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咏瑾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乍一听好像一个儿戏,上网一查才发现这个纪念日早在1998年已经发起,旨在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的民间组织响应并参与了此项活动。响应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自然证明“打小孩”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司空见惯的常态,而相应的儿童“反殴打”福利,掩藏在这种“不健康”的常态下,长期处于隐性的普遍缺失状态:小孩的哭泣和随之在生理心理上留下的伤痕,人们也许会看到,但往往缺乏必要的警醒。
“小孩可以被教训”的思想源头,或许来自于成年人自觉天经地义的“老观念”作祟。很多现在对小孩挥起巴掌的成年人,都曾经可能是棍棒下瑟瑟发抖的小孩。这种根植于祖辈的因循思想让他们体罚小孩时自然没什么心理负累,殊不知那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俗话,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违法之举:《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落实到我们身边,不打小孩应该是一种认知上的釜底抽薪。诗人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而下一句,我觉得才真切地点出了亲子关系的核心,“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国际不气死家长日啥时有?”联想到近年来频上热搜的“家长辅导娃作业被气出心梗”等新闻,仿佛“熊孩子”就该被教训,很多家长和老师觉得通过体罚来进行教育简单又直接,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树立师长权威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甚至“熊孩子”被打,网上还一片叫好,这样的观念背后的逻辑使人暗暗心惊。相比成年人来说,孩子始终是弱者,特别是白纸一张的孩子对成人世界的了解和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原因都不足以成为成年人要向孩子施加暴力的理由。
同时,现在青少年的教育早就进入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内卷”阶段,虎妈和鸡娃似乎随处可见,成了教育中一对相辅相成又互相对立的矛盾体。每有《小舍得》之类的电视剧上映,总会激起观众感同身受的热烈讨论。而在类似于这样高度压抑与压力的学习氛围中,体罚的矛盾似不可回避,然而广大家长没有想到的是,“棍棒教育”会给被打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其中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的孩子表现出“冷酷”,56.5%的孩子表现出“暴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动因。所以大家可曾想过,备受憎恶的“熊孩子”之“熊”,背后产生的源头很可能就是孩子懵懂无知时,对他高高扬起的那根棍棒?!
“国际不打小孩日”的意义,恐怕更多的是提醒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平时对其心灵和品行的德育引导,而厉声责罚导致的更多的是恶性循环,一旦亡羊,何谈补牢!愿每天都是“不打小孩日”,愿有一天再无这个纪念日。
【作者】 李咏瑾
南方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