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萃|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之法

0
分享至

△ 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的读书之法

写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季羡林谈学习》

一位研究学习方法的学者提出“三万天学习论”,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都为一万天。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7岁,是人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第二阶段从28岁至54岁,是人们一方面运用知识、施展才能、接受事业挑战,另一方面更新知识、协调自身知识结构。第三阶段从55岁至81岁,是人们把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系统整理、总结的时期,同样也是深化学习的时期。

在《季羡林谈学习》一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几乎将人生的全部时间都倾注在读书与治学中的学者。本书收录的文章,涉及学术著作的写作历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乐读经历与远行游学等诸多方面。季羡林先生提倡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老而不已,学习终生”的学习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实践。

△ 青年季羡林

季羡林在《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中谈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个学人往往集中一段时间,钻研一个问题,搜集极勤,写作极苦。但是,文章一旦写成,就把注意力转向另外一个题目,已经写成和发表的文章就不再注意,甚至逐渐被遗忘了。”他自认这个毛病极少,往往抓住一个题目,得出结论,写成文章,并且念念不忘。

1947年,季羡林发表了一篇关于梵文的论文,囿于当时的条件,他对文章中几个问题的处理并不满意,直到50多年后,季羡林得到了新材料,才终于解决了那个横亘在他心中数十年的问题。而且他提出的大胆假设也得到了证实,这不禁令他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深入研究的信心。

△ 1936年,季羡林(左)与同学在德国。(图/新华社)

季羡林认为,对于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来说,资料是最重要的。他搜集资料始终是靠着老办法、笨办法、死办法。仅有一次尝试使用电脑,却无功而止。所以他一直坚持使用老办法,即一页一页地搜寻资料。他认为,搜集资料决不能偷懒,必须要用竭泽而渔的魄力,广征博引、巨细不遗,尽可能地把能搜集的资料都搜集在一起。科学研究工作没有捷径,在勤奋和天赋之中,勤奋更为重要。他用自己过往的经验证明,学者的大忌是仅靠手边一点资料就作出重大的结论。所以他时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古人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季羡林看来,他的一生只能做个羡鱼者。《十年回顾》写的是他旅德十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在哥廷根,他没有钱,只有时间和书籍。这在他看来,反倒是个空前绝后读书的好机会。经济条件限制,当时他很少在家中读书,简单用过早餐之后,便来到梵文研究所度过一天时间。

△ 1991年,季老80高龄骑车到北大图书馆。

在这十年中,每天陪伴他的除了几片面包和白开水,就是研究所里的书籍。在那里,他读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文献资料,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碑铭拓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所由他一个人管理,空荡荡的几间大屋子只有他和几十万册书籍,万籁俱寂中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在哥廷根刻苦攻读的十年,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老而不已,学习终生。关于读书学习,季羡林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我们现在划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具体的要求。每个阶段之间的界限,看起来十分分明,事实上决不是这个样子。从宏观上来看,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是一个浑然不可分割的整体。哪一个阶段学习完,不等于整个学习任务完成。季羡林认为“学无止境”的意义即在于此。

△1996年3月,季羡林在家中书房查阅资料。

读书有什么用?赫尔曼·黑塞曾经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吃过的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力量,读过的书籍为我们的精神提供力量。季羡林的文字中流淌着他对于读书学习的脉脉温情,又于拿起放下间尽显从容豁达。“钻研一个问题,搜集极勤,写作极苦”,并终生以之。这种治学的精神不灭,更蔓延无穷。

△ 2006年,95岁的季羡林在就医的解放军总医院借助高倍放大镜读书。

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8岁缅甸“最帅和尚”将迎娶石油大亨女儿,出家时走红,却曾入狱

28岁缅甸“最帅和尚”将迎娶石油大亨女儿,出家时走红,却曾入狱

译言
2025-02-17 10:36:00
《哪吒》北美首周720万票房,惨不忍睹,美国压缩排片,何谈包容

《哪吒》北美首周720万票房,惨不忍睹,美国压缩排片,何谈包容

沧海一书客
2025-02-17 11:18:46
狗狗在自家院子里玩耍被绑架。失踪八年后,奇迹出现了

狗狗在自家院子里玩耍被绑架。失踪八年后,奇迹出现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2-16 23:26:16
花旗:上调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688港元,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从565亿大幅增长至99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32%

花旗:上调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688港元,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从565亿大幅增长至99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32%

和讯网
2025-02-17 17:45:06
小米米家中央空调Pro拆解:比6万元大金堆料更足 配置拉满了

小米米家中央空调Pro拆解:比6万元大金堆料更足 配置拉满了

快科技
2025-02-17 23:46:17
当DeepSeek开始为购房者出谋划策:预测北京房价年涨幅3%至5%,最佳卖房时机却是去年?

当DeepSeek开始为购房者出谋划策:预测北京房价年涨幅3%至5%,最佳卖房时机却是去年?

华夏时报
2025-02-15 11:48:06
“台湾永远都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讲出这句话的人,被全网唾骂

“台湾永远都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讲出这句话的人,被全网唾骂

忠于法纪
2024-06-07 17:55:19
DeepSeek评选出的唐诗十大排行榜,第一竟然是它,你认可吗?

DeepSeek评选出的唐诗十大排行榜,第一竟然是它,你认可吗?

长风文史
2025-02-17 13:53:36
《蛟龙行动》电影重新备案拍摄:将制作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

《蛟龙行动》电影重新备案拍摄:将制作特别版,择日再与观众见面

IT之家
2025-02-17 13:20:08
多项研究发现:吃甜食的人,健康指数是吃水果的人的15倍不止?

多项研究发现:吃甜食的人,健康指数是吃水果的人的15倍不止?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2-17 11:01:29
《六姊妹》大结局:汤振民猝死牌桌,何文氏寿终正寝,陈卫国病逝

《六姊妹》大结局:汤振民猝死牌桌,何文氏寿终正寝,陈卫国病逝

祝晓塬
2025-02-17 20:32:26
破天荒!20岁中国国脚或成今年中超标王:转会费131万欧!

破天荒!20岁中国国脚或成今年中超标王:转会费131万欧!

邱泽云
2025-02-17 20:31:44
案例:时隔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林生斌真面目曝光,报应终于来了

案例:时隔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林生斌真面目曝光,报应终于来了

红豆讲堂
2025-02-13 21:30:03
知道一个救一个,闲鱼新骗局

知道一个救一个,闲鱼新骗局

笑熬浆糊111
2025-02-13 00:05:24
鲍春来谈右耳失聪:一次练腹肌耳鸣后就听不见了 嘈杂环境难听清

鲍春来谈右耳失聪:一次练腹肌耳鸣后就听不见了 嘈杂环境难听清

直播吧
2025-02-17 23:35:06
负债百万、露宿街头、装疯卖傻,星光大道草根歌手现状太落魄

负债百万、露宿街头、装疯卖傻,星光大道草根歌手现状太落魄

界史
2025-02-17 13:52:30
50分+42分!联盟第一,超级状元秀打疯了,他再创历史第一神迹

50分+42分!联盟第一,超级状元秀打疯了,他再创历史第一神迹

康泳哥看体育
2025-02-17 21:53:07
湖北一木匠,两年时间骗取宁夏自治区政府高层近十亿,无人敢吱声

湖北一木匠,两年时间骗取宁夏自治区政府高层近十亿,无人敢吱声

神奇的锤子
2025-02-14 20:48:49
世界首富马斯克评价DeepSeek,再次语出惊人!

世界首富马斯克评价DeepSeek,再次语出惊人!

回京历史梦
2025-02-17 18:28:12
三个天才少年改写中国科技

三个天才少年改写中国科技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2025-02-13 17:40:14
2025-02-18 02:56:49
文话浅说
文话浅说
喝茶聊天,讲讲我知道的绍兴
364文章数 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号称全球最大金库被指50年来无人检查过 马斯克发声

头条要闻

号称全球最大金库被指50年来无人检查过 马斯克发声

体育要闻

我的天赋不及老爸10%,但我仍为自己骄傲

娱乐要闻

知名女演员已生女?5个多月前刚官宣结婚

财经要闻

习近平: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科技要闻

红包大战2.0翻车:大厂"流量魔法"为何失灵

汽车要闻

2月底上市 小米SU7 Ultra银色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数码
手机
亲子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政策调整、大批名校开建、学位猛增!海南“神兽”家长看完都笑了!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中央空调Pro拆解:比6万元大金堆料更足 配置拉满了

手机要闻

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用户倾向于购买高端智能手机

亲子要闻

自述:一招治好了巨婴症,建议收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