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4篇文章
阅海,这个“银川市湿地面积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湖泊”,被誉为“银川之肾”“城市绿肺”。
银川人一说到阅海,总有一种自豪感。
毕竟,在西北地区有这么一个占地几千亩的大湖泊,而且还在城市中心地带,谁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之余,又羡慕不已。
猛将兄注意到,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网日前发出招标银川市典农河水生态修复项目(阅海水生态修复工程)勘测设计招标公告,其中提到“银川市典农河水生态修复项目(阅海水生态修复工程)”投资概算为1亿元人民币,项目概况为航道清淤疏浚、湿地植被恢复、环湖生态修复等。
这也预示着,对于环境整治的重视,这个曾经芦苇浩荡,水鸟嬉戏的湖泊,没准会迎来新生。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阅海不是挺美的么?水波荡漾,城市美景,这又有什么可修复的?
这就要从阅海的前世今生说起了。
阅海其实就是大西湖,隶属于国营西湖农场的一块湖泊湿地和鱼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90年代,西湖农场在自然湖泊放养捕捞鱼虾,将部分低洼农田和湿地开挖围成鱼塘进行人工饲养。
可以说,当时的银川人吃鱼恐怕有不少都来自于此。
除此之外,这里还出售芦苇和进行水稻种植,这也成了西湖农场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西湖到阅海,这源于时任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关切。
陈建国当时刚到宁夏,感慨“没想到,银川近郊还有这么美丽漂亮的地方”。他表示,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大小西湖建成银川近郊的旅游胜地。而且,他还亲自建议西湖名称太多,建议改为“阅海”。
2004年6月18日,“宁夏阅海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竣工暨通航典礼”在阅海西码头隆重举行,这也宣布阅海湿地公园正式亮相,阅海二字从此刻入银川。
不过阅海出现之后,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有专业期刊就曾撰文称,生态水位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取舍,最终导致了阅海湖泊湿地的滩涂、沼泽和岛屿迅速消失。
而其伴生芦苇、蒲草也消失不见,一些芦苇沼泽为满足旅游开展,其内开挖水道建设芦苇迷径,导致芦苇大量消减、芦苇丛化死亡,大水面荒漠化不断扩大。
这篇名为《浅谈宁夏银川阅海湿地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两个阶段问题》的文章指出,芦苇的消减,湖泊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下降,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加重,四类水体长期维持,部分有机、无机物指标继续超标,湿地水上旅游迈步不前。
有意思的是,阅海是因为人为出现的,而在2017年沈阳路阅海湖隧道开挖之后,截断水系后出现的生态水位,导致大量滩涂出现,鸟儿又回来了。
如何在景观水和生态水之间取舍,这恐怕会一直成为一个难题。
有专家就提出,“ 是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出发;还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目的,银川湖泊湿地保护面临第二次选择。”
要知道,银川可是有着国际湿地城市的美誉,如何保护湿地,在人与自然之间,至少我们应该有所行动。
或许这也是银川市此次投资1亿元,准备对阅海水生态进行修复的缘由吧。
人进则鸟退,水深则湿地植被消失。
在其中如何更好的把握一个度,这正是接下来阅海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了!
■参考文章:
口述宁夏:《银川阅海的前世今生》 作者 刘虎山
宁夏林业:《浅谈宁夏银川阅海湿地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两个阶段问题》 作者 李志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