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糖友请注意,昨天,最新版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经在权威的《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这个指南,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更新。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诊断标准。咱们现在就来解读指南中的重要观点。
新版指南规定,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具体内容,首先是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同时,随机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或者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7.0 mmol/L ;或者2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达到或超过11.1 mmol/L ;或者HbA1c达到或超过6.5%。
诊断标准明确规定,随机血糖,是1天内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考虑用餐时间;空腹血糖,是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测得的血糖值;随机血糖,不能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降低。就是说,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典型的3多1少症状,不能简单地通过自测血糖,给自己诊断或宽心,而是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
新版指南还规定,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那些年纪较轻、病程较短、没有并发症、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没有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前提下,采取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否则,则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控制目标。就是说,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将HbA1c控制在6.5%以下。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指南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的重要性。明确规定,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该始终坚持;二甲双胍,则需要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如果使用1种降糖药,不能使血糖达标,可以采用2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此外,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风险、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等情况。
新版指南,还有1个重要的变化,是添加了体重管理章节。明确提出,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体重管理不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的进展。因此,提醒各位,如果自己已经出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降低,尤其是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该重视体重控制,通过生活方式转变,比如健康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否则,可能会很快加入到糖尿病病友的行列。
新版指南,还将1个多数普通糖友不熟悉的指标,纳入到了血糖控制目标中。这个指标叫TIR,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其控制目标是超过70%。TIR,也叫葡萄糖达标时间百分比,是指24小时内,葡萄糖在3.9到10.0 mmol/L的目标范围内的时间或所占百分比。监测这个数据,需要每天至少测7次血糖,目前可能只有那些有条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糖友,才能做到。
此外,新版指南还对低血糖进行了分级定义,并提出了具体管理方法。并且,对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风险和就诊频率等,提出了细节指导。最后,指南还强调了戒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电子烟同样具有健康危害。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