‘两山两拳’等省级战略叠加武陟,武陟又从郑州大都市区7个新兴增长中心之一,上升为郑州都市圈3个特别合作区之一,并进入河南省‘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战略部署,充分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产业新城两大平台,努力将武陟建设成‘两城三县一枢纽’,即郑州都市圈新兴增长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郑州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强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交通干线物流枢纽。”武陟县委副书记、县长申琳说。

政通人和

争“星”摘“帽”,城乡居民成“幸福城”里“幸福人”

谢旗营镇陈小段村38岁的脱贫户陈志然永远也不会忘记,是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武陟县探索实行的“两定制兜底线”措施及“一对一”医疗服务,帮他减免了做双侧股骨头坏死手术的大部分医疗费用,使他早日恢复健康,做起了小生意,改善了家庭状况。

木栾街道前牛村44岁的小儿麻痹症患者李小六,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和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县里实施的“慈善+扶贫”“星级评定”“五养八延伸”等扶贫举措激励下,走出阴影,学习刺绣,成功卖出了多幅作品,实现了自食其力,坚定了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

在武陟,贫困户脱了贫,贫困村也脱了贫。该县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乡级“三变”改革,在全市首家实施村级“三变”改革,347个行政村全部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开展“三清”工作,消灭了集体收入“空白村”。探索建立“五创三治”乡村治理机制,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村三级医养服务体系,慈善幸福院达170家,入住老人3800余人,惠及群众3.2万余人。国务院通报表扬焦作市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在这里发端,“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众筹养老”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生活在农村的群众有满满的幸福感,生活在城里的居民获得感也很强。5年来,该县总投资185.74亿元的百城提质工程加速推进,城区主要道路基本翻新一遍,在全市首家实现集中供暖、首家新建投用南水北调水厂、首家运营城市公交。环绕中心城区建设的龙泉湖公园、仰韶文化公园、覃怀公园、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5座公园面积都在30公顷以上,投资11亿元、全长9.2公里的城市生态水系即将全线贯通,“一河引领、两湖呼应、多园共济”的水美武陟正呼之欲出。

来自刚刚结束的武陟两会的消息,5年来,该县着力办好就业、就学、就医、养老“四大民生”,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38亿元改善民生福祉,仅2020年就投入32.3亿元,实施民生项目66个,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8%,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爱军 王静锋 吕正军 董柏生 报道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焦作日报
焦作日报
焦作最权威的政经信息发布平台
17490文章数 97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