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沟、青龙、柳林,并称为柳林古三镇,锄沟镇(今锄沟村)历史最为悠久,素有先有鸿沟镇(锄沟镇),后有青龙城,而后才有柳林镇之说。
追根溯源,历史悠久的锄沟镇,人文荟萃,文物众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底蕴,从仅存完好的坐落在本村中角则(梁振枝居屋),前角则(白海军居屋)等处的唐窑,唐代兴建的吕梁区域最大的千年古刹“广济寺”和与之相连的钟楼山(凤翅山)等寺庙,以及寺庙内现存石碑,永宁州誌,宁乡县志等史料记载的历史佐证,足以铁证,锄沟镇早在唐代已是繁华大镇,历代鼎盛,位居三镇之首当之无愧。镇内“三座浮桥”“九座楼”(九座观音楼)久负盛名,方圆百里无人不晓。
“鸿沟镇”究竟是那朝那代的称谓,尚无史料佐证,据现存数量较多的明清两代的寺庙石碑,地契文书等史料中均无记载,难窥真迹,根据推断应在唐宋明初时期。
传说一,不知是那个朝代那年那月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凶猛而来冲走久负盛名横跨锄沟河流两岸的三座浮桥后,由鸿沟镇更名为锄沟镇。
传说二,南北纵深百里的锄沟河流域途经锄沟段砂锅楼(地名)高崖湾右拐到中角则(地名)白家潭洼处左拐至三川河两水交汇处,形似农具锄头,故得名“锄沟”。
由鸿沟镇更名为锄沟镇的真实由来,迄今为止仍为谜团无法考证,为古镇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历史的长河中,锄沟镇,明清时期已达巅峰,商贾云集,文人辈出,百姓勤劳,民风淳朴。古有农夫野匠,智儒英豪,显贵达贤,官宦名流,如恢宏的刘府大院,就是出贵出贤出富的真实写照,典型代表。明代举人庞辅、庞贤(中阳牌坊有记载)国学生员庞若士,庞宗舜是清代众多儒智俊杰的代表人物,众多寺庙石碑撰文书法,地契文书中代笔人随处可见其真迹,民国时期的儒学代表有,梁文生、梁智选、刘本全,刘德成等,革命战争年代有功勋卓著的庞德、庞信等革命先烈;特别是一代名医梁文生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针灸、妇科”名满方圆四十里,梁智选的柳体书法,曾经为一代名医梁文生手稿《验方荟萃》,现视为珍宝,新中国成立后,手书多块“光荣军属”牌匾,其笔力功底深厚的书法艺术堪称一绝,至今无人超越。
今天人杰地灵的锄沟村与腾飞的柳林城融为一体,不日将成为柳林南城区,从企从政的精英,文人学者,各类专业人才比比皆是,强有力的村级两委班子领导承载着历史重任,肩负着全体乡亲的重托,正砥砺向前。
青龙城(现今青龙村又叫城里头),与锄沟东北方倚角毗邻,古三镇名列第二,区域内有“玉虚宫”、“城隍庙”等多处庙宇。现存南门两侧“凤凰疙瘩"及玉皇顶烽火台的城垣断壁,足见青龙古镇的历史悠久,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常、毛、马、牛、杨五家最具代表,民间有“先有常毛两家,后有牛杨马家"之传说,民国时期大财主马家葬母,支路席三天不说,尤从东路邀请名厨,用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荤素搭配的食材,以名厨绝技做成的“八八一领二”筵席大宴亲朋,此席面至今谈起人们仍津津乐道,亲历者早已过世,只有传说已成为历史,历亲历史,迄今为止,柳林区域内红、白事筵席标准无人超越。马家积德昌后,丁财两旺,人才辈出,“马氏宗祠”在原址扩建,成为一大景观。
青龙城的传说,相传万历年间,陕西籍举子白希秀赴京赶考,途经柳林,正值夜晚,便住在千年古刹“香严寺”,朦胧中,梦见清河对岸一座城垣,城上空一条青龙如蛟龙出海,腾飞云霄,梦醒之后即寻梦瞭望,才知是梦中之事,随即白举人后顿感彻悟,莫非是神仙点化,便对天起誓,若高考得中,定在此处建城一座,以却神灵护佑志愿。之后上京会考,果然如愿,金榜题名,御封山西巡按。到任后,首先建造“青龙城”,并亲自督工,耗时三年建成。其间,朝中奸臣奏本曰:山西巡按到任以来不理政务,不察民情,私建城垣,心怀不轨,有谋反之意,万历皇帝听信谗言,圣旨金牌急调白希秀入京,兴师问罪,白希秀自知谋反是灭门之罪难逃一死,便吞金自尽。青龙百姓为永远铭记怀念其功德,在城隍庙外为其建“都堂祠”,后人以神敬之,岁岁上香叩拜。
古老的青龙城早已面目全非,古城北门毁于清代特大洪水,传说当时常毛两家很强势,执意改变城池原本合理规划设计,导致北门被冲毁的后果,根据传说有一说一,并非诋毁常毛两家之意。现仅存古城残垣断壁与已非原貌的五槐街、刘家巷、大槐树。
随着建县五十年以来,历任县委政府出于发展需要,青龙民然房屋荡然无存,已成为高楼林立的柳林城东大街,现今青龙虽不再现当年房檐重叠,商贾云集的繁荣盛景,然淳朴勤劳的青龙人,在历届村级两委班子带领下,抓住城区改造的大好机遇,重振雄风,全面发展,人杰地灵的青龙现仍不失当年的繁华,较之更加繁荣昌盛。
古三镇之一的柳林镇,之前区域内大面积柳树成荫,枝繁叶茂,故得名:柳林。著名的柳林镇明清一条街始建于明清两代,民国时期均有兴建扩建,从明清时期鼎盛至今,繁荣延绵长达四百余年,属晋西重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晋陕通衢,南北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各方商贾云集的旱码头,其繁华程度远超锄沟、青龙,素有"小北京"之美称。特别是明清街中段与田家沟口交汇处的“沟门前”的繁华奇景更是古镇一绝。
柳林镇明清古街,沿街有五座高耸威昂的过街楼,街面两侧房檐重叠、店铺林立,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是柳林方圆几十里的商贸集积之地,不分集、会,街上常年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常常把店铺拥挤的满满堂堂。
柳林镇区域主要古迹有“香严寺”“双塔寺”龙王庙”“二郎庙”“老爷楼”“小寺庙”等。
抗日战争时期,柳林镇“三郎堡"是侵华日军“红部”所在地。在抵御外侵的艰难岁月里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柳林镇建县前属离石县的行政重镇,1970年建县成为柳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现今的柳林县城,同属贺昌支部村委所在地。贺昌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强有力的领导,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致力于为村民谋福祉,大力发展商贸企业,全体村民均有位居县城中心“刮金板”式的楼房商铺,财源滚滚取之不竭。
历史悠久的柳林古镇,延绵繁华了约四百余年的明清古街,随着县城发展规划的需要,本届县委政府高瞻远瞩,投巨资重新仿原貌打造建筑风格完美、设施配套更加完善的新型明清街,这一决策是对历史的尊重,是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明的举措,必将载入史册。
昔日的明清街,即将与柳林三十四万父老乡亲告别,在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建筑风格与新的明清街相媲美集旅游度假、购物并带动锄沟、青龙古镇共发展的多功能的新型柳林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将以新的雄姿,迎来八方贵客,为柳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昔日繁华盛景的明清古街,虽一去不返,将成为历史与记忆,但它的点点滴滴会永远烙在我们心中,它的故事会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