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临渭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入选第六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临渭草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玉米皮、麦秆等原料,通过结、辫、捻、搓、掐、拧、举、盘等各种编织技艺,编制出各种装饰品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工艺品。
一经一纬的编织,一点一滴的累积,一寸一方的守护。怀着对故土深切的眷念和一份永不言败的坚持,勤劳的临渭人让草编制品开成了一朵丰盛的花。
流传百年原本无闻的草编制品,民间艺术人带着家乡人的质朴纯净,让巧手匠心的精彩草编走出了小镇。
图|临渭草编
01.
临渭草编
草编技艺·始于记忆
草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织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以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
图|临渭草编
草编技艺植于民间底层,它最接近原始、最融入生活,所内涵的“草根”文化思想,是研究民间生存及生活、思想状态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在面对现代物质化生活时始终保持那种传统民间造物理念,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所具备的那种浓厚的自然气息与朴素的乡村味道,至今仍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温馨感觉。
图|临渭草编
在80年代的临渭,一到晚上,大家就会聚在一起,边聊家长边编草帽和玉米叶搓绳。那时候电力受限,大家只能点一盏煤油灯来照明。在摇曳曳昏黄的灯光中,老婆婆与女孩们谈笑风生,笑语连连,她们把一束束经过浸泡,碾压过的稻草,拿在手中釆回搓动,于是这小小的稻草就便拧成了一股细绀的长绳,而麦杆结则被分编成粗细两种草带。
图|麦秆
这一忙活往往要到晚上九、十点钟,直至拿来的一大捆稻草全部变成一捆捆绳子,大家方才打着哈欠,带着劳累后的疲惫和欢乐,满足而回。而草包片的制作则是得到第二天才能完成。
最早打包片的机器很原始,往往需要两个人,把绳子在包片机上挂好后,一个人坐在包片机上往下磕,另一个人往返于包片机两边,手中拿着一根两厘米宽、一米多长的俗话称作梭条的工具,将稻草来回转动,如同织布一般,这小小的包片就做成了。
图|临渭草编
后来随着时代进步,包片机得到了改进,一个人也能操作了,缠绳、脚蹬、压片,一气呵成。
如今草编加工更是换了另一副模样,成熟后秸秆变硬,便没有水稻秸秆特有的韧劲和青涩。晾晒或烘干后的稻草便可用来作为草编工艺品的原料了。它不光是简简单单的草编粗加工,还把手里的麦草玉米叶稻草加工成了工艺品,漂洋过海,卖到了韩国,日本。
因此可以说小小的草编,承载着临渭村民的致富梦想。
图|编织稻草绳
02.
临渭草编
炕头经济·改天换地
在临渭流传着一句谚语:“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
视频|草编传承人陈春苗与临渭草编
2020年是扶贫攻坚决战之年,在临渭,神奇的草编又一次散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临渭启用了“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管理运作模式,组织专业技能培训,聘用有编织技能的农村妇女加入,带动广大贫困妇女自主创业,脱贫增收。
一时间,全区贫困妇女手舞翻飞,汉编唐编花样繁多,各种草编制品织造而出,最终小小的“炕头经济”为完成全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草编非遗传承人的家,王景春作品
草编产业是临渭桥南镇农民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达2亿元,其中支付农民加工费约5千万元。目前,南塬四个乡镇有2.1万人从事草编相关工作。
目前,临渭的草编文化已经成功开枝散叶,由原来单一的草类编制产品发展到草、纸、柳、木制、机绣、机钉及其他天然纤维工艺品等7大系列8000多个品种。编制手法也由最初的编辫、平编、绞编、编花等发展到锥砌法、串接、串钉等30多种手法。2019年在互联网协会与工艺美艺协会专家引导下正式提出打造“草编小镇”,体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图|陈春苗与家人,王景春作品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临渭如今已成为草编小型世界工厂,编织工艺甚至得到了爱马仕、LV等国际大牌的青睐,编包、草帽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据统计,新河草编制品基本上全部出口,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草编编出了大市场。如今,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织梦空间正在显露雏形,为中国工艺陕西工匠建设赋予市场活力。
图|临渭区南源农家草编带动4000名村民致富,王景春作品
03.
临渭草编
创意之风·草艺新生
草编品曾经是为平常人家所消费的日常器物,在当下,它与标准、统一、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它提醒着我们乡土生活中的诗意痕迹。
如今,草编不再局限于工具器物的范畴,当它与某处空间结合,就传递着某种特定的场所想象、艺术语境与生活方式。
图|草编技艺与空间对话
作为一种生活器物的空间构筑,草编展示着植物材料不断地排列、重构、重组的可能,赋予日常生活以形式美感,如何能让非遗草编走的更加长远?传统技艺的新生,需要跨越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界限。
临渭区天留村,该地位于秦岭北麓,被誉为“山水桥南,天然氧吧”之地。2014年评为“渭南市生态村”。
图|空间流动,草亦蜿蜒
如何让在地文化和生活场景在建筑与艺术的加持下,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2021年4月14日,渭南市临渭区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将会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届时将发布乡村振兴和全域美好生活打造相关实践与政策,通过组织多种培训、活动、比赛等吸引更多新青年和新村民加入到美好生活中来,更多细节敬请期待。
- END -
渭南临渭 美好生活
银发友好城市IP
点击下方图片
对SMART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