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霸气苏州!78个项目、236亿投资!全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

0
分享至

继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后

马上,苏州又将迎来一个新产业

要举全市之力打造

没错,说的就是航空航天

就在今天

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

签约、揭牌、定目标

大会成果又飒又丰硕!

先给 大家划重点——

1、定下三年目标: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打造3至5个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2、“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大飞机苏州航空产业园”、“大飞机苏州航空产业园”揭牌;

3、会上78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236亿元;

4、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在会上致辞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共同将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具体情况如下——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大会并讲话,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徐春荣,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中国商飞总经理赵越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江苏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出席大会。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主持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市政协主席周伟强出席大会。

许昆林在致辞中说

苏州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带动作用,苏州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共同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许昆林指出

苏州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区位交通、实体经济、人文生态、政务服务等各方面优势叠加,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拥有最强比较优势。

当前,苏州正全面布局发力,积极主动融入上海大飞机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推动产业智能高端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产业新体系。

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苏州将打好“政策牌”、“金融牌”、“人才牌”,提供最优服务保障,确保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航空航天产业倾斜,为重大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提供项目资助和安家补贴。

希望各位来宾、各界朋友更加关心关注苏州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推动更多高端载体、高端项目、高端人才落户苏州。

吴艳华在讲话时指出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航天将聚力航天强国建设总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和产业思维,强化规划引领和改革创新,加快构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要围绕发展目标,采取务实举措,凝聚广泛合力,完善航天产业发展生态,推动航天先进技术向国民经济更多更快转化应用,支持商业航天大力发展,不断培育太空经济新热点。

希望苏州加快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创新新高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新中心、航空航天人才集聚新沃土。

会上,发布了《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现场,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大飞机苏州(太仓)航空产业园、大飞机苏州(工业园区)航空产业园揭牌,将以“一基地、多园区”发展模式,打造更多特色航空产业园,积极引导产业链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优选企业培育库企业名单发布,共有150家企业入选,未来将择优选取、动态补充,持续扩大入库企业规模。苏州工业园区、太仓市、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部分与会嘉宾作了主题分享。

在集中签约环节,中国商飞与苏州相关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一批航空航天产业链投资及产品技术合作项目签约,78个项目总投资达236亿元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梅建平,国家航天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于国斌、吕波、赵理峰;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何国强,苏州大学副校长沈明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王荣桥,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何勇等高校负责同志,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周新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龚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会秘书杨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宋力昕,中金资本联席总裁单俊葆,江苏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苏州市领导王翔、俞杏楠、沈觅,市政府秘书长周伟,各县级市(区)以及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航空航天领域有关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加大会。

01

苏州为何要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苏州与航空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王淦昌、程开甲、杨嘉墀、王大珩四位来自苏州。从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到北斗卫星,再到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背后都有“苏州制造”的贡献。

【资料配图】

站在新的起点,苏州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委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的要求,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航空航天产业是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竞争的重要战略制高点,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资料配图】

02

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苏州有何优势?

近年来,苏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着力推进苏州制造迈向中高端,全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产业发展呈现“两优两强”新局面。

区域位置优

苏州毗邻上海,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通畅,沪苏同城化效应不断加强,国产大飞机市场前景巨大。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苏州将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更高效率、更高水平地参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分工协作创造优越的区位条件。

产业生态优

苏州加快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一基地、多园区”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市、区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一批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积极引导产业链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创新能力强

苏州全力打造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协同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成立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宏观研究谋划;积极引入知名科研院所,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全市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紧密融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产业基础强

苏州是全国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拥有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全市聚集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200余家,涉及动力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多个领域,产业链安全性、完整性和先进性显著提升。

03

苏州正全面布局发力

苏州出台《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细化19条具体措施,每一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确保政策“一出台就落地、对标准即享受”,直达基层、直达企业,在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提供最优服务保障。

04

苏州定下三年目标

到202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链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研制生产关键核心环节逐步优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加大,产业配套能力较大提升,平台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全市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 500 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 600 亿元打造3-5 个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航空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苏州的雄心壮志已经立下!

期待有更多的

高端载体、高端项目、高端人才

落户苏州

共襄盛举 飞向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居者
居者
但愿居者有其屋!
3010文章数 86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