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船七钻’方案的实施效果特别好,为开年冲刺立下‘头功’,牛年还要继续牛下去!”三航局湖北黄石砂石集并中心黄颡口港区项目总工沈永兴信心满满地说。
黄颡口港区项目是湖北省实施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支撑,也是黄石市坚持“港城联动、以港兴市”,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重大举措。项目规划有火山、菖湖两个作业区,计划建设12个5000吨级泊位,其中三航局负责的火山码头作业区规划建设6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我们建设的区域属于岩溶区,溶洞分布的问题无法回避,只能在桩基施工前对沉桩位置进行钻孔取样,判断桩基底部是否有溶洞。”工程部长赵灵远介绍。
确实,要保证桩基的承载力和安全质量,逐个钻孔取样是最保险的办法。按照施工计划,钻孔取样自2020年10月中旬开始进行工作,必须抢在2021年春节前结束,因为这段时间是河流枯水期,相对较低的水位有利于施工,同时能够为今年6月完成钢管桩施工留下充足时间。
但在当时,现有条件无法满足实际工况,给项目团队带来了不小难题。项目原方案是采用2艘货船,每艘船配1台超前钻用于取样,不过由于取样地点在江底18米处,且需要在同一个沉桩孔位反复多次钻取,每天只能对两个位置取样,但钢管桩的数量高达535根,照这个效率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全不可能。“能不能增加船机设备?”有人提议依据现有条件再增加8艘船,将效率提高至原来的5倍,以此来保障工期。但经过测算,高昂的船舶租赁成本,再加上其它配套设备的费用,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决。
这时,赵灵远灵机一动:“既然成本不允许租这么多船,那我们就找一条大船,把钻机集中到一起。”顺着新思路,项目团队迅速展开讨论验证,在不延误工期的前提下每天需要完成7个取样任务,依据预设桩位最大8米的间距,要保证船体两侧有足够的空间作为施工区和样本存放区。最终,项目团队找到了1艘总长75米、重934吨的平板驳作为“母船”,技术人员按照预先设置的钢管桩桩位和间距,设置好每台超前钻在船上的位置,经过紧张的调试、检验后,配有7台钻机的“取样船”正式亮相,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然而,新问题很快又出现了。原来,钻机取样前,技术人员需要下放定位钢护筒实施定位,但是由于水流湍急,使得护筒下放后频繁晃动,导致钻杆在钻进时出现断裂,他们不得不频繁对损坏的钻杆进行维修、更换,增大了取样的工作量。“现在最要紧的是解决定位护筒晃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咱们能不能想办法分流一下水的冲击力?”“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试着在定位护筒外再套一个钢护筒,形成‘缓冲带’。”经过大家热烈讨论后,项目决定将一个长14米,直径比定位护筒大20厘米的钢护筒焊接到钻机架上,随着钻杆一同下水,在定位护筒外围形成“钢墙”,抵挡水的冲击力,减小晃动,钻杆再未出现断裂,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在大家的努力下,桩位钻孔取样任务工期提前10天完成,圆满完成任务。如今新春刚过,起步就是冲刺,项目团队再次吹响了集结号,向着下一节点发起新一轮冲锋。
三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