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尚书故里寒云外,乔木人家夕照前。
沧海独余东逝水,葱笼佳气自年年。
——游陵水旧城经廖尚书故里留题贻其家子姓诸文学(节选)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定安籍诗人王弘诲自府城南下游访陵水旧城,行经今天的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时,有感而发写下以上这首诗。
王弘诲是当时海南有名的才子,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是谁让他喟然慨叹写下这首诗?说起海南的名臣,历史上真正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重臣,除丘濬外,只有这位人称廖天官的廖纪。廖纪曾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是明代获得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他的学识与品行常常为人所称道,王弘诲行经他的故乡时写下这首诗。
廖纪的父亲廖瑄,一个在史料中几乎隐去的人,只是零星见于各类记载中。如果认真推敲这些文字碎片,我们可以从中逐渐还原出勇于开拓、乐善好施的廖瑄的形象。他与廖氏家族,更是明代海南商人的代表。
海南少年北上千里
1960年8月的一天,河北省阜城县西码头村西北约一公里处,一座古墓被缓缓打开,陶俑、玉器等陪葬品被一一发掘,根据墓志上的内容,考古人员确定了这就是廖纪夫妇的合葬墓。数百年前,琼冀之间交往的一段往事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与廖纪同时代的方鹏曾在《大司马龙湾廖公传》里记述廖纪先祖的情况:“其先本闽人,宋末避乱游海南,赘土官家,遂袭土官数世。”迁琼廖氏自廖学举之后,仍在元朝袭“土官”数世。
明代朝廷下赐的《工部右侍郎廖纪祖父有能祖母赵氏诰命》中也有记述:“尔廖有能,乃工部右侍郎纪之祖父,郡邑名家,乡邦善士。”廖有能是廖纪的祖父,由此可知,廖氏一门当时在海南已是显赫家族。
廖瑄生长于海南的名门望族,后来为何又远迁河北?据《大司马龙湾廖公传》记载:“入国朝,讳有能者,以事逮系京师卒,厥子讳瑄号淡庵,时以生员侍行,度不能归,依所亲,寓于东光,因家焉。”这里说明身为土官的廖有能,不知犯了什么过错,被逮捕至京城,儿子廖瑄也只能以生员的身份随行。
海南与京城何止千里,廖瑄随父跋涉数千里来到北地,难以返回海南,就在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这个地方住下,后来干脆就把家安在这里。
《东光县志》中有记载:“廖公瑄,字景辉,淡庵其别号也。本广东琼台人。年十六,补邑庠弟子员。宣德中,坐父有能北徙,途经东光,因家焉。”这也再次佐证廖瑄是因为父亲犯了事才来到东光的。
运河之畔东光经商
廖有能所犯何事?廖瑄又是如何与“海商”产生联系的?
廖瑄虽然出生于海南望族,却没有赶上好时候。他的少年时代,海南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明史中记载,宣德元年至宣德二年(1426年至1427年),海南发生族群动乱,后来动乱虽被平定,廖有能却被逮送北地。
这一去,故园渺渺数千里,影响了当时那个十多岁少年廖瑄的一生。李时所撰的《赠少傅廖公纪墓志铭》中记载:“父瑄,商于东光,因家焉”。如果真如这里所言,廖瑄因父亲的事来到河北,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毕竟是名门出身,加上自身努力,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在这里发展起了自己的事业。
廖瑄落户的东光县位于南运河畔,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南运河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经沧州运至北京,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路运输。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带来了两岸经济的繁荣,东光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正是南运河段流经的商业重镇。
在东光县安家创业、光耀门楣的廖瑄,始终没有忘记故乡海南。弘治九年(1496年),廖纪的堂兄廖从盛自海南来到东光省亲,著名文人石珤曾撰《送廖君从盛还海南序》一文说:“祖子孙三世七十余年于此矣!每岁时祀享,饮食未尝不南向而祭,相语家人以世世无忘海南。”廖瑄一家定居东光70余年,每有祭祀都要朝南拜祭,告诉家人世世代代不要忘记海南。而从廖纪的堂兄廖从盛自海南专程“驾舟乘风省于东光,又友其弟于官署”之举,也可看出其家族的经济实力。
恤匮周穷的仁商
据史料记载,在东光,廖瑄至少活到80多岁,他的人生故事在东光当地成为美谈,在朝廷的诰命中也有“恤匮周穷,乡党每沾其德量”的评价。
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至1457年),东光县饥荒瘟疫接连而来,百姓曝尸荒野。见此场景,廖瑄带着家人帮忙将尸骨掩埋。邻家没钱下葬的,廖瑄也为其买来棺具。廖瑄看到家人仍在街上以平时的市价卖谷子,他制止了这种行为并说:“大家都饥饿到这种地步了,你们怎么能乘这个时候发财呢?(人饥若此,尔乃乘时罔利耶?)”
无论是对身边人还是陌生人,廖瑄都有一颗善良热忱的心。有一次,家里的童仆偷了家中的谷子,廖瑄的家人本想追究,廖瑄却说,“他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并没有偷多少东西。(彼亦为衣食计耳,且其所得几何)”。当乡邻向他借东西、却因贫穷无法偿还时,廖瑄就悄悄把他们的债券烧掉,以示欠账一笔勾销。
有一次,一男子喝醉了倒在雪地里,廖瑄发现后命人将他抬回家中。家人不解:“这个人身份不明,贸然带回家中,恐怕会带来祸事。”廖瑄没有听从家人的意见,坚决地说:“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活人,其他不是我考虑的(吾知活人耳,他非所计也)。”
廖瑄的这些德行善举在东光县成为美谈,以致100多年后的康熙年间,东光县要修撰《东光县志》时,还专门为其作记。这些善行义举说明了廖瑄是海南仁商的代表,也正是有了廖瑄的言传身教,才最终培养出廖纪这样的历史名臣。
多年关注海南商人发展史的著名学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显恩认为,廖瑄在明中叶就已经驰骋于南海与经大庾岭的南北水运大通道上,并在这条大通道的南运河商业重镇东光建立商业据点。此地距海南有数千里之遥,非腰缠万贯巨贾,不能胜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