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7年起,戴宗骞率绥巩军、张文宣率护军陆续进驻威海卫,按炮台工程师汉纳根的设计,开始基地防务建设,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先后建设完工永久性海、陆防炮台14座。先后配设德国克虏伯、英国阿姆斯特朗、中国江南制造局所制造120毫米至280毫米各口径台炮共计51尊以上。
光绪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1894.5.29)李鸿章奏:大连湾、威海卫两处新造台垒……现购到后门长炮,均已扼要分配齐备……道员戴宗骞于威海卫南北岸原设六炮台外,又于柏顶、九峰顶、杨峰岭、谢家所四处,添建新式陆路炮台各一座……总兵张文宣于刘公岛南嘴添筑炮台一座……这是谢家所陆路炮台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李鸿章的奏折上。
谢家所就是今天的经区百尺所村。百尺所村相传建于金、元时期,旧称百尺崖。明代倭患,在此设立百尺崖备御千户所,其设立时间有洪武三十一年、成化中期两种说法。建砖石所城,城高2丈,南北长90丈,东西宽120丈,设南北两门,并建六墩三堡。康熙四十一年裁所为村,因村民多以谢姓为主,故称谢家所村。1945年,改村名为百尺所村。
本着先海后陆的原则,谢家所陆路炮台开建于1891年5月后,由威海湾南岸所驻巩军修建。与威海卫基地其它海陆防炮台一样,以''石岛红''花岗岩为主材,配以进口水泥砌筑,穹堡式建筑,内设药库兵舍通道,为当时最新式的炮台设计。
炮台配设德国克虏伯新式35倍径长台炮,关于台炮的配设数量和口径记载各有不同,有150毫米一门,120毫米两门之说;还有150毫米四门之说。新式克虏伯35倍径台炮采用仿英“瓦瓦苏尔”式炮架,其结构性能与克式早期型速射炮相近,与旧式转轮架式台炮相比,射速已大大提高。
谢家所炮台建在所村东北方的一处台地之上,炮台北部边界距所村中心直线距离约500米,是所村周边三座炮台(赵北嘴、谢家所、杨峰岭)之中距村最近的一座,村中上了岁数的老人称该炮台为“小炮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老人也并不知道“小炮台”上到底配设过什么炮,数量有多少,记忆中只是在炮台和村子周围可以挖到一些不大的“机关炮弹”而已。
该炮台仅在甲午战时留下了一张日军占领时的照片,这也是该炮台迄今为止看到的唯一一张照片,照片拍摄点位于炮台南侧某炮位,向北拍摄,可见三座克式台炮炮位和较远处的探照灯台,照片内可见的三座克式台炮成为谢家所炮台装备三门炮的一个重要依据。战后,日军将台炮掠走,炮台建筑毁弃,原址荒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谢家所炮台原址上陆续开建了新的村民民房,谢家所炮台彻底消失。
由于炮台原址已经消失,曾有甲午爱好者坚持认为谢家所炮台另有它处,并不在这一片民房之下。其实,有关甲午旧战场的各种地图早就已经清楚的标明了该炮台的位置,不容质疑。2010年春,第一次赴村中考查,老村民就明确的指出了该炮台的位置。
如上照片,这片民房基本位于炮台原址北侧,照片左侧为东,右侧为西,东高西低,即使平整地基建房,仍如当年炮台地形所势。
通过日本明治时代的海图、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卫星照片、现代的谷歌地球卫星照片对比,谢家所炮台的位置一目了然。尤其是70年代的美国卫星照片,当时炮台原址还未建民房,可以较为清楚的分辨出炮台轮廓,其面积大小与杨峰岭炮台相近。
通过上世纪70年代与现代卫星照片对比,发现在民房最北侧还留有一角原谢家所炮台的北侧台基,这也是谢家所炮台原址地面以上仅有的一点遗迹了。
从老人们记事起,炮台就已经是一片废墟了,炮台里的大炮根本就从没见到过,更不知当年装备过什么炮,有多少门。以老人们的岁数当然是不可能看到过大炮的,战后,日军就将炮械拆走了,只有老人们的爷爷辈先祖或许才能见证这一历史。
清末以来,三座炮台建筑的“石岛红”石材有一些被村民运回村中用以维修或加固自家民房。虽然所村守着三座炮台原址,按理说,有大量的“石岛红”石材可供使用,但村中并未有哪座房子是整体全用“石岛红”石材所建,哪怕是一面完整的屋墙都没有。
大块的“石岛红”石材因其材质坚实,与其它青石混用,可以坚固民房基角之处。也因其形制方整,可做屋前石墩,这样的零散石料在所村中并不鲜见。还如,将赵北嘴炮台炮位上的“水泥板子”揭下拉回,可做猪圈盖子,等等……
只是这些“石岛红”已经分不清哪块是来源于哪座炮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