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河是江淮古镇烔炀河的“母亲河”之一,她从位于镇区东北的东山西侧流经,一路向南奔向了烟波浩渺的巢湖。就在现如今淮南铁路复线跨烔河大桥以北约50米的烔河两岸,屹立着一座饱经了近百年岁月沧桑的混凝土桥梁,镇上的老人们都习惯称它为“洋桥”,而之所以称之为“洋桥”,大抵与后来的日本占领者有关。(亦有和洋钉、洋油得名一样的说法,待考证。)
“洋桥”的屡次兴废其实与老淮南铁路的命运息息相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初。1933年(民国2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开始建造从淮南田家庵到长江北岸裕溪口的铁路,即淮南铁路,以便将淮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输送到江北,再通过水路运送到江浙沪地区。至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1月,淮南铁路全线通车,它由绩溪县仁里村人士程士范担任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并主持建造的,是当时世界上造价最低、用时最短的铁路线之一。“洋桥”是淮南铁路跨越烔河唯一的一座桥梁,所以说她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证据确凿。
“洋桥”最初的模样,因为年代久远,至今未能发现任何影像资料,但据烔炀镇上的老人证实,“洋桥”一开始采用的是在混凝土桥墩上铺设钢梁的架桥方式,“洋桥”两端固定,中间的桥墩处却可以活动,以应对自身的热胀冷缩。靠南侧,有一条铺着水泥板的人行窄道。东西走向的桥,在南北两侧,修建了四个“摇篮”一般的安全台,大半人高的铁栅栏护持,以备行人和检修人员躲避过桥的火车。平时,那四个安全台,则可以供人观光、小憩,设计十分科学且人性化。但“洋桥”命运多舛,在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国民政府下令拆除刚刚通车不久的淮南铁路上的铁轨,并炸毁了包括“洋桥”在内的许多桥梁。
日军占领安徽后,目光盯上了淮南的煤炭资源,1940年,日本华东铁路株式会社修复了淮南铁路,也由此产生了“淮南铁路是日本人修建的”这一错误说法,严格说来,日本人是为了占领和掠夺而修复铁路,并非新建铁路,不过由于民间习惯上把日本称为“东洋”,由日本人修复的桥自然被叫做了“洋桥”。日本人为了确保运输安全,沿铁路修建了大量的炮楼、碉堡和掩体,在“洋桥”东南现淮南铁路复线经过东山的位置就曾有一座炮楼。据说,抗战期间这座炮楼被李刚率领的游击队用迫击炮炸掉了半截,而剩下的半截则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复线时被全部拆除。
老淮南铁路跨鸡裕河铁路桥桥头掩体
老淮南铁路烔炀河站站台碉堡
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淮南铁路铁轨再次被拆,铁路变身临时公路,直到1949年8月才又一次被修复通车,而“洋桥”最初的钢质桥身,大约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间被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面。到上世纪90年代淮南铁路复线修通时,铁路部门本打算拆除“洋桥”以获取桥上的钢铁构件,但被附近王继岱村村民以方便通行为由阻止下来,此后“洋桥”连同原有路基又充做过一段时间的公路,继续发挥余热,直到新庙中路修建切断老淮南线路基,“洋桥”方才被彻底废弃,桥梁上的一些能被拿动的铁质构件也随着时间推移丢失殆尽。
“洋桥”除了遭受人为的破坏,自建成以来,还遭遇了频繁的水灾,1954年、1990年、1998年、2016年……至今桥墩上还残留有1954年大水的最高水位线,这条标注历史上最高水位的红线,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无言地诉说“洋桥”的种种遭际与不幸。
如今,烔河上的桥梁需要掰着手才能数的过来,但作为第一座横跨烔河的现代化桥梁,一座屡次见证了地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桥梁,“洋桥”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让她能继续履行她作为家乡近代史的“见证人”、活化石的历史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