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语言固然是一种表达,沉默同样也是无声的态度。
懂得沉默寡言的人,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最高级的处事法则。
01
沉默寡言,是一种修行
朱自清在《沉默》中这样说道:
“沉默是一种处事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真正的会说话,不用长篇大论,各持己见,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刻保持沉默。
人到中年,会说话是本事,懂得沉默,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行。
《鲁肃传》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孙权在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时,曾与自己的大臣们商量对策。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方代表各抒所见,既有反对,也有赞成,吵得孙权实在头疼。
就在各位大臣表达自己看法的间隙,孙权看着台阶下始终一言不发的鲁肃,心想:
“平日里话最多,最足智多谋的人,今天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心里越想,便愈发对鲁肃心生不满。
孙权心烦气躁,便走出大殿透透气,鲁肃却在这时跟了出来,讲出自己赞成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的想法来。
孙权有些奇怪:“在大殿里,你怎么不说?”
鲁肃回答:
“在那种场合说出来,自己的观点不仅会被淹没在大家的争吵中,说不定还能引发更大的争论。”
孙权心中细想,还真是如此,心里顿时释然。
而鲁肃却另有想法,他怕自己的想法当众说出后,会得罪朝中一些人。
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才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世上最有效的武器,是微笑和沉默。微笑解决问题,而沉默避免问题。”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在展示自己同时,也做好自我保护。
说话进退有度,懂得沉默不语,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言语是银,沉默是金。
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表达,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02
沉默寡言,是一种独行
鲁迅有句经典名言: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学会与自我相处的过程。
当你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就离真正的自由更近了一步。
演员徐静蕾曾在一个采访中说道:
“自己从来没觉得一个人呆着无聊过,永远有无数的事可以做,非常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感到焦虑。 想来,这就是活得最明白的状态。”
学会与自己独处,在过程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董卿曾说过自己的过去。
她在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之前,曾是东方卫视的主持人。
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董卿放弃了已小有名气的栏目,跳槽到刚刚成立的上海卫视。
到了台里,她才发现,这份工作,不但没有让自己更加优秀,反而“拖累”了自己。
不被领导重用、整日无所事事,失去了招牌栏目,也让同事间的氛围,变得冷淡疏离。
尽管当时的处境有些惨淡,董卿却没有荒废时光。
她利用自己的独处时间大量阅读,《红楼梦》、《唐诗宋词》...越是经典名著,越能吸引她的目光。
她还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专攻中文系古典文学。
这样的学习,不仅让董卿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也让她积累了大量的古文学识。
也正是因为那段时间的积累,才有了后来的《诗词大会》,《朗读者》。
《格言联璧》中说: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很多时候,不必浪费时间争辩,在自我独处中,积攒力量,等待厚积薄发。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
“我爱独处,我从来没有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外出,到人们中间去时,比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更为孤独。”
生命,本就是一场单向的孤独旅行。
无论沿途身处何种繁华,终要与自己作伴,回归独处时光。
有人说:“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让自己能够在沉默中反省,提升自己。
也许,一个人成长的标志,不是他有多成熟,而是享受沉默,学会独处。
03
沉默寡言,是看破不说破的智慧
曾国藩的众多幕僚中,有一位喜爱自夸的先生。
他写了一篇自白《不动心说》,翻译过来就是:
“美女面前,绝不动心;高官面前,绝不动心; 暴利面前,绝不动心;人间一切诱惑摆在面前,都绝不动心。”
自白书原本呈给了曾国藩,却意外被另一名叫李眉生的幕僚所看见。
李眉生觉得先生虚伪,便在页眉上写下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的感受:“曼妙娥眉侧,红蓝大顶旁,万般皆不动,只要见中堂。”
曾国藩看到诗句上的字迹,把李眉生找来:
“这先生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表里不一,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知道归知道,但这种事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以后还怎么做朋友? 成为敌人都是有可能的,以后,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
是啊,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说的明白透彻;不是所有话语,都要讲得清楚明晰。
保持沉默,便是最好的回答。
《荀子》说: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一个人成熟的人,知道不该说的不说,看穿不拆穿,看破不说破。
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走好自己的道路。
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懂得做一个能言善辩,却好似不会讲话的“呆子”;懂得用脑说话,而非用嘴说话;懂得做一个聪明的“沉默者”。
就像《老子》的那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说得正是如此。
04
沉默寡言,是一种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句家喻户晓的经典俗语,正是对情绪与身体健康关系的最好解答。
当人处于生气的状态,情绪的不稳定,让身体也会随之变化。
偶尔少说话,适时保持沉默,既体现了自己的修养,也是独特的养生之道。
曾看过歌德的一则小故事:
诗人歌德创作了许多令人赞叹传颂的诗歌,也因此招来很多人的嫉妒。
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容纳一个人同行的小路上,迎面遇到一位对他作品怀有成见的批评家。
两人面对面对视,那位批评家蛮横的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面对赤裸裸的挑衅与讽刺,歌德没有心生怨恨,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回答这位批评家:“我则恰恰相反。”
说完,便笑着退到一边。
这个世界,有太多让人生气烦恼的事情,与其生气,折磨自己,不如像歌德一样,面带微笑,巧妙回击。
和田秀树说:
“人有情绪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不会控制,就只能沦为情绪动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绪,只懂释放,不懂收敛,那么人生就只能永远沉浸在负面情绪当中。
你要知道,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到最后,只能影响到自己,损害的也只是自己的身体。
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逞一时之快,当你懂得沉默的好处,也就学会了更轻松的面对生活。
05
沉默寡言,是一种从容
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人越长大,越沉默?”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深感认同:“因为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越长大越明白,沉默不是彼此的尴尬,而是对彼此、对生活最好的解答。
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这是他的有感而发,也是自身的真实写照。
有一段时间,齐白石曾备受争议,他的作品也如本人一般,两极分化。
有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认为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画家。
有人却抱有偏见,议论他的画作,辱骂他的为人。
这些言论,齐白石或多或少都听到过,每次听过后,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当真。
从容淡定、不生气、不得意,他做着自己的事,过着自己的生活,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不听也不看。
很多时候,当人渐渐成熟,便会明白,这个世界,有些路一定要自己走,有些苦一定要自己承受。
当你能从容的面对生活的“考验”,将这些“苦难”变为生活的一部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而对于这些磨难也将更加坦然。
就像周国平说的那样: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而沉默寡言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回到了我自己,我感到充实,更感到强大的精神世界。”
学会不动声色的生活,在沉默中成长,在沉默中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作家海明威说: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沉默寡言,不是对这世界的妥协,而是看透了身边的所有,用沉默代替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此时无声胜有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