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属阴山山脉,内蒙古包头就坐落其中。1958年,我国第一座核燃料元件厂——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二〇二厂)就在这里孕育,被赋予了保障国家国防建设和核材料需求的神圣使命,为“两弹一艇”和核电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这里成为我国当前核燃料元件种类最多的生产商、供应商、服务商,发展成为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研制技术路线最全,拥有多条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的核燃料元件厂。
1956年,新中国决定兴建核燃料元件厂。1957年初,选厂委员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选定了厂址。1958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了该厂的建设。1958年初,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陆续到达包头,并成为建厂初期的骨干力量。1958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座元件厂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党中央对二〇二厂的建设高度重视,选派国内名牌大学和回国留学生中最好的人才到这里,其中包括留苏博士、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留苏学者、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的次子乌杰。然而,迎接第一批建设者们的只是“一口深不见底的老井,生满枯黄的沙蒿,两段不知毁于何时的残垣断壁”。
二〇二厂第一批建设者、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的刘佩玉生前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刚到这里的时候只有一颗歪脖子树和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遍地荒草、漫天黄沙。空旷的厂址上只有一些创业者的简易帐篷,其他一点标志都没有。
大家害怕迷路就把几根木杆立起来,上面绑上一面鲜艳的红旗,这样远处的人们,透过昏暗的黄沙,就能看到那么红色,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在“那抹红”的指引与引领下,二〇二厂人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
1959年2月17日,二机部部长宋任穷到厂视察,鼓励大家说,“同志们从祖国各地来到包头,条件艰苦,吃的山药蛋,造的原子弹,责任重大而光荣”。他号召全厂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指示厂要拟定职工生活长远规划。
为克服困难,稳定职工队伍,厂党委一方面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在职工中开展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热爱核工业事业的动员。另一方面落实粮食、蔬菜供应,发动群众开荒种地、养猪养羊,自力更生发展农副业。
1960年10月,职工种植的土豆获得大丰收。厂里为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在职工食堂举办大会餐,所有主副食全部由土豆组成,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次土豆大会餐在三年困难时期的特殊条件下,极大地振奋了职工士气。后来这种精神被总结提炼为“土豆大会餐精神”。
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建设初期,几乎都经历了外援专家撤走、自力更生的艰难时期,无一能够幸免。外援专家撤走后,二〇二厂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保证我国原子弹的研制需要,在生产研制厂房尚未建成的情况下,在一个经过改造的仓库里展开试制攻关。这个攻关小组的带头人叫安纯祥。
安纯祥1959年7月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后,来到二〇二厂工作。1961年底,厂里决定在第二研究室设立六分室,主要任务是负责原子弹核部件的成型锻造及热处理等科研攻关。分室主任由安纯祥担任。
“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后回来,听说要我去原子能行业,搞原子能!一听我这个高兴啊。但是等到了包头以后,一看,那个时候什么也没有,非常的荒凉,不像现在,咱们包头是宜居城市。”安纯祥回忆着二〇二厂初建时的场景,“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风沙很大,食堂也是临时搭建的草棚,吃饭的时候得用手捂住碗,不然碗里全是沙子。”创业者们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己动手捡砖头、盘烘炉,为了配合基建工程施工,解决施工工具缺乏的困难,厂里组织工人组建简易手工作坊。在这里锻制了第一把火钳,也是厂里的第一件“产品”。用这把火钳起家,锻制了成千上万件基建和农副业生产用的零件和工具。
此外,安纯祥还记得第一次试验的情景。那是1962年1月的一天,天气很冷,工棚里结着冰。当把锻件放到锻锤口边准备开锤时,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当第一锤打下去后,一看没出什么问题,大家才消除了疑虑。“那段时间我们从早忙到晚,差不多每天都干到半夜才能休息。再加上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吃不饱,但大家也毫无怨言。”安纯祥说,“到了半夜厂里给每人发一个玉米饼子,就是这一个玉米饼子,大家还是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多吃一口。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外援不提供技术我们自己摸索,没有专家靠大家,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过技术关,早日试制出‘争气弹’。”
1964年4月7日,历经两年时间三个阶段的多次试验,攻关小组在仓库里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原子弹关键部件,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16日的爆炸成功。
1964年4月7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长彭真,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到厂视察,赞赏二〇二厂丢掉了柺棍,干出了成绩。后来,这种精神,被罗瑞卿称赞为“仓库精神”。
此外还有“一厘钱”精神,是二〇二厂干部职工早期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创造的,背后承载的是二〇二厂二车间化验室降本增效的真实故事。据史料记载,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化验室实现了每个实验从4毛多降低到5分钱左右。“一厘钱精神”体现了勤俭节约,其实就是“主人翁”精神。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二〇二厂在“仓库精神”、“土豆大会餐精神”和 “一厘钱精神”的激励和指引下,创业者们用生命、汗水和忠诚,打造出共和国第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科研基地,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铀化工生产线,第一条金属钙生产线,第一条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第一条锂同位素生产线,为我国“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为国防建设和核工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心使然,使命所系。回首二〇二厂63年的发展历史,饱含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关怀,更饱含了几代二〇二厂人的心血与汗水。如今的二〇二厂历经国家战略经济调整,早期的生产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智能化的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并逐步构建起了一个我国当前核电燃料元件产品多元化、产能规模化、技术路线最全的核电燃料元件制造基地,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进入到核电燃料元件产业发展时期,二〇二厂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充分发挥“厂所合一”的生产科研和人才优势,持续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建成了我国首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CANDU-6型重水堆、AP1000型压水堆和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AFA3G型压水堆和快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为秦山二期、秦山三期、方家山、石岛湾、海阳等核电机组提供了可靠、安全、稳定的核燃料元件。
核燃料组(元)件作为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屏障,也是电站经济效益重要保障。多年来,二〇二厂过硬的产品质量,保障了我国多台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生产的中子医疗堆燃料元件、民用放射源屏蔽体等产品,为促进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和核技术应用的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核燃料元件事业又在这里迎来开门红。2021年1月9日上午9时,全球首条工业规模、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首批产品在这里启运。这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推进我国高温气冷堆商业化和产业化,为我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63年来,这个1958年创建的我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用创新发展确保了我国核工业“粮仓”丰饶富足,带动我国核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向前。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征程,二〇二厂也从新出发,向着早日建成面向全球、国际一流的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迈进。
作者|林丽园
来源:www.cntia.org(民用核技术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