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朝廷内乱不断,皇家气运渐衰,自汉桓帝(144-167年)之后,灵帝、献帝(168-234年)时期,皇帝无德无能,外戚宦官争斗激烈,诸侯割据、群雄蜂起,战火连绵、满目疮痍,人相啖食、遍地饿殍。"建安七子"、著名文学家王粲亲历战乱、经受苦难,所写"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傲视群雄的曹操也写下千古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当时,神州狼烟四起,全国几无净土。所幸的是,处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政通人和、百姓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堪称大战乱之际难得的一处安宁之地。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汉中成为当时最平静的地区。"而此时汉中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张鲁。全面的综合的来看,无论是汉中还是全国,在中国历史上张鲁都是有一定积极意义、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史上,更是一位绕不开的、有贡献的重要人物。
张鲁坐像
张鲁(?-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他是"汉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张鲁的祖父叫张道陵(亦叫张陵,是道教的创始人、首位天师),东汉顺帝时客居于蜀,在川中鹤鸣山修道,并造作道书24篇,他收徒传道,所传授之道主要是给人治病、教人修炼、串联发展、互帮互助,凡入道之人,一律交五斗米即可,所以称为"五斗米教"。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不是天文学家张衡)续行道义。张衡死后,其子张鲁传承并光大"五斗米教"。 公元188年,心怀大志的军阀刘焉请得朝廷同意,进入四川任益州牧。据说刘焉也信奉五斗米教,张鲁母亲很漂亮,还会道术,刘焉对张鲁家信任有加。这一时期,蜀人张修(张道陵的徒弟)一直在巴中、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教,拥有大量信众和军队。汉献帝初平二年(191),一直想占据汉中的刘焉任张鲁为督义司马,派其会同别部司马张修一起率军北上,在古阳平关(今勉县老城)一带与汉中太守苏固作战,苏固兵败被杀,汉中遂纳入刘焉势力范围。《华阳国志·赵嵩传》记:"嵩事太守苏固,固为米贼张修所疾杀。嵩痛之,杖剑直入修营……。"
艳阳高昭大巴山
《三国志》记:"汉中张修即刘焉之别部司马,亦司五斗米教,后汉书灵帝记所谓巴郡妖巫是也"。不知是否刘焉授意,占领汉中不久,张鲁杀张修并接管了他的军队,这一事件从史书看在汉中和蜀地并未引起大的动荡。张鲁成为汉中和川北一带的最高领导人,他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刘焉即向朝廷打报告,称米贼(五斗米教)叛乱,以此为借口堵塞褒斜等道路,使汉中变为真正的"四塞之地",还杀害朝廷使臣,汉中和蜀地成为了东汉朝廷无力管理的地方。自顾尚难的朝廷顺水推舟,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郡太守。张鲁按照自己的办法,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新政权,史称"张鲁政权",对汉中实施了长达25年的管辖治理,使这里的人民享受了难得的太平生活。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其职位由儿子刘璋继承。刘璋对张鲁母子没有好感,张鲁到汉中后也有摆脱刘氏控制的想法,刘璋怨恨张鲁骄恣不服从他的指挥,于建安五年(200)杀了张鲁在益州的母亲和弟弟。张、刘彻底反目,张鲁联合川北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林胡、袁约等,曾起兵进攻益州刘璋,刘璋也几次派兵"征讨"张鲁,张鲁依据巴山天险,将刘璋军队击退。
评说历史人物须以典籍为据。《三国志·张鲁传》有详细记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顾,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张鲁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不设正常的郡县里等例行官员,而是以教职掌权来治民治军,教职人员行驶具体管辖权、动员促使民众军士信奉五斗米教,层层都有道教组织,规范和引导大家的行为,有效地维护了汉中的政权和稳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张鲁为政宽和亲民,注重教化,不施暴虐,民众亲附,威望甚高。他组织群众忙时种田,闲时练武,劳武结合,寓兵于民。民有小过,责成闭门思过或罚修路一百步,以劳代刑,既突出教化,又发展交通;民若犯罪,教育三次,不改正又再犯错才判刑罚,许多人能做到死而无怨,心悦诚服。张鲁大力推行诚信,相互之间不能欺诈,民众对他相信尊敬而乐意跟从。他还依照季节月令,春夏严禁杀生,特别是严禁宰杀耕牛;还禁止酗酒。他还遍设义舍,于大道处修建过路人住宿房屋,备义米义肉,行人无偿量腹取用。
人若有病,"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或"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让信众平时学习"老子五子文"即《道德经》和《老子想尔注》,后者一说为张道陵著,一说为张鲁著,无法定论,但张鲁对"五斗米道"(又称"五斗米教"、"天师道")的继承并创新发展则是无疑的。《老子想尔注》虽已缺失,但在敦煌考古中发现了其残卷,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张鲁不仅有理论指导,而且还有具体完备的管理体制,普通教民称为"鬼卒",往上各层级还有"鬼吏、奸令、治头、祭酒、大祭酒"等等,张鲁自称"师君",大家则称他为"天师"。这样,就有效地形成了干部人员和思想约束结合的管控局面。当年,张鲁在汉中的传道重点在平川、丘陵,但从道教宫观庙堂的遗存分布来看,极可能是覆盖全部地区的,去年我到碑坝、福成等深山区去,就听到了张鲁派人传道管事的千年传说。总之,张鲁推行的天师道(五斗米道)使老百姓得到好处,受到广大民众的信服和拥护,应当是不争的事实。
留坝张良庙
从有关资料来看,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可以推定到东汉,形成的过程和体系复杂而多元。各派系都突出一个"道"字,都以先秦重要学术流派首领老子为道祖,主张用清净无为的法则,达到治世修身归于自然的目的。道教各派都强调修炼、强体长寿甚至升仙上天,在五大宗教中独修今生追求长生不老,也不用孤身苦修、抛家入庙,在家中就可自行修炼,自然也迎合了广泛的人心基础。在东汉末年,虽有派系但声势较大的就是太平教和五斗米教。东汉时,张角(?-184年,河北巨鹿人)创立太平教,以《太平青领经》(相传西汉末年初现,后世充实丰富为太平教主要经典)为理论依据,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发动了"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被镇压,太平教逐渐淡出江湖。五斗米教宣扬清净无为、安分守己、不争不欲、遵循天道,讲究道法自然,不提倡主动作为,不破坏环境秩序。后又吸纳了儒家理论中"三纲五常"等民众都能接受的部分,形成了既有迷信的仪式和内容,也有倾向民生的特点,还有劝善修德的教义,其核心是"道法自然",标准是"中庸之道",统治阶级并不反感,所以能够存在并流传长久。
南郑区碑坝镇"宏济宫"
张鲁的子孙后代继承其衣钵,坚持把天师道发扬光大,张鲁的后人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个传奇家族。大部分朝代均认可或册封,张天师家族成为历史上一个可以和孔子家族相提并论的世家。明末著名史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天下只有三家人家,山东孔家、江西张家、凤阳朱家……"因为当时处于明朝,"凤阳朱家"即指朱明王朝,山东孔家即为孔子世家,江西张家即中国道教正统、一脉相承的"张天师家族"。元武宗时(1295-1309年)下诏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张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从此,五斗米教(道)又称正一教或正一派,与全真教并为道教的主流教派,因张天师这个首领名号又占据中国道教最高地位达第六十三代(第六十四代张家自己后人之间闹起了矛盾)。综合来看,汉中作为中国道教的主要发源地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勉县张鲁女墓
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室的《仙人唐公房碑》,共507字,虽没有刻碑时间,但专家认为是东汉(25-220年)年间所刻。不仅汉隶秀雅、时间久远,重要的是记载了唐公房是汉中城固人,大约在王莽王朝(9-25年)时修道成功,大白天合家"鸡犬升天"为仙了,又记载了唐公房庙的修建。从这个碑实物来看,可能是道教最早的遗存实证了。今天勉县老城西约一里的走马岭山上,相传是张鲁初到汉中居住之地,也是张鲁传道根据地和作战指挥部,人们称为"张鲁城"。《水经注·沔水》载:"浕水(即今勉县水磨湾南流之水)北发武郡氐中,南达张鲁城东……初平中,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断绝谷道,用远城治。"黄金谷,在今洋县东八十五里,古为要隘。《洋县志.古迹》载:"黄金谷,在县东八十五里,张鲁所据。""曹爽寇蜀,蜀将王平拒之于兴势,张旗至黄金谷。"
勉县武侯祠中的道家符录碑
还有汉王台,在汉中城南一百四十里的龙头山下,龙头山西连孤云山,为古代汉中到四川巴中米仓道中最高者(海拔2291.1米)。当年曹操攻占汉中,张鲁由米仓道逃往巴中,曾在此停留,故名"汉王台"(海拔1500米),后人建庙名为"汉王庙",专祀张鲁,至今庙基尚在。还有天师堂,《留坝厅志.祠祀志》载:"《水经注》云:浕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祀之。'浕水者,沔县之白马河也;张天师者,汉张鲁所立。鲁祖陵、父衡,皆造下道书,以惑巴、汉之民,谓之天师。道民奉其道,必祀天师堂,所祀不知何神,以意度之,殆留侯也。道藏有《张天师世家》八卷,其始祖为留侯,九传而至张陵。天师之名自陵其,陵既以鬼道惑人而托诸留侯,传之子孙,必率奉道之人,祀其先祖,而立留侯(张良)于天师堂中,亦自然之事也。'(洋县)子房山,(甘肃徽县凤凰山)留侯洞,盖皆汉代天师堂之遗迹。《道书》又言:'巴、汉天师堂数百所。'是时凡奉道之地,皆立天师堂,其存于今昔,惟此三处耳!",如此详细具体的记载,足见五斗米教众之多、范围之广、信仰之深!
勉县古阳平关旧照
还有天爷庙,原在汉中府城内西北角,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南郑县志·祠庙》载:"天爷庙,在行台坊,或云神为张鲁。"勉县张鲁女墓,史书载张鲁女叫张琪瑛,也是道教中人,未到河南或去后又回汉中已难考证,但勉县当地流传故事很悠久也很多。在今温泉镇光明村女郎山(又名"姑子山"今讹呼为"灌子山"),原有房三十六间,现墓冢尚在。《水经注·沔水》载:"汉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状高,及即其所,裁见坟形。山上直路下山,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水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沔县新志·墓邱》载:"汉张鲁女墓,在县东四十里灌子山,详见《水经注》。旧志记载,小中坝人(光明村原叫中坝村)清明拜扫。"
一百年前的汉中道教法事
《汉中府志》、《隋书》和清陕西巡抚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中均有记载。虽然距大路较偏,但也有文人吟咏,唐王维《送杨长史入川》诗曰:"……官轿祭酒客,山水女郎祠……"清王士桢在庙内题诗:"朝过女郎道,遥望女郎祠。溪水凝环佩,春水学黛眉.千林丹桔熟,一经碧苔滋。日暮神灵雨,西风满桂旗。"八十年代后,墓祠得以修复,现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在汉中的偏远山区,也留下了与纪念张鲁相关的祠庙。南郑区碑坝镇街上有个"宏济宫",1933年红军73师曾驻于此,去年我去瞻仰,只见主殿垮塌,尚有宫门,据讲是当年张鲁派手下宏氏传道管理、为民谋利,群众纪念而建,且历代维修。
百年前张良庙里的道士
张鲁当年统治汉中并改汉中郡为汉宁郡,东汉朝廷是认可的,张鲁任汉宁郡太守也是朝廷下旨任命的,除向朝廷有点进贡以外,实际上完全是张鲁自管自治。史书记载,有百姓种地挖出了玉印,张鲁的许多部下即建议张鲁当汉宁王,功曹阎圃劝谏道:"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先祸先。"阎谏言后,《三国志》记"鲁从之"。阎的话有道理:汉中人口超十万户,财富多土地肥,又是四塞之地;上匡扶天子,成为齐桓公、晋文公诸侯那样,最差也是窦融一般。现在您百事独断,不用称王避免招来祸患。张鲁可能原本就没有称王之心,他并没有推翻东汉朝廷之想法,只是希望进行改良,当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百年前的路边小庙
张鲁在汉中推行宽厚和善的治理,又兴办水利、教育和修桥修路等,在民众有很高的威望。当年,汉中和川北地区生活着大量的氐、羌族民众,原来民族隔阂很深,张鲁对各民族人民一视同仁,实现了和睦相处,各族人民都真诚拥护张鲁政权,并自愿加入五斗米教,收到了"民、夷便乐之""巴(川北)汉(中)夷、民多便之"的良好效果。张鲁"立行宽惠,百姓亲附。"
褒斜道上的栈道孔
使汉中在二十多年呈现了政通人和、生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当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百姓水深火热,四面八方的难民大量涌入汉中,张鲁政权都给予了妥善安置。《三国志》有:"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道逃来汉中"的记载,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中多少外地百姓投奔而来无法计数了。后来,与曹操大战失败的韩遂退到羌、氐少数民族地区再到西凉,马超则在213年从武都投靠了汉中的张鲁,张鲁予以接纳并封马超为"都讲祭酒",是仅次张鲁的高级职位。
马超的亲属二百余人被曹军所杀,马与曹有血海深仇,张鲁则与蜀地刘璋不共戴天,并尊从曹操操控的东汉朝廷,张、马之间自然不可能志同道合。马超胸怀大志心有不甘,于是秘密与蜀中的刘备联系,214年只身脱离汉中投奔了刘备。马超被刘备以高官厚禄礼待有加,拜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后又重返汉中,镇守阳平关(今勉县老城)。干大事报血仇的愿望未能实现,马超于公元222年在其47岁时郁郁而终,长眠在勉县。马超临终向刘备上书:"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堂)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读此史载,一代名将马超之经历、结局令人唏嘘。
勉县张鲁女庙的古碑
曹操在平定关中之后,于建安二十年(215)率十万大军来到汉中,要把秦关蜀门、广阔富庶的汉中纳入管控,以限制西蜀。《三国志》载:"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四月,曹军出散关进至河池,攻灭氐酋窦茂的军队,得其谷十余万斛。七月,曹军到了汉中的阳平关,张鲁之弟张卫率兵万余在北扼守。
阳平关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张卫军依山与曹军对峙,曹军久攻不克,伤亡很大,曹操命全军撤退。张卫军见敌退兵,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放松警惕,守备懈怠。曹操抓住时机,命令将领解标、高祚等攀险夜袭,当晚即大破张军,阵斩张鲁的大将杨任,张卫逃脱,张鲁知晓失败消息,本欲立即投降,阎圃又建议:"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据,然后委质,功必多",张鲁便决定奔米仓山进入巴中。手下人提出带走宝物、钱财、粮食等,带不了的就把仓库烧掉。
张鲁说:"我本是要投降朝廷,但意愿没有实现。现在我们出走,避开对方军队的锋头,并没有恶意。宝物、财货、仓库,是归国家所有的。"张鲁带人封好仓库后,从米仓道往巴中而去。曹操进入汉中后,见仓库宝货、粮食等封藏完好,十分赞赏张鲁的善意,即亲自写信,派人到巴中慰问张鲁,邀请其回汉中相见商谈。张鲁出走巴中为刘备所知,立即派人见张鲁,欢迎张到益州(成都),张鲁勃然大怒曰:"宁为曹公(操)作奴,不为刘备上客。"曹操的书信送达后,张鲁即返回汉中归附,曹即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一说起襄平侯,张鲁的侯规格较高,史书记载曹操封为县侯的只有4人,多为亭侯、都亭侯、关内侯,乡侯上边是最高的县侯),食邑万户;封张鲁五个儿子和阎圃皆为列侯,并娶张鲁女为儿子曹宇之妻。同时,又改汉宁郡仍为"汉中郡"。
曹操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率军留守汉中,自己则带领大军返回中原,张鲁一家也随曹操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河南安阳北)"太祖拔汉中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三辅"为长安、洛阳、邺城。史书载,汉中数万户民众到了关中和河南,五斗米教也随之扩散到中原和北方,继而遍布各省。公元216年,张鲁在邺城逝世,葬于邺城东西门豹墓之侧。
历代对张鲁的评价很多,并且比较好,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可能评语最长、评价次数最多的还是毛泽东主席。1958年全国掀起的人民公社运动,与毛主席同年初视察河南农村时说"人民公社好"有直接关系。从资料来看,极又可能与毛主席熟读《三国志·张鲁传》有关。1958年12月上旬,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毛主席把《三国志·张鲁传》印发给参会人员。毛主席两次写下了长文批示。7日批文节录如下:"……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大约有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了,贫农、下中农的生产、消费和人们的心情还是大体相同的,都是一穷二白,不同的是生产力于今进步许多了……这个《张鲁传》值得一看……众多的农民革命斗争,其性质当然与现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根本不相同。但有相同的一点,就是极端贫苦农民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的历史来源的。"
湖北武当山
毛主席10日批文节录如下:"我国从汉末到今一千多年,情况如天地悬隔……贫农、下中农的一穷二白,还有某些相似……在西方(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川北区域),有五斗米道……'民夷便乐',可见大受群众欢迎……信教者出五斗米,以神道治病;置义舍(大路上的公共宿舍);吃饭不要钱(目的是招徕关中区域的流民);修治道路(以犯轻微错误的人修路);'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以说服为主要方法)……"熟读经典、非常了解中国历史的毛主席,对张鲁还是从总体上予以欣赏的,对张鲁利于民生的措施是给予肯定的。
在三国历史上尤其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三国演义"中,张鲁是个小人物;但他为一千八百年前的汉中人民开创了二十五年的太平生活和影响长远的治理模式,则是居功至伟的;对于中国道教文化体系,则是开创者、奠基者。(李振峰撰文)
参考书目:
《三国志·张鲁传》;
《汉中府志》;
《南郑县志》;
《勉县新志》;
《留坝厅志》;
《陈显远著<汉中史迹杂考>》;
《2010年9月版,人民联盟文库、广东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
作者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汉台区作协顾问,近年来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次),其中省级报纸专版30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