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之中,王朝的覆灭,多半都是由问题的积重难返所导致的,如唐朝的灭亡,便同藩镇割据问题的迁延,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能够彻底根治藩镇问题,做出过很多努力。尤其是唐宪宗在位的时期,更是使得唐王朝的政令得以归于一统。但在唐宪宗死,其子唐穆宗继位之后,藩镇恶疾则再一次发作。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离世之后,唐穆宗顺手接过了元和年间藩镇归一的政治成果。但是,估计让当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唐穆宗继位不久之后,稳定的局势便再一次分崩离析。这是因为,在唐穆宗继位不久后,“河朔三镇”之一的卢龙率先发难,屠戮唐王朝委派的地方官吏,而后成德、魏博两镇则纷纷效仿。以至于,“河朔复叛”的浪潮迅速在穆宗一朝席卷开来。而在这中间,元和年间为平定藩镇立下汗马功劳的田弘正及其子田布则也纷纷殒命于这乱局之中。
从宏观层面来看穆宗一朝“河朔复叛”的影响便能发现,这次复叛浪潮,不仅使得“元和中兴”的成果付诸东流,同时也对日后唐朝对藩镇策略的决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到后来的唐武宗年间,河朔藩镇半割据的现状,则得到了默认。以上的情况,实际上都同“河朔复叛”这一历史片段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看来,唐穆宗继位之初发生的“河朔复叛”,无疑成为了中晚唐历史上的一个巨变。那么,历史上唐穆宗继位之初,为何会发生“河朔复叛”这一巨变?
首先,唐穆宗时期,所以会出现“河朔复叛”的情况,主要因为唐朝为解决藩镇问题,步子迈得太大,激起了藩镇牙兵集团强烈反弹。根据史料的记载,穆宗继位之初,便有宰臣向唐穆宗献“销兵”之策。援引《旧唐书·穆宗本纪》的描述,“销兵”之策的主要谋划为“密诏天下军镇,每年限百人内破八人逃死。”换言之,就是以密令的方式,让天下的藩镇每年从百名藩镇之兵消除八人的兵籍,而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策略,意图便是从根源上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
实际上客观的来看这个“销兵”之策便能发现,“销兵”实际上符合唐王朝最为基本的利益。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便处在内外皆终年聚兵的尴尬境地,而唐朝的赋税收入则也纷纷被用来当作军费,对此《资治通鉴》则评价其为“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可见,这个“销兵”之策的顶层设计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但这个“销兵”之策,显然缺少对实际情况的考量,而这一环节的缺失,最后则也导致了“河朔复叛”这一巨变的发生。
这是因为,“销兵”之策的根本还是在于“销”所以说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被“销”的兵,去处究竟是哪里,如果使其归农的话,便需要提供耕种的土地,而这显然不切实际。这个策略尤其是对“河朔三镇”的兵士来讲,最为不切实际。自代宗、德宗时候起,“河朔三镇”的牙兵便已经形成了牙兵集团,而这个牙兵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则属于低级的特权阶层。采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消除牙兵集团,显然触碰了牙兵集团最为基本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招致藩镇之兵的强烈反弹。
同时,河朔藩镇同其它藩镇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点不同便在于,河朔藩镇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割据传统,唐宪宗时期河朔藩镇,虽然摄于兵威归附唐朝,但其割据的传统却并没有被完全抛弃。所以,一旦唐朝的政策对自身有不利的情况发生,那么其必然会以重新恢复割据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见,穆宗一朝的“销兵”虽然目的是对的,但却缺乏长远的考虑,这也最终为“河朔复叛”埋下了隐患。
历史上所有成功的决策,实际上都需要深谋远虑。《旧唐书》对于“销兵”之策,刻画最深的四个字便是“不顾远图”而历史上发生于穆宗一朝的“河朔复叛”,最终也使得唐朝的复振成为了泡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