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各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以及思想文化变化都能在祭祀上有所具体表现,而祭祀礼俗的变化又体现出了周王室与诸侯及各国之间的权力斗争。
所以说先秦时期的祭祀与上古人类的宗教、崇拜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祭祀的礼俗中看齐国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实事的发展。
01重祖敬祖风气浓厚
与东夷人的图腾崇拜、信仰神灵相比,齐人开始更信任祖先,而方社等神灵的作用反而局限到了求丰收求雨上“神不歆其非类,民不祀其非族”的观念。
春秋齐人更强调于先祖与子孙之间的血亲关系,使得人们认识到神灵与祖先相比,自己的祖先更值得信任与依赖。
祖先的神力不断扩大,人们也不再把祖先看成冷冰冰的人鬼,而是越来越把祖先的魂灵看成是具有人性的;相信祖先会顾念血缘关系。
而且对祖先的崇拜也不再仅仅因为他们有着人鬼的神力,还强调他们曾经对整个国家、部族、家所创建的功绩,做出的贡献。
祖先观念在人们心中不断得到强化,在祖先祭祀的过程中,要表现的像他们还活在人世间一样,每逢先辈的忌日一定要心怀哀痛之情,提起先辈的名字就像见到了他们一样,这才是在祖先祭祀时应该做到的表现。
足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祖先神灵的地位可比肩西周无所不能的天神,祭祀时要向祖先祈祷“报以介福”,在危难时则盼望祖先神灵保佑。
祭祀祖先要怀着最真诚的敬意,才能使先祖灵魂感受到后代子孙的孝心,这足以看出春秋社会上祖先崇拜的浓厚风气。
宗法制的发展,使得祖先崇拜被纳入到宗法系统,对先祖的祭祀程序也变得越来越完善,繁琐的礼仪和丰厚的祭品,无一不展示着祭祖礼的隆重,而祖先神灵也会予其宗内族人福祉和保佑。
《礼记·祭义》“孝子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孝子祭祀祖先一定要怀着虔诚的心情,穿戴整齐洒扫庭院,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祭品。
到了祭祖之时要保持温和的心境和小心谨慎的行动,从心理到言行举止都要表现出对于先祖的崇敬和亲近的心态。
正是这些流于俗、化为礼的祭祖活动,在其祭祀的表象下实质上暗含了培育民众崇敬之情的职责,当族人对祖先的尊重爱戴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的就拉近了族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
齐国的重大政治活动,如新君继立、临事祭告等也大都在祖先宗庙内进行,为的是上告祖先神灵,以获得先祖的支持和祝福,以保证统治的合法性和威严性。
齐国各个宗族也十分重视祭祀祖先神灵,这就无意中渲染了社会上尊祖敬祖的风气,从而实现了祭祀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强化本宗族的内部团结。
02鬼神观念
与西周时期相比,春秋战国时的祭祀之礼已经不再那样盛行与隆重,不少制度化的东西也遭受了冲击。一些有识之士继承了西周以来的进步思想,已经初步认识到天神不可依,“民”的地位更加凸显。
例如齐景公在位期间,晏子对于祭祀之事的多次劝阻都体现了神灵地位的下降和人的地位的提升,鬼神不因祭品的丰厚而随意赐福降灾,强调国君施政可行则国家强盛人民稳定,人的作用逐渐被承认,实则淡化了神灵的威力,提高了君主和民众的能力。
其次随着社会上祖先崇拜氛围的浓厚,人们更相信祖先才是赐予自己福报的神灵,而之前大加推崇的天神地祇则逐渐没落,相比而言,神灵地位不断下降,神灵观念也相对渐渐弱化。
这种观念变化的表现就是祭祖风俗在祭祀中越来越被看重,祭祖行为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繁复。神灵地位的下降,使人们对它的依赖与信任也就逐渐减弱了。
于是人们不再每事必卜,征求神灵意见了,占卜与殷商时代相比,大大减少了。而且由于时代的动荡不安,使众多的人环境窘迫,在求神而无果的情况,更会产生对神灵的愤怒进而怀疑的态度。
《诗经》中有许多对天的控诉和怀疑的诗就是这种表现。正是这种神鬼观念的不断变化,最后才在《左传》中出现了与殷商时代“尚鬼神”迥异的“非鬼神”思想。
随着春秋时期分封制的瓦解,诸侯国力量逐渐增强,不仅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也发生了改变。
春秋时人逐渐意识到,鬼神既保护人,又需要人的侍奉,鬼神赐福不仅要看供奉的祭品是否丰厚,更注重人的敬畏虔诚之心和与祭者的品德,鬼神重德不重物。
晏子则指出鬼神不仅重德重礼,还是公正无私的,对待鬼神要诚信。晏子在劝谏齐景公时指出,君主存德于心,对待政事勤勤恳恳,对待百姓仁爱宽厚。
如果君主德行有亏,祝史在祷告之时如实相告,就是向鬼神指责君主的罪过,若祝史违心的赞美君主的德行,就是欺骗鬼神,这样的话鬼神不仅不会降福还会降下灾祸予以惩罚。
可见鬼神是秉公无私的,不会因为丰厚的祭品就丧失了原则,所以对待鬼神要诚信,祈求鬼神的赐福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作为君主要勤政爱民,作为百姓要培养良好的品德,才会收获鬼神的保佑。
从鬼神与人的关系发展来说,春秋时期的“人”的地位提高,隐隐有超过鬼神的趋势,人神关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调整,人的力量被凸显出来,鬼神的作用被淡化,无神论的思想以隐晦会的方式传达出来。
但这一思想只是存在于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头脑中,间或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来,比如晏子的劝谏之语中就能体会到无神论思想的端倪。
总体来说,整个社会对鬼神还是怀着虔诚敬畏之心,所以晏子的劝谏才能够成功;此时的神也展现出了人格化的特征,比如公正无私的态度,重德重诚信的观念,以民为本的思想,并由鬼神推及到君主,意在劝勉君主仁德施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