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一个红色家族的记忆——
《霍家父兄》写作笔记
陈四长
陕北是革命老区,老区闹红早,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领风气之先的陕北地区,不仅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而且出现了许多有名望的红色家族,诸如志丹县的刘志丹、刘景范刘家;清涧的白如冰、白栋材白家;缓德的霍祝三、霍世杰、霍世英霍家。搜寻散落于历史中的红色家族故事,既是重拾散落的红色记忆,也是对来路的回望和初心的重温。
2014年,受陕北一批老干部的鼓动,我开始了长篇红色家族史《霍家父兄》的写作。
绥德楼沟霍家是陕甘宁边区时期一个有名的红色家族。霍祝三,陕北著名民主人士,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边区政府委员。大革命时期,其主政的义合完小和其家庭,是中共义合地下党组织,以及红五支队、红十四支队的活动据点;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当选边区模范县长;他提出的训练区乡干部的建议,被毛泽东重视和采纳。霍世杰,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曾参与领导了渭华地区的农民运动和渭华起义,人称“农运大王”。1933年去察哈尔、参与了冯玉祥、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的战斗。霍世英,农运、学运组织者。曾参与组织了绥德东区数千农民“抗烟亩税”的斗争,后辗转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担任地下交通,打人北平国军第25师做情报工作。1935年牺牲于狱中。霍居湘、霍居桂、霍世瑄、霍世威、霍世仁五位延安时期的老党员,在情报、通讯、支前、边区贸易等战线,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保持延安时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在造福地方上又立新功。
2014年春天我走进陕北,为《霍家父兄》的写作收集资料,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在地方相当有名的红色家族,地方上有关他们的史料却很缺乏。尽管在县志和地区志能够轻易找到他们的传略,但均是不足千字的简介,其他的文字资料有一些,亦非常简单、零散。在其家乡楼沟,提起霍祝三、霍世杰一干人物,村人竟有隔世之感。资料收集的艰难,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淡忘,使我益发感到红色文化遗产挖掘的时不我待,益发激起我完成它的热望。
怀着一颗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之心,我投入了大范围的沙里淘金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在西安、绥德、榆林等霍家父兄主要活动的地方,我访问了数十位知情者和当事人,获得了第一手的录音资料和文字记录。与此同时,我奔波榆林、渭南等地,对那个年代的文字档案进行了尽可能的挖掘。在榆林市档案馆,我查阅了霍祝三任绥德行署和榆林行署专员时的讲话、批示和相关文字资料;翻阅了霍世仁任榆林地委副书记、书记以来的文字档案。翻阅了那一时期(十多年)所有的《榆林日报》,以及全部的《西安榆商》杂志。对重要的部分做了笔记,进行了复印。
由于年代久远,特别是陕北早期革命那一段,现有的方志记载都很简要,通过海量的阅读,从公开出版物零散的记载中“沙里淘金”,是我资料收集的一个途径。霍祝三是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边区政府委员,做过绥德县长,绥德行署专员,与习仲勋、林伯渠、谢觉哉、王震、李维汉等重要人物,有过工作上的多次交往,这些重要人物的传记、回忆录中,连带记有霍祝三的故事以及与霍的交往,是重要的信史资料。比如霍祝三提出训练区乡干部的建议被毛泽东重视和采纳一事,来自李维汉回忆文章的记载。霍祝三参议会提出的多个提案,来自《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霍祝三侄儿霍世杰,与刘志丹是榆林中学同学,一起南下广州上黄埔军校,一起领导和参与了渭华起义,在公开出版的《刘志传》中有不少关于霍世杰的记载,另外,《大革命时期的陕西地区农民运动。《渭华起义》等出版物,也为丰富霍世杰的活动资料提供了支持。
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该如何写这部传记?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必须将人物放在那个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来写。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的作为和那个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陕北早期的红色革命,起源于两所学堂(榆林中学、绥德师范)和两个人物(魏野畴、李子洲)。霍世杰、霍世英大革命时期加人党的组织,是受了这两所学堂、两个人物的影响;霍祝三是晚清秀才,乡间士绅,他当选陕甘宁边区参议员,是边区实行“三三制”的时势造就。因而,只有写出了那个时代,让人物始终活动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际、风俗之中,活跃于那个时代大潮中的人物才能立足有土,鲜活起来。离开时代单线条地记叙人物,人物形象必定单薄、干瘪,缺少立体感。二是必须将真实性、故事性和文学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传记记述的事件,大的故事情节必须真实,有事实依据,不能胡编乱造;涉及的人名、地名、时间,必须准确,不能马虎。纪实文学需要真实,同时需要文学。记述党史人物的书籍,常常由于偏重资料性而故事性不足,缺乏可读性。做到资料性、故事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核心是讲好故事,以故事结构作品,以故事展现人物,既写出人物的革命性,也写出人物生活性、丰富性的一面。生活本身不缺乏故事,书中霍世英卖驴交党费、霍世杰营救高岗、霍居桂调查处理赌博案、霍世瑄文革中家藏当权派等情节,本身就有故事性,注意再辅以文学性的表达,必然能够达到吸引人、打动人的效果。
德国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阿莱达・阿斯曼在《记忆中的历史》中发问:不在的过去还有多少存留于今天?“绥德霍家”以前没有人系统写过,去年10月,《霍家父兄》经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也算是填补了陕北红色文化挖掘的一个缺憾,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原标题:陕北一个红色家族的记忆——《霍家父兄》写作笔记
来源: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