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大宝山,山如其名,山体之下有大宝。据勘探,这座海拔1000多米的“宝山”,673米标高线以上蕴藏的是褐铁矿,其下为铜、硫、铅锌矿,再下还有钨钼矿,并伴生有金、银、碲、铋等多种稀有金属。不仅金属含量大、品种多,而且矿床裸露,极易开采。
历史记载,大宝山最早的开采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999年的宋朝。不过,大宝山最终蜕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宝山,要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7年3月,广东地质局成立中苏合作队(四二三队),对湘南、粤北这些地区进行集中矿产普查,其中,曲江县凡洞矿区是重点普查区域。
找矿的日子是艰苦的。交通基本靠腿,吃的、用的、机器全部人工挑担。住房屋顶是茅竹加油毛毡,食堂粮食定量一月30斤,菜品主力是酸菜加豆腐。有时,连豆腐都保证不了。几个月下来,职工队伍普遍出现水肿、夜盲、乏力等症状。
队员们饿着肚子也要坚持找矿。但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原生矿体始终未见踪影。
此时,找矿工作走到了十字路口:是坚持还是放弃?谁能挽救矿区的命运?
在关键时刻,苏联专家的意见起到重要作用。苏联专家同意坚持找矿的观点,因为古人在这个区域已经采矿上千年,说明这个地方有矿,应该上钻作进一步勘探。
上了钻机之后,经过几次钻孔,大宝山开始见矿,并且矿体稳定厚大。当时的七0五队的书记就提议,矿体这么好,就不要叫“凡洞”了,改名“大宝山”吧。从此,大宝山得名。
经持续的勘探,大宝山的真容逐渐显露,矿区内含矿带总长3000余米,平均宽400米,厚约在50到100米之间,分布有33个工业矿体。矿石均为铅锌铜硫等矿石。
1961年春,大宝山矿区勘探最终储量报告出炉,为此后大宝山几十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省自然资源宣教中心省地质科普教育馆
【来源:广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