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鸟分类学属雀形目伯劳科鸟类,伯劳科共有72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境内分布有11种。
栗背伯劳
伯劳科鸟类除了不同种羽色存在差异外,大多外形相近。喙粗壮而侧扁,尖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趾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自嘴基过眼至耳羽区有一宽的过眼纹。
伯劳鸟被称为“雀中猛禽”其属名Lanius的拉丁文原意为“屠夫”。虽然它们以猎捕其他动物维生,但它们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猛禽。它们腿部肌肉不发达,爪子力量较弱,没法像猛禽一下用腿和爪子处理猎物。
伯劳鸟以昆虫、蛙、蜥蜴、鼠类及小鸟等小动物为食;大多栖息在视野较为开放的地区,停息在突出的树梢、电线杆等高处;发现猎物后它们会主动出击来猎捕地面或空中的猎物。
捕猎成功后它们会用脚抓起猎物插在尖锐的如荆棘或铁丝网等物体上,方便之后用钩形的嘴剖开猎物,因此它们“屠夫”的名称也越发响亮。
伯劳的繁殖期为每年5-7月,一次产卵4—7枚。鸟巢选址总是在藤刺灌丛和有高大带刺植物附近筑巢,周边的棘刺除了能保护孩子不易受到攻击外。杯状的巢不是很大,但却足以让自己的子女能够躲避风雨。巢材为细树枝、枯叶、松针,还有一些松软的小草茎等。孵化由雌鸟负责大概14—15天,雏鸟生长发育很快育雏期只需半个月。
很多鸟类都拥有嗉囊,主要用于食物的运输、贮存和消化。当鸟儿的胃部充满食物时,吞咽的食物可以储存在嗉囊中,使得鸟儿一次性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很多鸟儿,比如鹈鹕从外出捕食带回的食物就储存在嗉囊中,然后带回家喂雏鸟。然而,伯劳没有嗉囊,不能在体内储存食物,就意味着其食物消化很快,更容易饿,需要不停的寻找食物,而且喂养雏鸟也更困难。当然,聪明的伯劳对于处理食物的问题自然是有办法的。
巢穴周围的这些植物尖刺,除了可以帮助它们撕碎猎物外,还可以帮助它们把剩下的食物储存起来。伯劳会把剩余的食物挂在棘刺上,这样食物容易风干保存,就像人类晾晒的腊肉。这些储存下来的腊肉可以为雏鸟提供食物,或者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在伯劳巢穴的周围往往会有一些很诡异的风干尸体挂在树上。
-End-
云南野生动物园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和公众保护意识教育的理想课堂及西南地区野生动物异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为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公园特设科普教育部门,由专业团队通过体验式教育,为孩子提供兼具创造性,娱乐性及教育意义的活动,荣获众多省,市,区科普教育相关资质及荣誉,并于2018年获得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公司承接各类公益科普宣传,学校(班级)研学游学,周末自然课堂活动,欢迎联系~
联系电话65617777(09:00-17:00在线哟~)
自驾车:
北二环小庄立交→昆曲高速→沣源路昆曲岔口,沿“云南野生动物园”路牌行驶1公里即到;
东三环→穿金路→沣源路,沿“云南野生动物园”路牌行驶1公里即到;
北京路→转沣源路,直行过昆曲岔口,左转沿“云南野生动物园”路牌行驶即到;
公交车:
235路:翠湖南路→云南野生动物园
241路:霖雨桥(北京路)→云南野生动物园
150路:北市区车场(霖雨路)→云南野生动物园
地铁:
转乘至2号线龙头街站,出站后,过马路在街对面打车10分钟即到;或转乘至北部汽车站,出站步行约2公里即到。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盘龙区 沣源路 云南野生动物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