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信钢医院休闲广场,正好碰到张大爷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开心的和家人们说笑。看着这名硬朗的老人,谁能想到,他差一点就瘫痪在床呢?
事情回到几天前: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平日身体不错,可是一场突袭的"病魔"打破了张大爷一家人宁静的生活。
那天夜晚,老人突然无法言语,一侧肢体不能动弹!情况危急,家属当即拨打120送到信钢医院,神经内科姚菊芬主治医师经过向家属询问病史及查体后,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患者为脑卒中,她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患者高龄,既往基础病情复杂,患有"房颤"、"高血压病"10余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并且2个月前做过手术,刚刚出院不久。
姚菊芬主治医师紧急呼叫多学科专科医生,进行紧急会诊。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邓晓峰接到电话后,立马匆匆奔往神经内科抢救室。与此同时,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抢救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抽血……CT/MRI结果与姚菊芬主治医师预估的一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
此时,老人的左上肢处于完全瘫痪状态,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血压偏高。邓晓峰医生反复确认患者发病到入院是2小时,正处于溶栓的时间窗。但患者有"房颤",2个月前有手术病史,并且长期口服阿斯匹林,大大的增加了溶栓治疗风险。
脑MRI血管成像可见前交通动脉狭窄
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溶栓治疗,接下来老人将瘫痪在床,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困难。与家属积极沟通征得同意后,邓晓峰医生决定将老人转入重症医学科,立刻行溶栓治疗!
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邓晓峰医生亲自到急诊药房拿药,随后立即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
奇迹发生了!20分钟后,老人的左上肢竟能缓缓抬起了!
30分钟后,老人的意识状态明显清晰起来,言语功能得到恢复!
静脉溶栓期间,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守护在老人身旁,严密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与老人交流,溶栓过程顺利,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当邓晓峰医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人家属,老人的女儿喜极而泣,"感谢邓主任对父亲的救治!"患者家属表示,很庆幸遇到了信钢医院这么多的好医生,才能让父亲得到及时的救治,父亲的顺利康复,极大的减轻了子女、家庭的负担,全家人都感激不已。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张大爷顺利转到普通病区(神经内科),已经能正常下地行走,生活可以自理。
科普:认识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脑卒中一旦发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害。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则需要立即拨打"120"前往具有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信阳信钢医院是信北区域的卒中急救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已经通过溶栓治疗,成功救治了许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卒中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患者完成头颅CT等检查,医生经过判定符合溶栓指征,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开启溶栓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