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左安门
壬午北京王珺书
咏左安门【清】王士祯
韦杜城南十万家,东风处处酒旗斜。
不知冷节匆匆过,犹见僧楼一树花。
左安门-作用
外城的南墙东面是左安门。左安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与右安门东西对称,因箭楼外侧门洞有石砌礓擦的原因,俗称“礓擦门”。当年因为北疆烽火连年,为加强京师防备与治理建外城。永定门是外城南垣正门,当年它取代了正阳门的位置成为了整个京城的南大门。因为修筑外城是为了国家安定,所以永定门两侧的城门都取“安”字为名,东侧为左安门,西侧为右安门。左安门距外城东南角楼很近。左安门外水源丰沛,土地肥沃,有大片菜田。农家在这里辛勤劳作,种植各种时令鲜菜,以供应内城民用,南城的粪车每天出入左安门内外。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左安门
这座偏远的东垣“村门”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时间。其建筑无甚动人之处,周边自然环境却另有一番美丽。这里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北接开阔田野,地里一部分种粮食和蔬菜,一部分长满芦苇。据《北京街巷图志》记载,同样是城市干道,在南城,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更加笔直、宽阔,其原因在于右安门内的道路在辽金时代是城市干道。
图为《京门九衢图》-通辽市原市委副书记王明义观看长卷留影
左安门一带则一直是村野,其内的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筑外城时才形成,而且没有经过很好的规划,故而道路的形状保存了乡野气息。除了远远可以望见的城墙,这里简直没有什么城市迹象可寻,但这种图景却让瑞典学者喜仁龙深深陶醉,“世界上有几个古都可以提供如此开阔的无建筑地面,可以在其城区内看到如此纯粹的田园生活呢?”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说左安门不能不提萧太后河。澶渊之盟后,宋辽相和,辽便在北京东郊开萧太后河,所以早在左安门建立之前,这条河便存在了。在这条河未断流之前,这一带居民多以行船或打鱼为生,后来河道淤塞才改为务农。辽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凿的这条河为北京东南郊的发展发挥了不小作用。这条河改善了水路交通,促成这个地区商业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加强运输事业管理,辽甚至专门设“转运使”一职。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而东垣一带本就属地势低洼的易涝区,故开凿后不仅用以运输,而且利于农业生产,使河两岸农业年年丰收。但这条河最显赫的贡献无疑是促进了东垣地区的百业俱兴,为北京(辽代称南京)逐渐成为首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条河,今天的左安门地区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清末,《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让天津来的火车直达正阳门,清政府不得不在左安门旁开了个城豁子,这是对北京城墙开的第一刀。从此,城墙城门稳如泰山的岁月一去不返。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左安门-城楼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左安门-瓮城
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明嘉靖四十三年外城建成时,只修了城楼和瓮城,瓮城正对城门处辟有瓮城门洞,清乾隆三十一年之前外城七门均无箭楼,是年加盖了永定门箭楼。这说明外城其它门的箭楼都是在乾隆三十一年后,参照永定门箭楼的规制陆续增建的。左安门箭楼与右安门形制相同,与永定、广渠、广安三门相比,箭楼两侧面箭窗各少2孔。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左安门-箭楼
南面2排,每排7孔,共14孔;东西两侧面2排,每排2孔,每面4孔,共8孔,箭楼总共设箭窗22孔。箭楼北面正中辟过木方门,瓮城门洞位于箭楼下方的城台正中,为三伏三券式券洞门。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堡垒式建筑,灰筒瓦顶,戗脊走兽5个。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台通高16.6米。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左安门-值房
左安门值房位于北京左安门桥东北,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是城门守军驻守、居住的房子。古代城门值房是城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左安门值房是老北京20座老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唯一现存的古代值房建筑。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通过其地理位置,可以准确地推测出北京城外城城墙、城门的位置。2013年,左安门值房越级提升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左安门值房为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廊,悬山灰筒瓦卷棚顶。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左安门古迹 1-袁大将军墓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明广东东莞人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闻讯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昏庸的崇祯帝听信阉党余孽的谗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次年,袁崇焕被处死于西安门西市。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当时北京百姓都被谗言蒙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沾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沾。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袁崇焕死后片骨无存仅剩衣冠,家仆佘姓当晚不顾灭门九族的危险,从旗杆上盗其头颅埋于自家后院,隐姓埋名守候袁灵世世代代至今。清乾隆四十九年(177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这一段历史奇冤才真相大白于天下。袁崇焕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人们永远怀念他。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左安门篇鉴赏
左安门古迹 2-法藏寺弥陀塔
《帝京景物略》中提道:“法藏寺旧名弥陀寺,金大定中立,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建,更名‘法藏寺’。有祭酒胡濙、沙门道孚二碑。道孚戒坛第一代戒师,世人称鹅头祖师者也。北地多风,故塔不能空,无可登者。法藏寺弥陀塔独空,其中可登,塔高十丈,八面,窗置一佛,凡五十八佛,佛舍一灯。岁上元夜,寺僧燃灯绕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清代,每逢重阳节,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登高。”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长卷内容摘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