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瑞 刘雪娇
单位 | 开封市中心医院
前言
类B抗原是因某些肿瘤或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使红细胞上暂时出现的一种能与抗-B克隆ES4制备的单克隆抗-B抗体反应却不与其他单克隆抗-B或多克隆抗-B抗体的物质[1],服用某些药物[2]、血液标本受到污染[3]、个别健康人群[4]等也有存在类B抗原的相关报道。
关于类B抗原的成因目前有两种假说,一种是Stratton支持的免疫吸附学说[5],即与B型血型物质半乳糖结构类似的细菌多糖粘附在了红细胞膜上;
一种是Marsh支持的红细胞膜的酶促改变[6],即细菌或肿瘤细胞产生的脱乙酰酶进入血循环,将红细胞膜上部分A型血型物质的多糖成分N-乙酰半乳糖胺脱乙酰化形成了半乳糖胺,半乳糖胺与B型血型物质半乳糖结构类似,故能与部分抗-B抗体反应。
后来也有关于O型血类B抗原化的报道[7],故笔者认为类B抗原的成因可能因血型不同而相异,O型血携带类B抗原可能是遵循免疫吸附学说,A型血携带的类B抗原可能是吸附B样物质或者脱乙酰基而来。
红细胞类B抗原化的标本血清学实验特点是ABO正反定型不合,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或者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
若排除造血干细胞移植、输入异性血等其他干扰因素并了解其特点,血型鉴定时并不难发现,但对于婴幼儿、血型抗体减弱的人群(如老年人、白血病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等),则易造成血型误判。
比如因表象的正反定型相合而将A型血误定为AB型血,1996年GarrattyG就曾报道一位92岁的高龄憩室炎患者,因类B的干扰血型被误定为“AB”型,初始并未在患者血浆中用常规方法检测到抗-B抗体,患者输入AB型血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死亡后,调查事故原因时才在患者输血前的血清样本中通过抗人球蛋白实验发现了极弱的抗-B抗体[8],故发现并排除类B抗原,对血型鉴定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均十分必要。
目前类B抗原的鉴别和检测手段有酸化反应环境[9]、半乳糖胺中和实验[10]、鉴定患者唾液血型物质、基因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家系调查等。
这些方法均是建立在怀疑类B抗原存在的基础上的,且部分方法操作繁琐,或需要特殊设备,并不适合临床常规开展,在临床紧急抢救用血的条件下也并不实用。
比如酸化反应环境和半乳糖胺中和实验只能鉴定疑似A抗原脱乙酰化后形成的获得性类B,对通过免疫吸附B样物质形成类B抗原的O型和A型红细胞可能无意义;
如患者为非分泌型,鉴定唾液血型物质也失去价值;基因分型在非研究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也不容易实现;吸收放散试验用时较长且仅能证明类B与正常的B抗原不同;家系调查同样存在不足,囿于患者父母和配偶血型,并不能排除所有干扰,且现实中不易操作。
所以,对于多数医院的输血科来说,怎样基于科室有限的检测手段,最大程度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尽快地检验出正确的血型,对于保障输血安全才是亟需的。
笔者曾于工作中发现一例类B抗原化的标本,现将鉴定思路分享如下。
案例经过
2017年4月12日上午十时许,我院五福路院区综合内科送检一管EDTA抗凝血标本申请血型鉴定,同时申请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U,患者信息:刘XX,女,59岁,腹痛、腹胀、呕吐待查。标本离心后,血样并无明显异常。常规用试管法做血型鉴定,结果如下:
图1 试管法正反定型肉眼观察结果
镜检后发现正反定型不合,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且反定型侧与试剂B型红细胞凝集强度比较弱。
图2 试管法反定型侧与B型试剂红细胞凝集镜下图
不规则抗体阴性,直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均阴性。
案例分析
排除人为操作失误、试剂及标本因素造成的血型鉴定错误并排除红细胞全凝集。
询问该患者病史后得知,其无输血及骨髓移植史,未使用影响血清学实验的药物(如甲基多巴、左旋多巴、喹啉、舒巴坦等),且从未做过血型鉴定;
患者因呕吐身体不适,拒做唾液血型物质检测,通知临床重新抽取血样送检,并将标本红细胞用37℃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重新检验ABO血型,结果如下。
表1 试管法血型鉴定血清学结果
由上表可知,试剂效价及状态正常;患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浆不凝集,可排除全凝集。
确认患者血浆中仅存在抗-B抗体,排除冷凝集
以患者血浆和自身红细胞为对照,将反定型侧血浆量加倍并与对照管同时放至4℃冰箱反应40min后,发现对照管无凝集,患者血浆与B型试剂红细胞的反应强度由±转为2+,与A型和O型试剂红细胞仍不凝集,说明该患者血浆中不存在自身冷抗体,存在抗-B抗体。
同时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法)验证反定型,也检测出了弱的抗-B抗体(注:直抗阳性的标本不可用抗人球法)。
验证红细胞上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
患者洗涤后的红细胞再次做正定型,仍为AB型,凝集强度不变,且不规则抗体阴性,直抗阴性,血浆与O型试剂红细胞不凝集,可排除自身抗体等导致的正定型凝集,说明该标本红细胞上很可能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
证明红细胞上的B抗原不同于正常的B抗原
用血型定型试剂盒(固相法)复检血型,为A型,与试管法反定型一致。结果如下:
图3 固相法血型鉴定结果
说明该标本红细胞上的B抗原不同于正常的B抗原,其可与试管法试剂中的单克隆抗-B抗体反应,却不与固相法试剂中的单克隆抗-B抗体反应。
直抗阴性,侧面说明患者血浆中的抗-B抗体与其红细胞上检测到的B抗原并不反应,也印证了红细胞上的“B抗原”与正常的B抗原是存在差异的。
排除T凝集,假设性交叉配血后验证其为A型血
将该标本与5份AB型血和5份A型血分别交叉配血后,发现两组的主次端均不凝集,4℃冰箱反应40min后,与AB型组的主侧端均出现了±~+的凝集,次侧不凝集,结合以上冷凝集素及抗人球蛋白实验为阴性的结果,排除了患者血样为AB型的可能,同时排除了患者红细胞的T凝集。
与A型组的主次端均不凝集,间接证明该标本血型很可能为A型,即血型鉴定受到了类B抗原的影响。
注:T凝集每个人红细胞上都有不活动的T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T抗体,正常情况下T抗体并不与静息的T抗原反应,当红细胞上的T抗原被细菌感染等因素激活后,其能与所有人的血清(抗体)凝集,但不凝集本人的血清(本人血清中的T抗体已被激活的T抗原消耗)。鉴定方法即是取多人的AB型血浆与被检红细胞反应,如被检红细胞有凝集,则其上应有活动的T抗原。
确定类B抗原的存在
徐爽[11]研究认为,如果正定型测定为“AB”型,反定型检测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B,这种正反定型不合的现象可提示具有获得性类B抗原。
Beck等[9]曾报告了ES4克隆配制的单克隆抗-B试剂与获得性类B抗原的反应受pH值的影响,在pH值为6时不反应,在pH值为7.1时反应强烈。
根据此特征,将患者的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用0.1mol/L的HCL调至PH6.0以后,再次用试管法做血型鉴定,结果正反定型均为A型,进一步验证了类B抗原的存在。最终将该患者血型定为A型Rh阳性。
输血处理
取A型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U采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次端均无凝集,输血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次日复查血常规,贫血状态得到了一定纠正,血红蛋白从原来的75g/L上升到了90g/L,
后续近半个月左右,该患者又陆续输入共计800mLA型血浆,凝聚胺法配血次侧均无凝集,患者输血后无不良反应。值得一提的是,此患者术后确诊为卵巢癌肠转移,直至放弃治疗出院时,其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仍未消失。
图4 该患者输血记录
总结与讨论
本实验试管法和固相法血型鉴定所用的血型试剂均为单克隆抗体,至于为何同样是单克隆抗体,固相法血型试剂却不受类B抗原的干扰,本文认为原因如下:
试管法所用的单克隆抗-B试剂是ES4克隆来源的,前人已验证其可检测到类B抗原,且与类B抗原的反应受PH值的影响。固相法所用的单克隆抗-B试剂说明书上标示为LB-2细胞株来源的,其不与类B抗原反应。
通过此病例的学习,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第一,血型鉴定一定不能忽视镜检的作用,比如凝集程度为±、mf的,仅凭肉眼观察很容易判定为阴性。
第二,遇到疑难血型要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对于不能断定血型的病人,尽量避免输血,紧急情况下可输入O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
第三,对于血型鉴定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或者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的标本,要注意是否存在类B抗原。如若存在类B抗原,血型鉴定将以反定型为准。
第四,正反定型均为“AB”型的标本,尤其要注意血清中是否有弱抗-B抗体的存在,可采取将反定型侧延长反应时间、放置4℃冰箱反应10分钟后再观察或者增加血浆(抗体)反应量来排除,也可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验证。对于正定型为“B”型的标本,如果反定型侧A细胞有凝集,则可基本排除类B抗原的存在。
第五,固相法比试管法血型鉴定在排除类B抗原干扰上有优势,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应结合使用,且不能忽略正反定型对照。
【参考文献】
[1] Beck M L , Kowalski M A , Kirkegaard J R , et al. Unexpected activity with monoclonal anti-B reagents[J]. Immunohematology, 1992, 8(1):22.
[2] 林敏. 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类B抗原1例[J]. 空军医高专学报, 1995, 17(3): 196-197
[3] 章昊, 喻琼, 苏宇清, 等. 反定型A型试剂细胞中获得性类B抗原原因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5): 391-393
[4] 孙振秀, 于仁波. 获得性类B抗原(类B抗原)致血型鉴定困难1例[J]. 中国输血杂志, 2003, 16(5): 347-347
[5] Stratton, F. and Renton, P. H. : Acquisition of B-like antigen. Brit. med.J. 2: 244 (1959).
[6] Marsh, W. L.: The pseudo-B antigen. A study ofits development. Vox Sang. 5:387-397 (1960).
[7] 王雪明. O 型红细胞获得类 B 抗原一例[J]. 临床检验杂志, 1993(01):41.
[8] Garratty G,Arndt P,Co A, et al. Fatal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resulting from ABO mistyping of a patient with acquired B antigen detectable only by some monoclonal anti- B reagents. Transfusion,1996 , 36(4), 351-357.
[9] Beck M L , Korth J , Judd W J .High-incidence of acquired-B detectable by monoclonal anti-B reagents[J]. Transfusion, 1992, 32(Suppl 8s):17s.
[10] Beck M L ,Kirkegaard J R, Korth J , et al. Monoclonal anti-B reagents and the acquired B phenotype.Transfusion ,1993,33(7), 623–624.
[11] 徐爽. 单克隆抗—B试剂与获得性类B抗原反应可行性的新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 2000, 13(4): 279.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欢迎关注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