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中国功夫享誉全球,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捧,像李小龙、成龙等动作明星更是收获了无数粉丝。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武术发展,它就是武举考试制度。今天我们就通过明朝的武举考试来看中国武举制度的大体发展。
武举制的兴起
在明朝时期,虽然战争中已经开始运用火炮,但却没有大面积普及。在抗击日本海盗的战争中使用的主要兵器还是长枪、大刀;另外,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因此明军使用的兵器还以弓箭为主。
为了有效适应战争的需要,明王朝的武举着重开设了马射、步射等科目,在明朝的军事战争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讲明朝武举考试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明朝前的武举是什么样。
- 唐朝
武举制度始于唐朝,从唐朝武举之制的录用体系来看,其考核主要是以战斗中的各种技能以及体能素质为主要项目。
对于这一考核标准,当时有很多反对声音。如薛谦光与蒋防就认为武举选拔人才的体系不能过于重视“武”而轻视了对“谋略文才”的考核。但这种呼声并没有得到支持。
由此可见,唐朝的武举考试过于注重对应试者武艺技能,忽视了对应试者军事谋略的考核,其武举体系并不完善。
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唐朝武举制度的贡献并非是选拔出文武双全的将领,而是其开创性。因为在唐朝之前的历朝历代并无武举制度。
- 宋朝
宋朝在开国之初并未设立武举之制。可是,因为宋朝自立国以来就遭受到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遂迫于无奈开设武举考试选拔武艺超群、谋略出众的将领。
1029年,宋仁宗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一项条文《武举条例》,这标志着武举之制在宋朝的正式确立。
宋朝的武举制与科举制的考试制度大体相似,皆为3级考试体系。可是,武举考试体系较之科举考试还多了一个“引试”。
引试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为“武艺”,第二类为“程文”。
武艺的考核种类繁多,主要有弓步射项目、弓马射项目、弩踏项目、刀枪项目。
程文考核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策问项目;一类是墨义项目。
所谓“策问”就是以军事为主题,写成一篇有自己独到观点的文章;而“墨义”就是解释各种著名兵书的基本含义,兵书以《孙子兵法》、《司马》为主。
宋朝武举制度相比唐朝有了很大进步,并开始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这对明朝武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明朝《武举法》
时间到了天顺八年(1464年),明朝颁布了第一部和武举之制有关的法律——《武举法》。这部法律对明朝武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录取的基本标准、俸禄的发放以及中式后授官等诸多细节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武举法》中还规定,凡是通晓兵法、有文韬武略的官员军民皆可参与。而考试原则是“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这样不仅扩宽了武试人才来源的渠道,而且还能考核应试者不单是一身蛮力的莽夫。
这个时期的《武举法》虽然为明王朝之后武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 武举考试开设的时间没有固定
《武举法》中虽然对武举考试的内容、录取的基本标准、俸禄的发放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没有具体规定武举考试举行的时间。
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试想一个连时间都没固定的考试会受到重视吗?《武举法》中的这一缺陷凸显了明朝统治者初期重文轻武的思想。
- 武举人待遇太低
《武举法》中规定武举中式者每月俸禄最高为3石米,而一个二品的文官每月俸禄可达66石米。
相比之下,武举中式者的待遇不是有点点低那么简单了。如此一来也就导致武举考试的社会声誉很差。
- 过于重策略考试
《武举法》确实有突破前两朝的地方,特别是重战略这方面的考核。但明朝初太过于注重策略考试了,这导致有些武艺高超略有谋略的武将人才无法中举。
也正是因为《武举法》上述的三个缺陷,导致《武举法》颁布后,参加武举考试的人并不多。而一些具有武将才能的人因为严格的策略考试而名落孙山,最终致使《武举法》并未达到强化军队的目的。
完善《武举法》并影响清朝
随着明朝四处征战,武将人才的缺失,让《武举法》的缺陷已经到了必须彻底完善的地步。
虽然明朝也在不断完善《武举法》,但到了崇祯四年(1631年),明朝的武举制度才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殿试机制正式在武举考试中实施,至此明朝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武举考试体系。
- 乡试
乡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是每年的十月份,皆是在文制科举之后举行。
参加乡试之人没有身份限制,但凡认为自己有文韬武略的平民百姓皆可参考试,即使在上次乡试中没有考上的亦可参加来年考试。
考试内容分为三项:骑射、步射、策论。骑射步射都好理解,其中“策论”是要参试者根据兵法阐述当前某个军事要务,须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 会试
能够参加会试的人员有两类:一类是通过乡试者;一类是两京武学中被兵部考核为优秀的学生。
会试也有三个项目。骑马射箭、射箭以及策论。考试的内容与乡试相同,要求要高于乡试。录取人员基本上在三场考试中都要表现优秀,即骑射、步射必须相当准确,策论必须观点独到,能切中要害,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会试通过者,朝廷也会张榜赐宴,以示皇恩浩大。
- 殿试
崇祯四年(1631年),明朝政府正式在武举考试中增加了殿试。一般会试之后,由皇帝亲自在金殿上主持考试新的策论,而马射和步射则按照会试成绩算,取前三名,首名谓之状元。
由此开始,明朝才算是真正重视武举制度,而且这个制度一直影响到清朝。
清朝由满族建立,满族是一个崇尚武功的民族,因此在清朝建立后,武举之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明王朝的武举之制在后期已发展得较为完善,因此,清初的武举之制与明王朝的武举考试程序基本相同。
重文轻武的明朝为何颁布《武举法》
如同我们前文所说,明朝重文轻武。因此明朝从立国到天顺八年,虽设立了武举制度,但形同虚设。
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十分担心武将集团过于庞大,会拥兵自重,对明王朝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朱元璋登基后一直重文轻武,并想方设法对功勋卓著的武将进行大肆杀戮,并让武将子弟学习儒家文化,试图以此稳定明王朝的统治。
那既然如此,明朝为何还要颁布《武举法》呢?
- 边防需要
明王朝其实是在驱逐蒙古统治者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然而,元顺帝北逃大漠地区后,依然拥有强大的军队,这对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因此,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明朝历代皇帝都对北方地区的蒙古族有着强烈的警惕之心,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强各种军事防备措施。
可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定局面并未持续很久。在1449年,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中大败,被蒙古部落首领也先活捉,五十万明军几乎全军覆灭。
这一军事变故导致明朝在北方边防的军事实力大为削弱,从这以后明朝的北方边境地区经常处于战争状态,至此北方边患也就成为明朝统治者最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明朝也就不能不把军队建设和将领的选拔当成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操作了。
- 防御倭寇
明王朝的海岸线有数千公里之长,对于明王朝而言,加强海防力量也十分必要。
其实在明代前期就已经出现了日本倭寇对沿海的侵扰,明朝统治者在沿海地区实施严厉的海禁策略,以此强化沿海的安全防御。
可是到了明世宗朱厚熜时期,明王朝的国力一落千丈,海防力量也大为削弱。此时日本海盗势力更加嚣张,有很多时候还趁虚深入内地,在我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另外,从明武宗时期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频繁活动,甚至与明朝的水军形成了小规模的冲突。
所有这一切,都不得不让明朝统治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军队建设,尤其是选任更有作战能力的将领。因此,《武举法》就派上了用场。
结语
纵观明王朝的武举之制,从天顺八年(1464年)到明思宗自杀明朝灭亡的1644年,武举之制在明王朝的历史上存在了近200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武举之制从程序紊乱到结构完整,是明王朝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也间接或直接为中国武术和清朝武举制度做出了一些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