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古代中国,有两个最为尊贵的亲王封号,一个是秦王,另一个则是晋王。甚至在大一统王朝之中,晋王的地位还比秦王更胜一筹。比如隋朝的晋王杨广,后来成为了隋炀帝。唐朝的晋王李治,后来成为了唐高宗。宋朝的晋王赵光义,后来成为了宋太宗。
元朝晋王甘麻剌,是太子真金嫡长子,世祖忽必烈嫡长孙。甘麻剌虽然没能做成皇帝,但他的晋王儿子也孙铁木儿最终即位称帝,算是了了父亲的心愿。而到了明朝,晋王仍然是最尊贵的王爵。在明初的时候,晋王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三抖。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明朝的晋王家族及其世系。
首封晋王朱棡:大明开国功臣的梦魇
朱棡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生母为马皇后。据明史的记载,朱棡这个人“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简单来说,就是长得既帅又有压迫感,脑子还特别聪明。这样的孩子,必然是父母的骄傲。
明初的时候,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是亲王戍边的政策。老朱家的子孙们都将在成年之后奔赴边疆,为大明承担起保家卫国,乃至于开疆拓土的重担。至于朱棡,则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被册封为晋王,封国山西太原。
和其他亲王的王府都在原址上修补改建不同,朱棡的晋王府不但是平地而起的全新宫殿。而且由于太原老城地方狭窄,朱元璋还大手笔另造一座太原新城。太原新城和晋王府施工队的包工头是朱棡的岳父永平侯谢成,这工程自然是做得尽善尽美。而晋王府在落成之后,立刻成为了天下亲王府的标杆。
乙酉,工部奏诸王国宫城纵广未有定制,请以晋府为准。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制曰可。—《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九》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一案后,由于大批淮西勋贵被诛杀,空出来的兵权被逐步分配到各地亲王手上。包括晋王朱棡在内,戍边亲王们开始大举北伐,先后解决了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北元残余势力对边境的威胁。当然朱棣篡位之后,这些功劳都记到了其本人的头上。但无论如何,大军北出晋王为主帅,燕王为副帅,这一点还是无法否认的。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为了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事先将大批公侯调往山西。名为屯种练兵,实则让晋王就近予以监视。次年二月蓝玉案爆发,蓝玉本人及其党羽在南京被杀,漏网的公侯则由晋王在山西负责处决。
十九日,锦衣卫百户郝进传奉圣旨:蓝总兵通着府军前卫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造反凌迟了。着王那里差的当人,同郝进去将会宁侯并他的儿子都凌迟了。家人成丁的也废了,妇女与晋府配军。马疋匹多时牵两三疋回来,其余的交在晋府,家财解来京城来。东胜军马多,好生机密着,那里不要出号令。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从对蓝玉党羽的处理来看,身在山西的晋王相比燕王,显然更得朱元璋的信任。洪武皇帝在清洗完开国武勋之后,本意是想让晋王和燕王在北方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恐怖平衡。未曾想就在老朱去世之前不到三个月,41岁的朱棡猝然长逝,赐谥曰恭。
晋府内乱:差点导致晋王绝封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四月,25岁的晋恭王朱棡嫡长子朱济熺袭封晋王。朱济熺完全继承了晋王府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是当时明朝在北方的一支强大军事力量。但是在其四叔燕王朱棣和堂弟建文帝朱允炆历时三年的“靖难战争”中,晋王只是按兵不动,坐观成败。这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朱棣篡位之后,对于实力强大、地位尊崇的太祖长孙朱济熺忌惮无比。这在他给这位晋王的书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朱棣一面想方设法分化晋王府护卫,一面暗中扶持晋王的几个弟弟平阳王朱济熿、庆成王朱济炫和永和王朱济烺一起给朱济熺下绊子。
癸亥,晋王济熺来朝,赐书谕曰:“吾与尔父皆皇考、妣所生,自少友爱深厚。尔为皇考、妣长孙,钟爱尤笃。今尔父虽逝,吾岂不知体皇考、妣之心为心乎?正图与尔共享富贵。且西北重镇,资尔控驭。尔居国年久,令誉已著。抚安藩屏,方有望焉。”—《明太宗实录卷十一》
最终在平阳王等人的不断诬告之下,朱棣就坡下驴,趁机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以谋反的罪名将朱济熺废为庶人,诬陷有功的朱济熿则进封晋王。
朱济熿是晋恭王第三子,从小就和燕王次子朱高煦、周王次子朱有爋在南京并称“无赖三人组”。做了晋王之后的朱济熿野心愈加膨胀,和小伙伴朱高煦眉来眼去、勾勾搭搭,打算趁乱起兵,浑水摸鱼。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在以雷霆手段扑灭汉王叛乱之后顺势一击,将朱济熿也废为庶人。朱济熿被废之后,明廷不但没有重新立一位晋王,反而趁机又将晋王府护卫也给一并削除,按《明史》的记载:“晋国绝封凡八年”。
晋庄王朱钟铉:熬死长子长孙的长寿亲王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突然驾崩,遗诏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仅仅一个月后,已经恢复冠带的前晋王朱济熺突然去世,享年61岁,追封为晋王,赐谥曰定。
朱济熺之死,充满着蹊跷。因为朝廷随即封朱济熺的嫡长子、开国元勋颖国公傅友德的外孙朱美圭为晋王。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六月朱美圭去世,享年43岁,赐谥曰宪。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晋宪王庶长子朱钟铉袭封晋王,开始了其60年超长待机的晋王生涯。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七月,朱钟铉的嫡长子朱奇源被封为晋世子。而到了成化十年(公元1478年)的时候,晋世子的嫡长子朱表荣被封为晋世孙。
晋王一家有世子、世孙,看上去生活十分美好。但是在弘治六年(公元1497年)十二月,晋世孙朱表荣不幸去世,年仅27岁。而朱奇源在做了39年的世子后,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四月去世,享年48岁,赐谥曰靖和。此时晋府甚至出现了世曾孙,即世孙朱表荣庶次子朱知烊,而朱钟铉他老人家仍然身子骨硬朗得很。直到五年后的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正月,才以75岁的高龄去世,赐谥曰庄。这位晋庄王硬是从15世纪一直活到了16世纪,熬死了自己的长子和长孙。
丙午,命晋府世曾孙知烊,凡遇时节进表笺及祭祀之类,代晋王行礼,以世子冠服给之。从王奏也。—《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大宗绝嗣的尴尬
晋庄王去世后,世曾孙朱知烊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封晋王,随即追封其祖父晋靖和世子为晋靖王,父世孙朱表荣为晋怀王。
可惜这样好不容易继承得来的王位,朱知烊却没有子孙可以享用。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晋王朱知烊去世,享年45岁,赐谥曰端。
晋端王既无子嗣,又无兄弟,晋府大宗至此绝嗣。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王位要从晋怀王朱表荣的弟弟及其后代中产生。
朱表荣伦序最近的弟弟叫朱表槏,二人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正德五年的时候朱表槏被封为新化王,三年后去世,赐谥曰恭裕。新化恭裕王朱表槏的嫡长子叫朱知㸅,于正德十三年袭封新化王,嘉靖四年去世,赐谥曰端和。新化端和王朱知㸅死后,其庶长子朱新㙉年纪尚幼,因此只封为新化长子,尚未袭封。晋端王去世后,朱新㙉作为堂侄伦序最近,因此得以新化长子的身份奉敕管理晋王府,并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进封晋王。
由于此时明世宗嘉靖皇帝已经在大礼议的斗争中大获全胜,因此托子孙的福,新化恭裕王朱表槏被追封为晋安王,新化端和王朱知㸅被追封为晋康王,朱新㙉也不用认堂伯晋端王朱知烊为老爹。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晋王朱新㙉去世,享年60岁,赐谥曰简。遗憾的是晋简王也无嗣,晋王传承再次出现问题。
朱新㙉封晋王之后,由于朝廷对宗室爵位的控制,他的弟弟朱新墧没能袭封新化王,还是原来的爵位镇国将军。朱新墧死后,其子朱慎镜按照惯例降封为辅国将军。
在伯父晋简王去世后,朱慎镜于万历四年以本等爵位(即辅国将军)奉敕管理晋王府。一般来说三年守孝期满,这位辅国将军就可以袭封晋王,实现人生的大逆袭。可惜朱慎镜命小福薄,还没等熬到这一天,就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去世,还没有子嗣。
一次次的绝嗣,让朝廷头痛极了。好在朱新墧还有一个儿子辅国将军朱慎鋷。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朱慎鋷进封晋王,追封兄长朱慎镜为晋敬王。朱慎鋷袭封当年便去世,赐谥曰惠,留下嫡长子朱敏淳。
由于朱敏淳年幼,他虽然在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袭封晋王,但当时晋王府事都是由宁河恭懿王暂为代理,直到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才由朱敏淳正式执政。宁河恭懿王的高祖父宁河康僖王朱美堛,是晋宪王朱美圭的弟弟,他和晋府大宗之间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相当疏远。
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晋王朱敏淳去世,赐谥曰穆。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晋穆王庶长子朱求桂奉敕管理晋王府事,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袭封晋王。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晋王朱求桂去世,赐谥曰裕。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晋裕王嫡长子朱审烜袭封晋王。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太原,朱审烜被俘,并被封为制将军。李自成将其带到北京之后,又带着其参与了山海关之战。义军战败后,朱审烜被清军俘虏,并于隆武二年(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在北京被清廷杀害。朱审烜在北京的时候,曾经在“北太子案”中坚决否认当事人为崇祯帝太子朱慈烺。可惜在失去利用价值后,依然被倾听毫不犹豫地残害。
结语:晋王这一脉宗室自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之国太原,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太原城破,共传国266年。历11位实封亲王和5位追封亲王。以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在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明亡前54年)所著的《弇山堂别集》为例,当时的晋王府共亲王一位(应为晋穆王朱敏淳),郡王12位,将军1085位,中尉2200位。此外还有郡主、县主等女性宗室1511位,及在府庶人170名。享受朝廷岁禄的总人数合计近五千人(庶人也是需要朝廷供养的)。到了明末,这个数字再翻一番,还是比较可信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