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沙德(Christian Schad),德国新客观主义画家、摄影艺术家。沙德(1894年8月21日至1982年2月25日)是德国画家和摄影家。他与达达和新客观性运动有联系。作为一个群体,沙德的肖像画对一战后维也纳和柏林的生活形成了非凡的记录。在西方现代艺术通史中,沙德属于被忽略不计的人物,因而我国读者鲜能见到他的作品。然若以艺术革新与艺术个性而言,沙德却算得上德国现代艺术史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与马克斯贝克曼、奥托迪克斯等一战中志愿应征入伍的德国艺术家截然相反,沙德以一份假证明逃避了服兵役。当其他同龄人在战壕中经历血与火的惨烈洗礼时,他却在瑞士的一家疗养院里从事着艺术创作。
1918年他以摄影初发明时塔伯特(H. Fox Talbot)所使用的物体「直接印象法」(不使用照相机,而把物体放置在感光材料上,投光后产生影像的方式),利用剪裁过的纸张和平坦的物体,以 Aristotype Paper成像,发展出“夏德图像”(Schadograph)。
1925年,沙德一家迁居维也纳,在那里,沙德看到了君主政体覆灭后又一个腐朽世界的产生,他以文艺复兴肖像画的手法,通过对魏玛共和国时期“高贵阶层”与“贱民阶层”的描绘,影射这种腐朽与堕落。这种艺术追求恰好与德国艺坛当时的“新客观性”潮流不谋而合。
随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惨败,德意志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轰然倒塌,社会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阴谋、杀戮、血雨腥风,最终,魏玛共和国成立。
身处乱世,艺术之路应向哪里去?战争的残酷与伤痛虽将艺术家的心绪搅乱,却使他们的目光变得更为犀利,感觉变得更为敏锐。
高贵体面的着装,冷漠空洞的神情,这些置身于真实而又虚假的封闭空间中的现代都市人物,以肆意的方式喧嚣而孤独地生存着,情感被限制、被隔离、被抽取,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生命的激情与滋味,所能看到的只有灵魂的孤独与寂寞。
1923年,时任曼海姆艺术馆馆长的哈特劳伯开始筹备一个展览,旨在展示“那些用忏悔的承诺继续或已经再一次变得忠实于明确的、有形的现实”的艺术家的作品。1925年,此展览以“新客观性”为题正式拉开了帷幕。沙德没赶上在曼海姆举办的这个展览,但他于1929年参加了“新客观性”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展览。这之后直到1942年,他相继在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等地举办画展。
我们看到,对待战争的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战争中的不同经历决定了沙德与同时代画家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迪克斯,尽管在现代艺术史上他们都被归为“新客观派”这一名目之下,但沙德描绘的精致人物与迪克斯描绘的残肢人物却有着天壤之别,同为揭示战后生活的残酷与“暴力”,劫后余生的迪克斯选择的是一种赤裸裸的、搀杂着血泪的直观呈现,而沙德选择的则是冷冰冰的、带有某种距离感的客观再现。
沙德以古典的技法精心描绘的却是现代都市中人物,这些人物尽管衣着体面、神情高贵,然而却处处传达出冷漠的疏远与间隔。即使身处灯红酒绿的社交场所,周遭的喧嚣与热闹也驱不散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或许画家想要表现的,正是那个混乱年代集体的焦渴与漠然。还有背景中的城市建筑风景,它象征着都市中每一个美妙、灼热的夜晚,它是城市暴力的一个个庇护所。
中外绘画艺术
安莫希艺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