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成都新津区五河汇聚,过去不少人以捕鱼为生,兴义镇广滩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子。曾经的渔民早已洗脚上岸,但广滩村还留下了两条“鱼”——渔池子小区和渔池子林盘。去年开始,广滩村利用地处天府农业博览园核心区“流量窗口”的区位优势,以“放水养鱼”的思路在渔池子小区营造“可食地景”,将渔池子林盘捯饬一新,环境公服双提升。水活“鱼”跃,近日,林盘中以村集体名义打造的广滩院子宣告“名花有主”,“问道渔夫”鱼火锅即将生火,与此前名声在外的龙旺渔家、小桐渔家、王肉等形成组团,消费场景多“点”开花。发展治理并驾齐驱,“养鱼”效果初显。
林盘中办餐饮
发展集体经济有妙招
广滩院子的前身是村民李淑华的老宅。“她一家子平常居住在新津城区,这处宅子就闲置了。去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以村集体合作社的名义和她签约,以1万元的年租金租了6年。”广滩村第一书记段宁海告诉记者。
李家原是一处二进四合院,包括了正房、厨房、农具房、畜禽饲养房和院坝,总面积约670平米。租约签订后,广滩村按照川西民居风格将院子提档升级,翻修了大门、刷白了围墙,栽种了绿植花卉,整个院落焕然一新。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2月,广滩院子以崭新面貌示人,并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先后有3家企业来和我们谈,都打算做餐饮。经过审慎比较,我们选择了‘问道渔夫’。除了合作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外,双方还约定问道渔夫每月须在村里开展至少一场义务活动,积极参与小区院落治理。”段宁海告诉记者:“正是收益外的条款打动了我们,最终达成了合作。”
记者了解到,广滩村和问道渔夫的合作采取营业额抽成的模式。“正式开门营业后,我们抽取营业额的3%注入村集体账户。若年收益不足5万元,则以最低5万元收取。”段宁海表示,“这是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摇钱树’。届时,将改变目前村集体经济仅靠收取村小学租金过活的局面。”
发动村民修路安灯
公共服务大提升
生意是残酷的,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愿做。问道渔夫敢“另辟蹊径”到“偏僻”的渔池子开店,一定是经过一番认真考察、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除了听村两委班子的介绍,还多次到周边做调研,考察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等。”问道渔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的结论交通便捷、环境吸引人。”
交通便捷是对道路的最高评价。去年,广滩村新修道路2300余米,渔池子林盘的入村道路铺成了水泥路面,总计260米,与外部主干道无缝连接。不论是就餐还是到渔池子参观游览,交通都是加分项。
在修路过程中,广滩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出资。“大头是村两委向上级争取来的资金,解决了混凝土的花费。但村民的劳动和人力都不计入成本,甚至部分村民还积极出资。没有出工就选择以资代劳。”段宁海表示:“所以我们总是能‘花小钱办大事’,修更多的路。修路的成本远低于市场价。”
路修好,灯还得亮。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去年岁末广滩村又发动村民在渔池子林盘和渔池子小区安装了25盏路灯,入夜后村子不再是漆黑一片。那一盏盏亮起的灯光,正是人间烟火气。“今年还计划安装35盏,照亮村民回家的路。”段宁海透露。
修路安灯,公服提升。广滩村提升公共服务的举措还在于党群服务中心的亲民化改造,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进行了空间布局优化,儿童之家成了最大的空间。过去,楼前广场被道路横穿而过,居民跳广场舞不方便,办集体活动更不要想。今年初,道路做微调整,沿广场外围绕行,被隔开的广场重新缝合。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来此办事、锻炼的居民明显多了起来,称赞亦发自内心。
营造可食地景
小区“痛点”变亮点
环境吸引人首先在于林盘本身是个复合的系统,特别是打造后的林盘就更宜人了。另外,与渔池子林盘无缝相连的渔池子小区也在积极“助攻”,特别是新呈现的可食地景就是问道渔夫眼中的“加分项”。
“渔池子小区比较‘特殊’。特殊在小区的本村人只占1/3左右。过去小区环境比较糟糕,公共区域都堆满了建渣、垃圾,居民都颇有怨言,是个老大难问题。”段宁海告诉记者:“因为是农民集中安置区,所以公共区域也常有居民捡种。”
居民捡种现象“启发”了广滩村两委——要管好这几块地还得靠居民的力量,“渔池子小区有自管会,大家凑在一起商议。既然有人想种,何不把建渣、垃圾都清理掉,把土地平整出来,发动大家种出景观来呢?”
经过大家的一番劳动,几大车垃圾被清理一空,然后平整土地,以鹅卵石分块分片,最终“划”出了大小不一的60块土地。“地块整理出来后,居民纷纷踊跃报名认种。结果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所以我们又研究干脆抓阄,最终按这个方法将60块地分了下去。”段宁海说:“分完后,又引导居民形成了管理公约。比如不能栽种藤架蔬菜、高度不能超过50厘米等等。我们还设了监督员,负责日常管理维护。”
因为可食地景“僧多粥少”,所以每个抽到号的“幸运居民”都非常珍惜。“如果不执行管理公约,自管委会点名。累计点名3次以上的居民,就会被要求退出,将土地让给其他居民。”段宁海表示。一期效果运行成效显著,去年可食地景二期“上线”,又有43户居民加入了营造队伍。曾经的小区“痛点”成了风景线,花园也可以很“美味”。
渔池子社区、渔池子林盘名字中都带一个“渔”字。这既是村民曾经的职业,也是现在村里的产业广滩村通过“放水养鱼”,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发动村民,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美化小区院落环境,并且成功引来凤凰栖。“接下来,我们还将苦练内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紧扣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趟出一条具有渔池子特色的发展治理之路,将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段宁海表示。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玥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