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成儿 时拾史事
最近关于文理分科的讨论很多,小编把这篇旧文搬出来啦!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落下帷幕,现在的你,或者曾经的你,考的是文科呢还是理科呢?对于大多数读过高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数十年来,高中校园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似乎都对理科情有独钟。基本情况是,一栋教学楼,往往四五层都是理科班,文科班只有一两层甚至更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社会上耳熟能详的口号。文科分班前夕,部分上了年纪的理科老师,更是对文科嗤之以鼻:“文科?没用的!没用的!”“文科不就是背,有什么前途!”
文理分科的开端
既然明明知道,学文科,考上大学的几率更低,考上名校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会读文科呢?主要是两类原因,第一类是对文科比较感兴趣,政治、历史、地理学的好,对未来有充足的信心,千军万马又何妨?过独木桥的一定有我!第二类是迫不得已,因为理科学的差,完全看不到希望,只好读文科了,门槛低一些,至少不会交白卷。其实,对于文理是否要分科,以及文科理科孰轻孰重,中国历史上已经争论一百多年了。
早在宣统元年三月,学部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为文科实科折》,开启百年以来,中国文理分科的先河。奏折指出:小学堂不适合分科,但是中学堂的确有分科的必要。为什么要把课程分为文科、实科呢?
第一,客观上,文科、实科的差别是存在的,文科主要包括政法、文学、经学等等,实科包括农学、工学、商学等等,双方存在较大区别;
第二,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上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学会那么多课程,压力太大,学霸都不一定扛得住。“学实科者,尤其科学之纯熟,中国文学既难,加以科学又极繁重,果能于五年之内二者兼通,岂非甚善。”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文理不应分科。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此观点明确下来。中学阶段,文理为什么不能分科呢?因为中学时期分科,为时过早,容易导致学生畸形发展,基础知识不扎实。文科生只学文科,科学素养缺失,逻辑性、严谨性不足;理科生只学理科,语言表达能力弱,人文素养缺失,眼界受限;还有,分科是为了把知识学深、学精,理科想要深入学习,甚至创建更多的理工类学校,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师资力量,以当时的经济水平难以实现;教育经费的不足制约了文理分科的开展。
1916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痛批文理分科的观点,以为不可取;1919年,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又有许多校长要求实行文理分科,理由和之前差不多,都是强调术业有专攻,没必要什么都学。研读课程太多,顾此失彼,毫无意义。假设一个人毕业后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那么之前学的政治、历史很快就会被遗忘,既然如此,何必去学呢?学而无用,白白浪费时间。
重理轻文
1949年后,教育部再次开启了文理分科的新篇章。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为了发展重工业,中国以苏联为师,全面效仿苏联的教育模式。想要快速完成工业化,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分科培养,有利于缩短教育周期,尽快弥补相关人才的短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工业院校、工业专业建立起来,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等,一应俱全。50年代初,工业院校有38所,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其次为师范、农业、医药,都在29所以上。至于文科类专业,对工业化的作用不是很直观,因此被否定。具体表现为专业数量大幅压缩,规模减少,不少知名学者离开了原先的工作岗位。像财经类院校只有6所,政法类4所,语文类8所,远远比不上理工类。
“文、史、哲各系的毕业生, 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 很难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不少毕业生为了就业, 不得不抛弃原学的专业, 改行做其他工作。由于这些专业没有其他经费来源, 教师的科研条件极为困难, 生活待遇也较其他专业清苦。现在普遍存在着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 而文、史、哲研究成果发表之难, 更是首当其冲”。
不同主要是在社会背景,和晚清、民国相比,现在的考生数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继2009年之后,今年再次突破一千万。制度上细微的改动,直接影响几百万个中国家庭,对于决策者来说,真是压力山大;然后这是在高考背景下的文理分科,有人说文理不分科,会不会加重学业压力,其实在高考框架下,不管学几科,压力都不会降低,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因为它是按照排名进行资源分配,无论试卷有多难,总有人排第一、排倒数,考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高的提升排名,除非所有人都考一个分数。为什么减负喊了几十年,越减越负?因为最终评价的标准是排名,不是学了多少时间,写了多少作业,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排名,学生、家长、老师就会怎么做,人都是现实的。
END
图片来自网络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原标题:《偏见、冷眼:文科生饱受歧视,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