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蚂蚁啃骨头”比喻把小的力量集中起来,依靠一点一点的苦干来完成艰巨的任务,也用来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上海建设机器厂的故事。
芦席搭成厂房,小机床加工大部件,“蚂蚁啃骨头”精神从这里诞生
上海建设机器厂位于半淞园路,由天鑫、浦东、复兴等多家小型机器厂合并而成。这些作坊形式的小厂设施简陋,在荒地上架起芦席棚作为车间,仅有的起重工具是一台3吨手拉葫芦,除此就是几部二三十年代的“老爷”皮带车床。
1953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钢铁、冶金、汽车、交通等方面,确定了150多个重点大型工程,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需求,1958年,建设机器厂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为上钢一厂加工两套转炉倾动机构支承圈(即转炉风圈)。其中一个零件宽3.6米,长4.6米,重达11吨,连厂门都进不了,只能破墙而入。
工人用自己创造的四台小机器同时加工制造化肥设备的大部件
当时厂里没有一个工程师,也缺少相关技术资料,如此庞大的物件,现有机床根本无法加工。然而厂里的工人群众敢想敢做,他们以修船的实践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各种加工转炉风圈的方案。其中,张如清、郑顺富等工人破除陈规,探索新路子。他们大胆设想,采用工件不动、落地加工、以小攻大的方法,用小机床加工大工件,像蚂蚁一样爬在工件周围,来完成各道加工工序。以张如清为主,全厂职工苦战三天两夜,首先组装成一台既可车端面又能镗孔的“双头端面车床”。第一只“蚂蚁”诞生了,经过试车,效果极好,使用它,原先望而生畏的10吨大工件加工任务提前两天完成了,工人们的智慧就这样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加工方法比喻为“蚂蚁啃骨头”和“蟹吃牛”。此后,这一方法不仅成为建设机器厂的制胜法宝,而且推广到上海机电行业。《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人民画报》等对这一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
张如清(前)与工友一起钻研“小攻大”技术革新
“蚂蚁啃骨头”的故事不胫而走,远扬海外。当年12月3日,金日成首相率朝鲜政府代表团访问上海,特别提出要看“小厂办大事”的企业。次日上午,金日成一行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来到建设机器厂。工人们正在用3台小机床切削一个重8.5吨的椭圆形转炉风圈,金日成、陈毅等人兴致勃勃地上前观看。金日成赞叹道:“你们工人真有创造性,有了创造性,什么事情都能办到。”陈毅写了一首《参观蚂蚁啃骨头》语体诗,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称赞工人们的干劲和创造性“与愚公移山的古老故事同样动人”。
金日成首相(中)、陈毅副总理(右)参观建设机器厂
陈毅诗《参观蚂蚁啃骨头》
1958年12月5日《解放日报》关于金日成参观建设机器厂的报道
张如清等老一辈工人继续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断钻研技术,攻克难关,进行了90多项技术革新。他们大摆“蚂蚁阵”,自产的各种“蚂蚁”层出不穷,有炼焦炉门框钻孔用的“多嘴蚂蚁”,有加工大平板可铣、可刨又可伸缩的“组合蚂蚁”,有加工水压机柱塞缸封头内外球面的“靠模蚂蚁”等等,以小攻大、以短攻长、以轻攻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度很大的加工任务。80年代以来,新一代工人弘扬光大“蚂蚁”传统,他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武器,“啃”下了许多更复杂、更艰难的“骨头”,先后完成180多项技术改造革新,其中40多项为国家重点项目。
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生产大部件
“蚂蚁啃骨头”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勤勤恳恳的付出、兢兢业业的投入,是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也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上海建设机器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组建为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破碎机生产、出口基地。在世博园区建设时,迁至奉贤区金汇镇。图为世博动迁前的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编辑 / 黄骞文
资料 / 区档案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