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关注文末留言
转自 博山文化研究院
博八铁路是胶济铁路张博支线的延长线,起自博山站,向东南方向穿越孝妇河,经秋谷、山头、石炭坞至八陡。
青龙山铁路桥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以武力强占胶州湾。1898年3月,强行要求清政府与之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山东纳入其势力范围,攫取了修筑山东全省铁路等6项特权,以及沿线30里内的矿藏开采权。1899年9月23日,德国人主持修筑胶济铁路(单线),但由于博山不在胶济铁路沿线30里内,为了掠夺淄川、博山地区的煤炭资源,德国人采取“迂路以就矿”的办法,又专门修建了胶济铁路的唯一支线——张博铁路支线。张店——博山区段铁路由德华山东铁路公司承建,1904年6月1日与胶济铁路同时建成通车,正线全长39.665公里,线路、桥梁等均采用德国殖民地轻便铁路标准,相继使用0—6—0式S型、0—6—2式R型、4—6—0式等机车牵引。
博山站
博山站
博山站
博八铁路的建设则大大晚于张博铁路支线。董文颖、李福源编辑的《博山历史编图录》收录了1931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现代交通史—博山铁路》部分图示,据此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三月,商人马官和等以运煤及其他货物为目的,提议筑造博山铁路,用人力推动车辆,备具各项图说书类,具呈山东省长咨请交通部核准立案,发给执照。交通部咨复山东省长谓,经审核,该公司先后备具各项图说书类均尚适法,应准正式立案,发给执照。
△《博山历史编图录》
为此,马官和等人集资40万元(银元),于1920年7月至1921年冬建成轨矩为两英尺的窄轨轻便铁路。马官和 (1875~1936),字惠阶,号仲平,日照市夏陆沟村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始办企业,后在博山、八陡开办煤矿。
建成初期的博八铁路,自博山站以西向南依次设红门、山头、二亩圹、马家堰、八陡6个车站,干线全长12公里,另有八陡通往白谷囤等矿场支线5.523公里。
该铁路以人力推矿车运煤,因常发生事故,于1923年8月进行改造,开始使用德制40~120马力的小型机车牵引。很多博山人见过一张七孔桥下跑小火车的照片,佐证了博八铁路建成初期与如今的博八铁路,至少在博山至山头段走的是不同的行驶路线。1925年后,这条轻便铁路由于多种原因连年亏损,1936年10月,作价78万元(银元)卖给中华民国胶济铁路管理局。
俯瞰博八铁路
博八铁路秋谷段
博八铁路北岭段
在《博山历史编图录》中,对博山铁路出售事宜也有记载。铁路月刊《津浦线》1935年第5卷第2期第4页载:博山轻便铁路,因车辆不敷,运量过少,及运费过钜,致鲁东煤炭业不能发展,鲁省府及青岛市府,为救济鲁东煤炭业,乃商同胶济路局,接洽出售,以便整顿,并救济鲁煤炭业。开出售价值,该路要求百万,胶路出价八十万,问题大体可解决。该文中提到,欲将博山轻便铁路出售的原因之一是运费过巨,那么,过巨到什么程度呢?《兴华》1930年第27卷第9期第39页有《胶济路收买博山铁路》一文提到:由炭矿运煤一吨至博山,运费须一元四角,而胶济路由博山运煤至青岛,路程七八百里,每吨仅收运费四元。
博八铁路八陡段
《国防论坛》1934年第二卷第44页载:鲁博山轻便铁路出售问题,经山东建设厅及青岛市政府迭派干员斡旋,胶济路允予收买,出价八十万元,轻便路局则索价一百五十万元,胶济路局呈铁道部审核,该部以八十万元价目过昂否准购买,鲁建设厅以出售问题即难实现,而该路局关系鲁淄博煤业又极重要,乃于日前令轻便路局减轻运费,籍谋救济,该路价权团特召开会议议决,减售为一百万元,并决派理事长鲍仙槎晋京,向铁道部接洽。由以上记载可见,在博山铁路出售问题上,因售卖双方对出售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也是一波三折。
1936年冬至1937年6月,胶济铁路管理局投资215万元(含该路收买费78万元)按张博区段线路、桥梁标准改建博八铁路,废除原来博山站西侧至山头站的线路及八陡-白谷囤矿支线,改由博山站东跨孝妇河经山头至八陡,这便是现在自博山火车站至八陡的铁路线。改建后博八铁路区段长度缩为9.73公里,与张博区段合称张(店)八(陡)支线,总长度近五十公里。
博八铁路执信路道口
网名“城头变焕”的博文《博山铁路线的百年往事,值得每个淄博人铭记!》,对博山铁路的百年历史有较为详尽的记述。据该文称:建国后,张八铁路全换为43公斤/米P型钢轨,改铺碎石道床,加固路基,浆砌护坡、翻修道口,大修桥涵,完成现代化改造,并相继铺设多条货运支线,张八铁路获得新生。位于博山站东南约200米处的青龙山孝妇河大桥,1936年随博八支线改造工程修筑而成。其后分别于1948年、1954年、1958年、1976年整修、改造,现桥长104.7米,是张店—八陡支线上最大的铁路桥。我在拍摄博八铁路摄影专题时,对该桥进行考察发现,在桥梁上镶嵌的铭牌有“沈阳桥梁工厂,1954年1月”的字样。
青龙山铁路桥梁上的铭牌
博八铁路镇东段
博八铁路杏花崖段
如果按照时间脉络进行梳理,我们便可知道,1914年,德国在欧洲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觊觎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借机向德国宣战,并逼迫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日本占领胶济铁路后,把它改名为“山东铁道”。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月召开巴黎和会并签订《凡尔赛和约》,美英法三国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让于日本,尽管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顾维钧等人坚决反对并据理力争,但无果而终,并由此引发中国学生的强烈不满,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协议》及《附约》,胶济铁路由中国北洋政府以4000万日元赎回。再来看博八铁路,于1920年开建,而且最初建设的是窄轨轻便铁路,以人力推车运煤。1936年国民政府胶济铁路管理局收购后,按张博区段线路、桥梁标准进行了改建,才与张博铁路实现了连接。
文·图/袁聿光
相关文章请点击:
博八铁路现状
穿越博八铁路,看百年兴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